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 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 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 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 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材料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 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 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摘自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结合材料回答问题: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

材料1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也就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相同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 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另一回 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 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 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
材料2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 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 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他在这里说了很长的一段话,现在不重复。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但是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至于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摘自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有哪些?


参考解析

解析:邓小平认为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并在毛泽东关于社 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 活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矛盾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来解决,(4 分)
【命理依据】
1957年2月,针对国内外社会主兴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着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即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它是非对抗 性的矛盾,两不是对抗性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加以解决。即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完善。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之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毛泽东首次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矛盾运动特点和解决途径、方法等的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限于历史条件,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并没有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尤其是没有认识到要通过改革和发展生产力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邓小平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完善,重点是把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统一了起来,并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各种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邓小平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贡献。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査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属于课程内综合试题。
(2)通过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论述的两个资料来分别考查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容。
(3)回答本题采用说理分析法,首先回答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提出的背景和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其次回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创新,主要是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策略,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相关考题:

某工业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该企业2004年1月1日乙种材料的结存数量为200吨,账面实际成本为40000元;1月4日购进该材料 300吨,单价为180元;1月10日发出材料400吨:1月15日购进材料500吨,单价为200元;1月19日发出材料300吨,1月27日发出材料100吨。该企业2004年1月31日乙材料的实际账面金额为( )元。A.39600B.79200C.39800D.19000

某企业1月1日乙材料账面实际成本90000元,结存数量500吨;1月3日购进乙材料300吨,每吨单价200元;1月15日又购进乙材料400吨,每吨单价180元;1月4日和1月20日发出材料400吨。该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则1月31日乙材料账面成本余额为( ) A72000B75000C74000D80000

在计算材料单价时,依据的公式是()。A.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费)B.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采购保管费)C.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费率)×(1+采购保管费率)D.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

在计算材料单价时,依据的公式是( )。 A、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费) B、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采购保管费) C、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1+运输损耗费率)×(1+采购保管费率) D、材料单价=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

某材料的材料消耗定额是A,材料损耗率是B,则完成单位产品的材料净用量是( )。 A、AB B、A(1+B) C、A/(1+B) D、A/(1-B)

下列有关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的计算,正确的是( )。考前【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A.材料费=材料总重量×(1+加工损耗系数)×每吨材料综合价 B.材料费=材料净重量×(1+加工损耗系数)×每吨材料综合价C.材料费=材料净重量×(1-加工损耗系数)×每吨材料综合价D.材料费=材料总重量×(1-加工损耗系数)×每吨材料综合价

非金属复合风管的覆面材料必须为()。A.B.1级难燃材料B.A.1级难燃材料C.C.1级难燃材料D.不燃材料

常规堵漏材料一般分纤维材料、片状材料和粒状材料三类,要取得好的堵漏效果,三种材料需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片状材料:纤维材料:粒状材料的比例为()。A、1:2:3;B、1:3:2;C、3:2:1;D、2:1:3。

真空磁导率等于1,比1略大的材料称为顺磁材料,如银、铜、水等。

μ。()的材料称为顺磁材料。A、1B、1C、=1D、≤1

耳印模材料中硅胶材料的基质与凝固剂的比例为()。A、1:1;B、1:2;C、2:1;D、1:1.5;E、1.5:1。

不适于冷冲的非金属材料是()A、纤维材料B、弹性材料C、厚度小于1mm的脆性材料D、厚度大于1mm的脆性材料

通常把()纳米尺度的材料称为纳米材料。A、1~100纳米;B、1~100厘米;C、1~100微米;D、1~100丝米。

铁磁材料是指()A、磁导率略小于1的材料;B、磁导率远大于1的材料;C、磁导率接近于1的材料;D、磁导率等于1的材料

材料消耗量可用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表示。

材料消耗定额大于1,说明()A、材料消耗多B、材料消耗少C、材料消耗适中D、材料消耗科学合理

铁磁材料是指()。A、磁导率略小于1的材料B、磁导率远大于1的材料C、磁导率接近于1的材料D、磁导率等于1

在材料消耗定额变动的情况下,材料价格的变动对产品成本产生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A、材料消耗定额降低%×直接材料占成本的%B、材料价格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C、材料价格降低%(1-材料消耗定额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D、[1-(1-材料消耗定额降低%)×(1-材料价格降低%)]×材料费用占成本的%

单位工程量材料费的计算公式为材料费=∑(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基价)+检验试验费,下列材料基价的计算正确的是( )。A、材料基价=[(材料费+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材料消耗量)B、材料基价=[(材料费+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C、材料基价=[(供应价格+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材料消耗量)D、材料基价=[(供应价格+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

地下商场、地下展览厅的售货柜台、固定货架、展览台等,应采用()。A、A级装修材料B、至少50%A级装修材料,其余B1级装修材料C、至少75HA级装修材料,其余B1级装修材料D、至少85%A级装修材料,其余B1级装修材料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

以下材料消耗定额计算正确的是()。A、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总用量×(1+损耗率)B、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净用量×(1+损耗率)C、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损耗量×(1+损耗率)D、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1+损耗率)

判断题材料消耗量可用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或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材料损耗率)表示。A对B错

单选题单位工程量材料费的计算公式为材料费=∑(材料定额消耗量X材料基价)+检验试验费,下列材料基价的计算正确的是()A材料基价=[(材料费+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材料消耗量)B材料基价=[(材料费+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C材料基价=[(供应价格+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材料消耗量)D材料基价=[(供应价格+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1+采购保管费率)

单选题铁磁材料是指()A磁导率略小于1的材料;B磁导率远大于1的材料;C磁导率接近于1的材料;D磁导率等于1的材料

单选题甲公司存货包括“库存商品——B产品”和“原材料——A材料”,其中原材料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生产用材料的发出成本。A原材料是用于加工B产品的,库存商品是直接对外销售的,目前B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2017年1月1日,结存A材料100千克,A材料每千克实际成本100元。当月库存A材料收发情况如下:1月3日,购入A材料5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105元,材料已验收入库;1月5日,发出A材料80千克;1月7日,购入A材料8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11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1月10日,发出A材料30千克。则1月31日结存A材料的成本为(  )。A11501.6元B12547.3元C24050元D14050元

单选题铁磁材料是指()。A磁导率略小于1的材料B磁导率远大于1的材料C磁导率接近于1的材料D磁导率等于1

单选题地下商场、地下展览厅的售货柜台、固定货架、展览台等,应采用()。AA级装修材料B至少50%A级装修材料,其余B1级装修材料C至少75HA级装修材料,其余B1级装修材料D至少85%A级装修材料,其余B1级装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