典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是A.面对缺血区导联ST段水平压低>0.1mV,T波倒置B.面对缺血区导联ST段抬高,T波高尖C.面对缺血区导联Q波加深,深度≥R波1/4D.面对缺血区导联Q波加宽,宽度>0.04sE.QRS波群宽大畸形

典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是

A.面对缺血区导联ST段水平压低>0.1mV,T波倒置
B.面对缺血区导联ST段抬高,T波高尖
C.面对缺血区导联Q波加深,深度≥R波1/4
D.面对缺血区导联Q波加宽,宽度>0.04s
E.QRS波群宽大畸形

参考解析

解析:QRS波群宽大畸形是室性期前收缩的表现。面对缺血区导联ST段水平压低≥0.1mV,T波倒置是缺血性心绞痛的表现;面对缺血区导联ST段抬高,T波高尖,面对缺血区导联Q波加深,深度≥R波的1/4,面对缺血区导联Q波加宽,宽度≥0.04秒是心梗的表现。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错误的是A、典型心绞痛发作时,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B、心绞痛缓解后,ST段恢复正常C、原有ST-T改变,发作时转为正常D、常出现病理性Q波E、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ST段可出现弓背抬高

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A、性质在1~3个月内无改变B、程度在2~3个月内无改变C、心电图无改变D、部位无改变E、心电图ST段抬高

下列各项,符合典型心绞痛的是A、呼吸困难伴典型心电图T波改变B、劳累后心尖部针刺样疼痛C、劳力时持续数分钟的胸骨后压榨感D、心前区痛含硝酸甘油15分钟后缓解E、胸痛伴心电图胸导联ST段抬高而无演变

下列符合典型心绞痛的是A、呼吸困难伴典型心电图T波改变B、劳累后心尖部针刺样疼痛C、劳力时历时数分钟胸骨后压榨感D、心前区痛含硝酸甘油5分钟后缓解E、胸痛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而无演变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做出提示符合某种疾病的心电图诊断的是()。 A、病史详细,心电图改变典型B、临床资料不全面,心电图改变比较典型C、缺少临床资料,心电图有非特异性改变D、有详细病史,但心电图改变不典型E、具有心律失常特征性改变的患者

临床上诊断劳力型心绞痛最重要的依据A.超声心动图检查B.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症状C.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D.心电图有无心肌缺血改变E.动态心电图检查

临床上诊断劳力型心绞痛最重要的依据A.心电图有无心肌缺血改变B.典型的劳力型心绞痛症状C.运动心电图负荷试验D.超声心动图检查

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 )A.心电图无改变B.疼痛部位改变C.心电图ST段抬高D.性质在2个月~3个月内无改变E.性质在1个月~3个月内无改变

变异型心绞痛时,心电图的典型改变是A. ST段改变≥0.05mVB. 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C. ST段抬高伴T波高耸D. ST段下移

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的改变是A、P~R间期延长B、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P波高尖D、异常Q波E、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A.性质在1~3个月内无改变B.程度在2~3个月内无改变C.心电图无改变D.部位无改变E.心电图ST段抬高

运动负荷试验以运动中出现典型的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持续2分钟为阳性A对B错

诊断心绞痛的主要依据是()?A、典型心绞痛胸痛的特点B、心电图变化C、心肌酶的变化D、超声心电图

急性心绞痛患者典型临床表现是出现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运动负荷试验以运动中出现典型的心绞痛,心电图改变主要以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持续2分钟为阳性

典型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为A、ST段抬高B、ST段压低,T波倒置C、QRS波群增宽D、病理性Q波E、T波高尖

判断题急性心绞痛患者典型临床表现是出现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A对B错

单选题诊断心绞痛的主要依据是()?A典型心绞痛胸痛的特点B心电图变化C心肌酶的变化D超声心电图

单选题下列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均正确,但应鉴别哪一项?(  )A缺血性T波改变较常见,但对心肌梗塞诊断的特异性较差B损伤性ST改变少见,对心肌梗塞诊断的特异性较强C损伤性ST改变少见,也可见于变异型心绞痛D典型的坏死波是心肌梗塞较可靠的诊断依据E典型的坏死波是诊断心绞痛重要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