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D=8mm,外包尺寸为3300mm,钢筋两端弯钩各弯钩的增长值各为6.25D,钢筋保护层厚度共为36mm,则此钢筋的下料长度为()。A、3236mmB、3314mmC、3364mmD、3386mm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D=8mm,外包尺寸为3300mm,钢筋两端弯钩各弯钩的增长值各为6.25D,钢筋保护层厚度共为36mm,则此钢筋的下料长度为()。

A、3236mm
B、3314mm
C、3364mm
D、3386mm

参考解析

解析:2018新教材P60,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所以本题钢筋下料长度为:3300+2×6.25D-36=3364mm。所以选C。

相关考题: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中的号钢筋外包尺寸为5980mm,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共计156mm,钢筋各弯折部位的量度差值为36mm,则号钢筋下料长度为( )。 A.6172mmB.6100mmC.6256mmD.6292mm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中的①号钢筋外包尺寸为5980mm,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共计156mm,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差为36mm,则①号钢筋下料长度为6100m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中②号钢筋外包寸为4480mm,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共计156mm,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差值为36mm,则②号钢筋的下料长度为( )mm.A.4516 B.4600 C.4627 D.4636

请教: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押题试卷二 第十二小题的答案是什么? 12.已知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D=8mm,外包尺寸为3300mm,钢筋两端弯钩的增长值各为6.25D,钢筋因弯折引起的量度差总值为36mm,则此钢筋的下料长度为(  )。A.3236mmB.3314mmC.3364mmD.3386mm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中②号钢筋外包尺寸为4480mm,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共计156mm,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差值为36mm,则②号钢筋的下料长度为()mm。A.4516B.4600C.4627D.463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钢筋的下料长度=外包长度+端头弯钩长度-度量差值 B、钢筋的下料长度=外包长度-端头弯钩长度-度量差值 C、钢筋的下料长度=外包长度+端头弯钩长度+度量差值 D、钢筋的下料长度=外包长度+端头弯钩长度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 )。A.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B.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一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C.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D.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

直钢筋下料长度等于()。A、 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 B、 外包尺寸+量度差值 C、 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值 D、 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d=8mm,外包尺寸为3300mm,钢筋两端弯钩的增长值各为6.25d,钢筋因弯折引起的量度差总值为36mm,则此钢筋的下料长度为( )。A.3236mmB.3314mmC.3364mmD.3386mm

直钢筋下料长度等于( )。A.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B.外包尺寸+量度差值C.外包尺寸+端头弯钩长度+量度差值D.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直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B.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C.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D.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中②号钢筋外包尺寸为4480mm,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共计156mm, 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差值为36mm,则②号钢筋的下料长度为()mm。A. 4516 B. 4600 C. 4627 D. 4636

已知某构件长12m,保护层厚度为50mm,两端弯钩长度为450mm,求该直钢筋下料长度。

以下对于钢筋弯曲和弯钩描述正确的有()A、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B、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C、钢筋弯心直径为3.5d,平直部分为5d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E、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7.25d,对直弯钩为4.5d,对斜弯钩为4.9d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中②号钢筋外包尺寸为4480mm,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共计156mm,钢筋中间部位弯曲调整值为36mm,则该钢筋的下料长度为()mm。A、4516B、4600C、4627D、4636

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以下正确的是()。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増加长度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C、箍钢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D、斜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以下对于钢筋弯曲和弯钩描述正确的有()。A、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B、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C、钢筋弯心直径为3.5d,平直部分为5d。D、钢筋弯钩増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已知某钢筋混凝土梁中的①号钢筋外包尺寸为5980mm,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共计156mm,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差值为36mm,则①号钢筋下料长度为()。A、6172mmB、6100mmC、6256mmD、6292mm

已知某钢筋外包尺寸为4600mm,钢筋两端弯钩增长值共为200,钢筋中间部位弯折的量度差值为50mm,其下料长度为()mm。A、4250B、4350C、4650D、4750

直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为()。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B、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C、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D、直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值

多选题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以下正确的是()。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増加长度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C箍钢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D斜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一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单选题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公式为()A下料长度=外包尺寸+末端弯钩或弯折增长值-中间弯折的量度差值B下料长度=内包尺寸+末端弯钩或弯折增长值-中间弯折的量度差值C下料长度=外包尺寸-末端弯钩或弯折增长值-中间弯折的量度差值D下料长度=外包尺寸-末端弯钩或弯折增长值+中间弯折的量度差值

多选题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増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以下正确的是()。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厚度十弯钩增加长度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蔬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D斜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増加长度

多选题下列关于钢筋下料长度的公式,表示正确的有(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B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C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D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E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钢筋的下料长度=外包长度+端头弯钩长度-度量差值B钢筋的下料长度=外包长度-端头弯钩长度-度量差值C钢筋的下料长度=外包长度+端头弯钩长度+度量差值D钢筋的下料长度=外包长度+端头弯钩长度

单选题已知某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D=8mm,外包尺寸为3300mm,钢筋两端弯钩的增长值各为6、25D,钢筋因弯折引起的量度差总值为36mm,则此钢筋的下料长度为()mm。A3236B3314C3364D3386

多选题以下对于钢筋弯曲和弯钩描述正确的有()A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B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C钢筋弯心直径为3.5d,平直部分为5d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E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转半圆弯钩为7.25d,对直弯钩为4.5d,对斜弯钩为4.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