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80岁。上下颌牙列缺失8年上、下全口义齿使用7.5年,近半年上颌义齿易脱落,希望再次修复。检查上颌剩余牙槽骨中度吸收,下颌剩余牙槽骨重度吸收。临床义齿修复确定面下1/3距离时,患者下颌所在的颌位应是A.牙尖交错位B.下颌姿势位C.后退接触位D.肌位E.正中硷位

女,80岁。上下颌牙列缺失8年上、下全口义齿使用7.5年,近半年上颌义齿易脱落,希望再次修复。检查上颌剩余牙槽骨中度吸收,下颌剩余牙槽骨重度吸收。临床义齿修复确定面下1/3距离时,患者下颌所在的颌位应是

A.牙尖交错位

B.下颌姿势位

C.后退接触位

D.肌位

E.正中硷位

参考解析

解析:全口义齿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息止颌位法、面部垂直距离等分法、面部外形观察法。

相关考题:

女,80岁。上下颌牙列缺失8年上、下全口义齿使用7.5年,近半年上颌义齿易脱落,希望再次修复。检查上颌剩余牙槽骨中度吸收,下颌剩余牙槽骨重度吸收。临床义齿修复确定面下1/3距离时,患者下颌所在的颌位应是A.牙尖交错位B.下颌姿势位C.后退接触位D.肌位E.正中硷位

患者,男,72岁,牙列缺失8年,曾做全口义齿修复,现义齿损坏要求重新修复。口腔检查时见患者上颌弓小、下颌弓大,造成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A、上颌骨吸收,下颌骨增生B、上颌骨向下向外方向吸收C、上颌牙槽骨向上,向内方向吸收,下颌牙槽骨向下向外方向吸收D、下颌骨向上向内方向吸收E、以上都正确

男性,56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I度;左侧2、3为残根。叩(-),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且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在下列修复方案中您认为本病例采用哪种方案修复较合适A、上颌总义齿,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B、上颌总义齿,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经过RCT后,覆盖义齿修复可在右侧5和左侧3上放置磁性附着体C、上颌总义齿,下颌前牙固定桥修复,后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D、上颌总义齿,下颌拔除右侧4和左侧4后,左侧23经过RCT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E、以上都不对

83男,65岁,全口牙列缺失,要求行修复治疗,检查:上下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牙牙槽嵴重度吸收,上颌剩余牙槽嵴中度吸收,制作全口义齿修复时,义齿咬合应达到A、侧方平衡牙合,前伸时后牙无接触B、侧方平衡牙合,前伸无平衡牙合C、前伸平衡牙合,侧方牙合为非工作侧有牙合接触D、前伸平衡牙合,侧方牙合为尖牙保护牙合E、前伸平衡牙合,侧方牙合为组牙功能牙合

某男,72岁,牙列缺失8年,曾做全口义齿修复,现义齿损坏要求重新修复。口腔检查时见患者上颌小、下颌大,造成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A、上颌骨吸收,下颌骨增生B、上颌牙槽骨向上内方向吸收,下颌牙槽骨向下外方向吸收C、下颌骨向上内方向吸收D、上颌骨向下外方向吸收E、下颌骨垂直方向吸收

男性,56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Ⅰ度;左侧2、3为残根。叩(-),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且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在下列修复方案中您认为本病例采用哪种方案修复较合适()A.上颌总义齿,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B.上颌总义齿,下颌前牙固定桥修复,后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C.上颌总义齿,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经过RCT后,覆盖义齿修复可在右侧5和左侧3上放置磁性附着体D.上颌总义齿,下须拔除右侧4和左侧4后,左侧23经过RCT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E.以上都不对

患者,女,67岁,无牙颌。牙列缺失多年,旧义齿使用10余年。口外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距离较短。无TMJ异常症状。口内检查上下颌牙槽嵴表面平整,上腭中部黏膜发红,局部有白点。上颌牙槽嵴丰满度中等,后牙区牙槽嵴吸收明显,唇系带附丽较低。下颌牙槽嵴吸收程度Ⅲ级。上、下颌颌间距离较大。该患者修复预后方面考虑哪一点不正确A.固位可能欠佳B.容易产生压痛C.上唇前部运动时易脱位D.人工牙在咀嚼时易产生翘动E.全口义齿难以取得平衡

患者男,56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54,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Ⅰ度;左侧2、3为残根。叩(-),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在下列修复方案中您认为本病例较合适采用的修复方案是A.上颌总义齿,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B.上颌总义齿,下颌前牙固定桥修复,后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C.上颌总义齿,下颌前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牙固定桥修复D.上颌总义齿,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经过RCT后,覆盖义齿修复可在右侧5和左侧3上放置磁性附着体E.上颌总义齿,下颌拔除右侧4和左侧4后,左侧23经过RCT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患者,女,67岁,无牙颌。牙列缺失多年,旧义齿使用10余年。口外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距离较短。无TMJ异常症状。口内检查上下颌牙槽嵴表面平整,上腭中部黏膜发红,局部有白点。上颌牙槽嵴丰满度中等,后牙区牙槽嵴吸收明显,唇系带附丽较低。下颌牙槽嵴吸收程度Ⅲ级。上、下颌颌间距离较大。患者修复前不需考虑A.治疗黏膜炎症B.取模前48~72小时开始停戴义齿C.进行旧义齿咬合调整D.进行牙槽嵴修整术E.进行颌面部肌肉训练

患者女,67岁。无牙颌。牙列缺失多年,旧义齿使用10余年。口外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距离较短。无TMJ异常症状。口内检查上下颌牙槽嵴表面平整,上腭中部黏膜发红,局部有白点。上颌牙槽嵴丰满度中等,后牙区牙槽嵴吸收明显,唇系带附丽较低。下颌牙槽嵴吸收程度Ⅲ级。上、下颌颌间距离较大。该患者修复预后方面考虑不正确的是A.固位可能欠佳B.容易产生压痛C.上唇前部运动时易脱位D.人工牙在咀嚼时易产生翘动E.全口义齿难以取得平衡

某无牙颌患者,要求制作全口义齿修复。主诉:曾多次全口义齿修复,均不合适。检查发现:下颌牙槽嵴极度低平,口腔黏膜薄,舌体增大,下颌呈习惯性前伸,牙合关系不稳定。确定牙合面关系时注意()A、采用患者的习惯位B、利用旧义齿确定C、帮助患者下颌后退D、面下1/3的高度E、颌骨的垂直关系

患者女性,74岁,上下颌牙列缺失,要求重新行全口义齿修复,查见上颌弓小,下颌弓大,上颌唇颊侧骨组织吸收明显,下颌牙槽嵴较丰满,原全口义齿按正常排牙,上颌固位差,若重做全口义齿应该了解下列哪一项不是颌位关系异常的临床表现()A、上颌前突B、上下牙槽嵴低平C、下颌前突D、颌间距离小E、下牙弓宽于上牙弓

患者女性,74岁,上下颌牙列缺失,要求重新行全口义齿修复,查见上颌弓小,下颌弓大,上颌唇颊侧骨组织吸收明显,下颌牙槽嵴较丰满,原全口义齿按正常排牙,上颌固位差,若重做全口义齿应该了解选择后牙牙尖形态的主要考虑因素是()A、功能要求B、支持组织的条件C、对颌牙的情况D、价格E、美观

患者女,75岁,要求重做全口义齿,查见上颌弓小,下颌弓大,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组织吸收明显,下颌牙槽嵴较丰满,原义齿人工牙按正常排列,上颌固位差下列哪一项临床表现与异常位关系无关()A、上颌前突B、上下牙槽嵴低平C、下颌前突D、上后牙弓宽于下后牙弓E、颌间距离小

女性无牙颌患者,67岁。牙列缺失多年,旧义齿使用10余年。口外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距离较短。无TMJ异常症状。口内检查上下颌牙槽嵴表面平整,上腭中部黏膜发红,局部有白点。上颌牙槽嵴丰满度中等,后牙区牙槽嵴吸收明显,唇系带附丽较低。下颌牙槽嵴吸收程度三级。上、下颌颌间距离较大。患者修复前不需考虑().A、治疗黏膜炎症B、取模前48~72小时开始停戴义齿C、进行旧义齿咬合调整D、进行牙槽嵴修整术E、进行颌面部肌肉训练

男性,56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Ⅰ度;左侧2、3为残根。叩(-),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在下列修复方案中您认为本病例采用哪种方案修复较合适().A、上颌总义齿,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B、上颌总义齿,下颌前牙固定桥修复,后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C、上颌总义齿,下颌前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牙固定桥修复D、上颌总义齿,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经过RCT后,覆盖义齿修复可在右侧5和左侧3上放置磁性附着体E、上颌总义齿,下颌拔除右侧4和左侧4后,左侧23经过RCT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单选题患者女性,74岁,上下颌牙列缺失,要求重新行全口义齿修复,查见上颌弓小,下颌弓大,上颌唇颊侧骨组织吸收明显,下颌牙槽嵴较丰满,原全口义齿按正常排牙,上颌固位差,若重做全口义齿应该了解全口义齿排牙时是否排成正常牙列,主要依赖于()。A颌弓的形态B颌弓的大小C颌间距离的大小D牙槽嵴的吸收程度E上下颌牙弓的水平关系

单选题患者,女,71岁,全牙列缺失,曾行全口义齿修复,自诉上颌义齿固位较差,下颌尚可。口腔检查发现上、下颌弓关系正常,上颌牙槽嵴吸收较重。重新进行全口义齿修复。该患者上颌牙槽嵴吸收较多,为抵抗义齿的脱位力,平面应()。A靠近上颌B远离上颌C靠近下颌D平分颌间距E前低后高

单选题患者女性,74岁,上下颌牙列缺失,要求重新行全口义齿修复,查见上颌弓小,下颌弓大,上颌唇颊侧骨组织吸收明显,下颌牙槽嵴较丰满,原全口义齿按正常排牙,上颌固位差,若重做全口义齿应该了解异常位关系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上下颌弓间的长度不调B上下颌弓间的宽度不调C间距离过大D间距离过小E牙槽嵴有拔牙创未长平

单选题女性无牙颌患者,67岁。牙列缺失多年,旧义齿使用10余年。口外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距离较短。无TMJ异常症状。口内检查上下颌牙槽嵴表面平整,上腭中部黏膜发红,局部有白点。上颌牙槽嵴丰满度中等,后牙区牙槽嵴吸收明显,唇系带附丽较低。下颌牙槽嵴吸收程度三级。上、下颌颌间距离较大。患者修复前不需考虑()。A治疗黏膜炎症B取模前48~72小时开始停戴义齿C进行旧义齿咬合调整D进行牙槽嵴修整术E进行颌面部肌肉训练

单选题患者女性,74岁,上下颌牙列缺失,要求重新行全口义齿修复,查见上颌弓小,下颌弓大,上颌唇颊侧骨组织吸收明显,下颌牙槽嵴较丰满,原全口义齿按正常排牙,上颌固位差,若重做全口义齿应该了解下列哪一项不是颌位关系异常的临床表现()。A上颌前突B上下牙槽嵴低平C下颌前突D颌间距离小E下牙弓宽于上牙弓

单选题患者男性,67岁,牙列缺失6年,曾制作全口义齿,要求重新制作义齿。检查可见上颌牙槽嵴丰满度尚可,下颌后牙区牙槽嵴低平,口腔前庭及颊系带不明显,义齿固位差。患者下颌牙槽嵴比上颌牙槽嵴吸收明显的原因最可能是()A下颌失牙时间更长B下颌牙槽嵴骨质较上颌疏松C下颌牙弓承托面积较上颌小,单位面积受力大D下颌义齿修复效果较差E患者咬合习惯不良

单选题患者女,75岁,要求重做全口义齿,查见上颌弓小,下颌弓大,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组织吸收明显,下颌牙槽嵴较丰满,原义齿人工牙按正常排列,上颌固位差下列哪一项临床表现与异常位关系无关()A上颌前突B上下牙槽嵴低平C下颌前突D上后牙弓宽于下后牙弓E颌间距离小

单选题患者,女,67岁,无牙颌。牙列缺失多年,旧义齿使用10余年。口外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距离较短。无TMJ异常症状。口内检查上下颌牙槽嵴表面平整,上腭中部黏膜发红,局部有白点。上颌牙槽嵴丰满度中等,后牙区牙槽嵴吸收明显,唇系带附丽较低。下颌牙槽嵴吸收程度Ⅲ级。上、下颌颌间距离较大。患者修复前不需考虑()A治疗黏膜炎症B取模前48~72小时开始停戴义齿C进行旧义齿咬合调整D进行牙槽嵴修整术E进行颌面部肌肉训练

单选题患者,男,72岁,牙列缺失8年,曾做全口义齿修复,现义齿损坏要求重新修复。口腔检查时见患者上颌弓小、下颌弓大,造成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由于(  )。A以下都正确B上颌骨吸收,下颌骨增生C上颌骨向下向外方向吸收D下颌骨向上向内方向吸收E上颌牙槽骨向上,向内方向吸收,下颌牙槽骨向下向外方向吸收

单选题患者,男,56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54,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Ⅰ度;左侧2、3为残根。叩(-),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在下列修复方案中您认为本病例采用哪种方案修复较合适()A上颌总义齿,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B上颌总义齿,下颌前牙固定桥修复,后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C上颌总义齿,下颌前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牙固定桥修复D上颌总义齿,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经过RCT后,覆盖义齿修复可在右侧5和左侧3上放置磁性附着体E上颌总义齿,下颌拔除右侧4和左侧4后,左侧23经过RCT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单选题患者女,75岁,要求重做全口义齿,查见上颌弓小,下颌弓大,上颌前牙区牙槽嵴骨组织吸收明显,下颌牙槽嵴较丰满,原义齿人工牙按正常排列,上颌固位差全口义齿修复是否按正常颌关系排牙的主要依据是()。A牙槽嵴的吸收程度B上下颌弓间的垂直关系C上下颌弓间的水平关系D颌弓的大小E颌弓的形状

单选题患者,男,56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其中右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并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右侧5松动Ⅰ度;左侧23为残根。叩(-),X线片示剩余根长10~15mm,未行RCT,根尖区无阴影;左侧4松动Ⅱ度,近中倾斜,向对颌伸长,牙槽骨吸收至根中1/3。在下列修复方案中您认为本病例采用哪种方案修复较合适()A上颌总义齿,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B上颌总义齿,下颌前牙固定桥修复,后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C上颌总义齿,下颌剩余右侧45和左侧234经过RCT后,覆盖义齿修复可在右侧5和左侧3上放置磁性附着体D上颌总义齿,下颌拔除右侧4和左侧4后,左侧23经过RCT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E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