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5岁,乏力半年,化验血白细胞2.1×109/L,血红蛋白62g/L,血小板57×109/L,骨髓形态学检查提示粒系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3%,核分叶过多,红系增生活跃,占57%,核浆发育不平衡,呈巨幼样变,有点彩红细胞,可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染色体检查:47,XX,+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巨幼细胞贫血B.急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女性,45岁,乏力半年,化验血白细胞2.1×109/L,血红蛋白62g/L,血小板57×109/L,骨髓形态学检查提示粒系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3%,核分叶过多,红系增生活跃,占57%,核浆发育不平衡,呈巨幼样变,有点彩红细胞,可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染色体检查:47,XX,+8。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巨幼细胞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参考解析

解析:[考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该中年男性患者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形态学检查提示有病态造血(表现为粒系核分叶过多,红系有核浆发育不平衡,呈巨幼样变,有点彩红细胞,可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染色体检查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特异性染色体异常+8。这些都支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而且根据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只有3%,尚未达到RAEB型的标准,属于FAB分型中的RA型,属于WHO分型中的RCMD型,所以首选的治疗为应用EPO和沙利度胺治疗。因尚未达到RAEB型,所以不用联合化疗,其他治疗亦均不适合该患者。

相关考题:

巨幼细胞性贫血,行骨髓检查,下列哪项不符合骨髓象改变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0.40(40%)B、红系细胞巨幼样变,幼红细胞质的发育落后于核C、粒系常见巨杆状核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亚铁氰化钾染色示骨髓外铁增加E、巨核细胞数正常,可见核分叶过多现象

男性,40岁。头晕、乏力1年。化验:RBC2.0×1012/L,Hb81g/LMCV120f1(120μm3),MCH40pg,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行骨髓检查,下列哪项不符合该例的骨髓象改变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0.40(40%)B.红系细胞巨幼样变,幼红细胞浆发育落后于核C.粒系常见巨杆状核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亚铁氰化钾染色示骨髓外铁增加E.巨核细胞数正常,可见核分叶过多现象

下列骨髓检查结果最支持诊断的是A.增生活跃,红系巨幼样变,见到巨晚幼粒细胞B.增生活跃,红系巨幼样变,见到小巨核细胞C.增生减低,非造血细胞增生,巨核细胞减少D.增生活跃,有核红细胞胞浆量少,巨核细胞正常

女性,45岁,乏力半年,化验血白细胞2.1×109/L,血红蛋白62g/L,血小板57×109/L,骨髓形态学检查提示粒系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3%,核分叶过多,红系增生活跃,占57%,核浆发育不平衡,呈巨幼样变,有点彩红细胞,可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染色体检查:47,XX,+8。首选的治疗为A. EPO和沙利度胺治疗B.糖皮质激素治疗C.叶酸治疗D.联合化疗E.免疫抑制剂治疗

女性,45岁,乏力半年,化验血白细胞2.1×109/L,血红蛋白62g/L,血小板57×109/L,骨髓形态学检查提示粒系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3%,核分叶过多,红系增生活跃,占57%,核浆发育不平衡,呈巨幼样变,有点彩红细胞,可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染色体检查:47,XX,+8。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巨幼细胞贫血B.急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女性,45岁,乏力半年,白细胞2.3X109/L,血红蛋白76g/L,血小板88X109/L,骨髓形态学检查提示:红系增生活跃,占65%,核浆发育不平衡,巨幼样变,有点彩红细胞,粒系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4%,核分叶过多,可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首选的治疗为A.雄激素和造血生长因子治疗B.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注射C.血浆交换D.免疫抑制剂

女性,26岁。1个月来渐感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现妊娠35周,既往体健。化验血 Hb 88g/L,MCV 120fl,MCH 38pg, WBC 3.4X109/L, PLT84X109/L,网织红细 胞 1.5%。下列骨髓检查结果最支持诊断的是A.增生活跃,红系巨幼样变,见到巨晚幼粒细胞B.增生活跃,红系巨幼样变,见到小巨核细胞C.增生减低,非造血细胞增生,巨核细胞减少D.增生活跃,有核红细胞胞浆量少,巨核细胞正常

女性,45岁,乏力半年,白细胞2.3X109/L,血红蛋白76g/L,血小板88X109/L,骨髓形态学检查提示:红系增生活跃,占65%,核浆发育不平衡,巨幼样变,有点彩红细胞,粒系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4%,核分叶过多,可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巨幼细胞贫血B.急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女性,45岁,乏力半年,白细胞2.3X109/L,血红蛋白76g/L,血小板88X109/L,骨髓形态学检查提示:红系增生活跃,占65%,核浆发育不平衡,巨幼样变,有点彩红细胞,粒系增生活跃,原始粒细胞4%,核分叶过多,可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先做哪项检查A.造血祖细胞培养B. Cooms试验C.克隆性染色体核型检查D. Hams试验

女性,26岁。1个月来渐感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现妊娠35周,既往体健。化验血Hb88g/L,MCV120fl,MCH38pg,WBC3.4X109/L,PLT84X109/L,网织红细胞1.5%。下列骨髓检査结果最支持诊断的是A.增生活跃,红系巨幼样变,见到巨晚幼粒细胞B.增生活跃,红系巨幼样变,见到小巨核细胞C.增生减低,非造血细胞增生,巨核细胞减少D.增生活跃,有核红细胞胞浆量少,巨核细胞正常

男性,17岁,头昏乏力一年;检验:红细胞2.2×10/L,血红蛋白80g/L,MCV120fl,MCH41pg。诊断为巨幼细胞贫血,行骨髓检查,下列哪项不符合该病的骨髓象改变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40%B.红系巨幼样变,幼红系细胞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C.粒系常见巨杆状核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亚铁氰化钾染色示骨髓外铁增加E.巨核细胞数正常,可见核分叶过多现象

患者男,54岁。乏力4年余,发现全血细胞减少而住院。 体检:贫血貌,肝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HGB:53g/L,WBC://2.3×109/L,PLT:89×109/L。 骨髓象:原粒细胞I型+Ⅱ型6%,粒、红、巨三系均有病态造血,形态学诊断MDS-RAEB。下列哪些属于病态造血?()A、骨髓中幼红细胞5%B、幼红细胞核分叶过多C、巨幼样改变D、粒细胞核分叶过多或过少E、核浆发育不平衡F、小巨核细胞

女性,60岁。头昏、面色苍白半年。贫血貌,胸骨压痛(-),肝脾不大。HGB76g/L,WBC3×109/L,PLT100×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1,红系出现有核细胞和巨大红细胞,粒系分叶过多,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此病例分型是()A、RAB、RASC、RAEBD、RAEB-TE、CMML

女性,28岁,近半年来月经量增多,出现乏力.头晕,查:血红蛋白60g/L,RBC3.4×1012/L,WBC9×109/L,血小板189×109/L,外周血红细胞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浅染区扩大。对上述患者,骨髓像的表3哪项是错误的()A、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B、有核红细胞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C、粒系和巨核细胞出现分叶过渡D、骨髓中幼稚粒细胞比例不增加E、粒红比值降低

男性,55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消瘦4个月。实验室检查:WBC2.6×109/L,Hb68g/L,RBC2.5×1012/L,MCV138fl,MCH27.2pg,MCHC197g/L,血小板80×109/L。骨髓象不符合该病的是()A、骨髓增生减低,红系占19%B、红系巨幼样变,幼红细胞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C、粒系可见巨杆状核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铁染色示骨髓外铁增加E、巨核细胞数减少,可见核分叶过多

男性,40岁。头晕、乏力1年。化验:RBC2.0×1012/L,Hb81g/LMCV120fl(120μm3),MCH40pg,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行骨髓检查,下列哪项不符合该例的髓象改变()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0.40(40%)B、红系细胞巨幼样变,幼红细胞浆发育落后于核C、粒系常见巨杆状核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亚铁氰化钾染色示骨髓外铁增加E、巨核细胞数正常,可见核分叶过多现象

男性,40岁,头昏乏力1年。检验:红细胞2.2×1012/L,血红蛋白80g/L,MCV120fl、MCH41pg。诊断为巨幼细胞贫血。行骨髓检查,下列哪项不符合该病的骨髓象改变()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40%B、红系巨幼样变,幼红细胞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C、粒系常见巨杆状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亚铁氰化钾染色示骨髓外铁增加E、巨核细胞数正常,可见核分叶过多现象

女性,40岁,面色苍白、乏力5个月,查体:胸部皮肤有几个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肝脾不大,化验Hb60g/L,MCV85fl,WBC3×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5%,淋巴细胞65%,血小板35×109/L,网织红细胞14×109/L,酸溶血试验阴性。最支持诊断的胸骨骨髓检查结果的是()A、骨髓红系呈巨幼样变B、骨髓增生活跃,红系成熟障碍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60%D、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全片见1个E、骨髓细胞外铁(+++),环状铁粒幼细胞20%

单选题女性,40岁,面色苍白、乏力5个月,查体:胸部皮肤有几个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肝脾不大,化验Hb60g/L,MCV85fl,WBC3×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5%,淋巴细胞65%,血小板35×109/L,网织红细胞14×109/L,酸溶血试验阴性。最支持诊断的胸骨骨髓检查结果的是()A骨髓红系呈巨幼样变B骨髓增生活跃,红系成熟障碍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60%D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全片见1个E骨髓细胞外铁(+++),环状铁粒幼细胞20%

单选题男性,40岁。头晕、乏力1年。化验:RBC2.0×109/L,Hb81g/L,MCV1fl(120um)MCH40pg,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行骨髓检查,下列哪项不符合该例的髓象改变()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0.40(40%)B红系细胞巨幼样变,幼红细胞浆发育落后于核C粒系常见巨杆状核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亚铁氰化钾染色示骨髓外增加E巨核细胞数正常,可见核分叶过多现象

单选题男性,40岁。头晕、乏力1年。化验:RBC2.0×1012/L,Hb81g/LMCV120fl(120μm3),MCH40pg,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行骨髓检查,下列哪项不符合该例的骨髓象改变()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0.40(40%)B红系细胞巨幼样变,幼红细胞浆发育落后于核C粒系常见巨杆状核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亚铁氰化钾染色示骨髓外铁增加E巨核细胞数正常,可见核分叶过多现象

多选题患者男,55岁,乏力、消瘦3年。实验室检查:WBC3.02×109/L,Hb64g/L,PLT45×109/L,骨髓检查原粒细胞(Ⅰ型+Ⅱ型)0.08,粒、红、巨三系细胞均有病态造血,形态学诊断MDS-RAEB。病态造血的是()A幼红细胞巨幼样变B幼红细胞核形不规则、核出芽、核碎裂C幼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行D中性颗粒减少或缺如E幼粒细胞巨型变F小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胞质颗粒减少

单选题男性,17岁,头昏乏力一年;检验:红细胞2.2×1012/L,血红蛋白80g/L,MCV120fl,MCH41pg。诊断为巨幼细胞贫血,行骨髓检查,下列哪项不符合该病的骨髓象改变()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40%B红系巨幼样变,幼红系细胞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C粒系常见巨杆状核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亚铁氰化钾染色示骨髓外铁增加E巨核细胞数正常,可见核分叶过多现象

多选题患者男,54岁。乏力4年余,发现全血细胞减少而住院。 体检:贫血貌,肝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HGB:53g/L,WBC://2.3×109/L,PLT:89×109/L。 骨髓象:原粒细胞I型+Ⅱ型6%,粒、红、巨三系均有病态造血,形态学诊断MDS-RAEB。下列哪些属于病态造血?()A骨髓中幼红细胞5%B幼红细胞核分叶过多C巨幼样改变D粒细胞核分叶过多或过少E核浆发育不平衡F小巨核细胞

单选题男性,40岁,头昏乏力1年。检验:红细胞2.2×1012/L,血红蛋白80g/L,MCV120fl,MCH41pg。诊断为巨幼细胞贫血。行骨髓检查,下列哪项不符合该病的骨髓象改变()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细胞占40%B红系巨幼样变,幼红细胞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C粒系常见巨杆状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亚铁氰化钾染色示骨髓外铁增加E巨核细胞数正常,可见核分叶过多现象

单选题女性,28岁,近半年来月经增多,出现乏力、头晕,查:血红蛋白60g/L,RBC3.40×1012/L,WBC9.0×109/L,PLT189×109/L,外周血红细胞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对上述患者,骨髓像的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B有核红细胞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胞浆发育落后于胞核C粒系和巨核细胞出现分叶过渡D骨髓中幼稚粒细胞比例不增加E粒红比值降低

单选题男性,55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消瘦4个月。实验室检查:WBC2.6×109/L,Hb68g/L,RBC2.5×1012/L,MCV138fl,MCH27.2pg,MCHC197g/L,血小板80×109/L。骨髓象不符合该病的是()A骨髓增生减低,红系占19%B红系巨幼样变,幼红细胞胞质发育落后于胞核C粒系可见巨杆状核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D铁染色示骨髓外铁增加E巨核细胞数减少,可见核分叶过多

单选题女性,60岁。头昏、面色苍白半年。贫血貌,胸骨压痛(-),肝脾不大。HGB76g/L,WBC3×109/L,PLT100×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0.1,红系出现有核细胞和巨大红细胞,粒系分叶过多,见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此病例分型是()ARABRASCRAEBDRAEB-TECM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