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患者,退热1~2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应首先考虑的是A.伤寒复发B.伤寒再燃C.并发肠出血D.并发肠穿孔E.并发急性胆囊炎

伤寒患者,退热1~2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应首先考虑的是

A.伤寒复发
B.伤寒再燃
C.并发肠出血
D.并发肠穿孔
E.并发急性胆囊炎

参考解析

解析:复发是指有些病例在退热后1~2周再次出现临床症状,与初次发作相似,血培养再度阳性。再燃是指在进入恢复期前,体温沿未下降至正常时又重新升高,且症状较前加重。明师点拔:本题题眼是复燃与复发的概念。

相关考题:

患者第4周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但1~2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应诊断为( )。A.心内膜炎B.伤寒再燃C.伤寒复发D.并发中毒性肝炎E.并发中毒性心肌炎

某患者食入肉类制品后出现腹痛、腹胀、水样腹泻,无恶心、呕吐。粪便标本厌氧培养,血琼脂平板上出现双溶血环,Nagler试验阳性,该患者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痢疾B.伤寒C.产气荚膜梭菌感染D.霍乱E.病毒性肠炎

患伤寒第4周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但1~2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应诊断为A.心内膜炎B.伤寒再燃C.伤寒复发D.并发中毒性肝炎E.并发中毒性心肌炎

伤寒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直到( )A.发病后1周B.体温正常后1周C.临床症状消失及停药后1周D.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E.尿、粪培养连续2次阴性后

伤寒患者,退热1-2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应诊断为A.伤寒复发B.伤寒再燃C.并发肠出血D.并发肠穿孔E.急性胆囊炎

伤寒患者退热1~3周后,临床症状再次出现称为A.复发B.再燃C.二重感染D.再感染E.重复感染

患伤寒第4周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但1-2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应诊断为A.心内膜炎B.并发中毒性肝炎C.并发中毒性心肌炎D.伤寒再燃E.伤寒复发

伤寒患者,退热1~2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应诊断为()。A、伤寒复发B、伤寒再燃C、并发肠出血D、并发肠穿孔E、急性胆囊炎

部分伤寒患者在缓解期体温下降还未恢复正常时,又重新上升,血培养阳性,持续5~7天后退热,称为复发。()

伤寒患者退热1~3周后,临床症状再次出现称为()A、再燃B、复发C、二重感染D、再感染E、重复感染

典型伤寒在1~2周时可出现的临床表现有()A、稽留热B、肝脾肿大C、肠出血发生率高D、血培养阳性E、便及尿培养阳性

单选题伤寒患者,退热1~2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其诊断是(  )。A伤寒复发B伤寒再燃C并发肠出血D并发肠穿孔E急性胆囊炎

单选题伤寒患者经治疗后体温由39.6℃下降至37.6℃,又再升高至39.3℃,症状加重,血培养阳性,应考虑为()A再燃B复发C重复感染D混合感染E再感染

单选题伤寒患者,退热l~2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应诊断为(  )。A伤寒复发B伤寒再燃C并发肠出血D并发肠穿孔E急性胆囊炎

单选题伤寒患者,退热1~2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应诊断为A伤寒复发B伤寒再燃C并发肠出血D并发肠穿孔E急性胆囊炎

单选题伤寒患者,退热1~2周后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阳性。应首先考虑的是(  )。A并发肠出血B并发肠穿孔C伤寒再燃D伤寒复发E并发急性胆囊炎

配伍题慢性腹泻患者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应考虑的诊断是()。|持续发热,脾大,粒细胞减少,骨髓培养伤寒杆菌阳性,应考虑的诊断是()。A伤寒带菌者B伤寒确诊病例C骨髓炎D伤寒临床诊断病例E慢性菌痢

单选题伤寒患者退热1~3周后,临床症状再次出现称为()A再燃B复发C二重感染D再感染E重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