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指示剂或示踪剂来测定地下水流速时,要求钻孔附近的地下水流符合下述(  )条件。A、水力坡度较大B、水力坡度较小C、呈层流运动的稳定流D、腐蚀性较弱

利用指示剂或示踪剂来测定地下水流速时,要求钻孔附近的地下水流符合下述(  )条件。

A、水力坡度较大
B、水力坡度较小
C、呈层流运动的稳定流
D、腐蚀性较弱

参考解析

解析: 知识点:地下水的化学性质;
利用指示剂或示踪剂来测定现场地下水流速时,要求钻孔附近的地下水流为稳定流,且为层流运动。

相关考题:

地下水的流向应依据()来判定? A、两个钻孔的水位连线方向;B、利用压水实验C、采用几何法,用3个以上钻孔的地下水位形成的等水位线的垂线方向为流向D、利用抽水实验

可以解决许多复杂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下的地下水资源评价问题,并可以预测各种条件下地下水状态的方法是()。A:地下水量均衡法B:地下水流解析法C:地下水溶质运移解析法D:地下水数值模型

常规冻结法适用的边界条件是()。A. 土体含水量大于10% B. 土体的含水量大于2. 5%C.地下水流速不大于7?9m/d D.地下水含盐量不大于3%E.地下水流速不大于40m/d

常规冻结法适用的边界条件是()。A. 土体含水量大于10%B.土体含水量大于2. 5% C.地下水流速不大于7?9m/d D.地下水含盐量不大于3%E.地下水流速不大于40m/d

测定建筑场地地下水流速宜采用( )。A.理论计算法B.几何法C.指示剂法或充电法D.无法测定

地下水流速的测定可采用指示剂法或( )。A.几何法 B.图尺法 C.充电法 D.记录法

测定地下水流速可采用的方法有( )。A.指示剂法B.充电法C.抽水试验D.压水试验

地下水不属于用假想水流代替真正水流的条件是( )。A.水头B.流量C.流速D.阻力

常规冻结法适用的边界条件是( )。A.土体含水量大于10%B.土体含水量大于2.5%C.地下水流速不大于7~9m/dD.地下水含盐量不大于3%E.地下水流速不大于40m/d

地下水流速较大时会引起:()。A、地下水位变化B、管涌C、潜蚀D、流砂

地下排水设施的作用有()。A、将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B、拦截地下水C、防止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流入路基内D、减缓地下水流速E、将地下水排出路基范围以外

常规冻结法适用条件是( )。A、土体禽水量大于10%B、土体的含水量大于2.5%C、地下水流速不大于7~9m/dD、地下水含盐量不大于3%E、地下水流速不大于40m/d

测定地下水的流速可采用()。A、充电法B、几何法C、指示剂法D、抽水试验法

原位水文地质测试方法包括下述()。A、地下水水质测定B、地下水流向测定C、地下水流速测定D、注水试验

单选题冻结法施工适用于( )的各种含水地层。A含盐量不大、地下水流速较小B含盐量较大、地下水流速较小C含盐量不大、地下水流速较大D含盐量较大、地下水流速较大

单选题冻结法广泛应用于矿井建设工程、基础工程、水利工程、隧道工程等工程,适用于()的各种含水地层A含盐量不大、地下水流速较小B含盐量较大、地下水流速较小C含盐量不大、地下水流速较大D含盐量较大、地下水流速较小

单选题利用指示剂或示踪剂来测定地下水流速时,要求钻孔附近的地下水流符合下述(  )条件。[2017年真题]A水力坡度较大B水力坡度较小C呈层流运动的稳定流D腐蚀性较弱

单选题冻结法适用于( )的各种含水地层。A含盐量不大、地下水流速较小B含盐量较大、地下水流速较小C含盐量不大、地下水流速较大D含盐量较大、地下水流速较大

多选题测定地下水的流速可采用()。A充电法B几何法C指示剂法D抽水试验法

多选题原位水文地质测试方法包括下述()。A地下水水质测定B地下水流向测定C地下水流速测定D注水试验

问答题怎样利用充电法测定地下水的流速、流向?

单选题地下水流速的测定可采用指示剂法或(  )。A几何法B图尺法C充电法D记录法

多选题地下排水设施的作用有()。A将路基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低B拦截地下水C防止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流入路基内D减缓地下水流速E将地下水排出路基范围以外

多选题常规冻结法适用条件是( )。A土体禽水量大于10%B土体的含水量大于2.5%C地下水流速不大于7~9m/dD地下水含盐量不大于3%E地下水流速不大于40m/d

多选题常规冻结法适用的边界条件是()。A土体的含水量大于10%B土体的含水量大于2.5%C地下水流速不大于7~9m/dD地下水含盐量不大于3%E地下水流速不大于40m/d

单选题冻结法广泛应用于矿山建设工程,基础工程等工程,适用于( )的各种含水地层。A含盐量不大、地下水流速较小B含盐量较大、地下水流速较小C含盐量不大、地下水流速较大D含盐量较大、地下水流速较大

填空题双侧河渠引渗时,地下水的汇水点靠近河渠()一侧,汇水点处的地下水流速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