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和配筋如图所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纵筋,安全等级为二级。 该梁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 )项数值接近。A..144.9B..148.3C..151.6D..158.3
某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和配筋如图所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纵筋,安全等级为二级。
该梁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 )项数值接近。
该梁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 )项数值接近。
A..144.9
B..148.3
C..151.6
D..158.3
B..148.3
C..151.6
D..158.3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某矩形截面简支梁,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受拉区配置4根直径为20mm的Ⅱ级钢筋,该梁沿截面破坏时为( )。 A、界限破坏 B、适筋破坏 C、少筋破坏 D、超筋破坏
假定,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梁跨度为5.4m,截面尺寸b×h=250mm×4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该梁的跨中受拉区纵筋As=620mm2,受扭纵筋Astl=280mm2(满足受扭纵筋最小配筋率要求),受剪箍筋Asvl/s=0.112mm2/mm,受扭箍筋Astl/s=0.2mm2/mm,试问,该梁跨中截面配筋应取下图何项?( )A、B、C、D、
某单筋矩形截面梁b×h=250mm×450mm,采用C20级混凝土,配置(HRB335级)纵向受力钢筋;当发生正截面破坏时,属于下列情况中的( )。提示:ρmax=0.55fc/fy,as=40mm。 A、平衡配筋梁的界限破坏 B、适筋梁破坏 C、少筋梁破坏 D、超筋梁破坏
某单跨简支独立梁受力简图如图所示。简支梁截面尺寸为300mm×850mm(ho=815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箍筋采用HPB300钢筋,安全等级为二级。[2013年真题]1.假定,该梁承受的剪力设计值V=260kN。试问,下列梁箍筋配置何项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构造要求?( )提示:假定,以下各项均满足计算要求。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C25混凝土,纵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用HPB235级钢筋,as=35mm。A..201.9B..215.1C..218.8D..233.1
某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和配筋如图所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纵筋,环境类别为二a类。.1.该梁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kN·m)与下列( )项数值接近。 A、144.9 B、148.3 C、151.6 D、158.3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C25混凝土,纵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用HPB235级钢筋,as=35mm。若弯矩设计值M=9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则受弯纵筋As为( )mm2。A..250.0B..714.9C..1250.0D..2046.0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C25混凝土,纵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用HPB300级钢筋,as=35mm。 A、201.9 B、215.1 C、218.8 D、299.6
某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图,其截面可以简化成工字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钢筋采用HRB400,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28mm,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梁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为40mm。该梁不承受地震作用,不直接承受重复荷载,安全等级为二级。[2012年真题]若该梁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310kN·m,并按单筋梁进行配筋计算。试问,按承载力要求该梁纵向受拉钢筋选择下列何项最为安全经济?( )提示:不必验算最小配筋率。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向受力钢筋用HRB335级,箍筋用HPB300级。梁截面为300mm×600mm,计算配筋为As=2700.0mm2,则梁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置最合适的是( )。
某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和配筋如图所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纵筋,环境类别为二a类。2.关于图的截面配筋构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筋构造正确,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 B、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1Φ10构造纵筋 C、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1Φ14构造纵筋 D、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2Φ10构造纵筋
某单跨简支独立梁受力简图如图所示。简支梁截面尺寸为300mm×850mm(ho=815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箍筋采用HPB300钢筋,安全等级为二级。[2013年真题]假定,集中力设计值F=250kN,均布荷载设计值q=15kN/m。试问,当箍筋为10@200(2)时,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50 B、300 C、350 D、400
某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和配筋如图所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纵筋,环境类别为二a类。3.若考虑架立筋2Φ14为受压钢筋,则该梁承受的弯矩设计值能提高( )。 A、1% B、3% C、5% D、7%
假定,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如图下,梁跨度为5.4m,截面尺寸b×h=250mm×4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该梁的跨中受拉区纵筋As=620mm2,受扭纵筋Astl=280mm2(满足受扭纵筋最小配筋率要求),受剪箍筋Asvl/s=0.112mm2/mm,受扭箍筋Astl/s=0.2mm2/mm,试问,该梁跨中截面配筋应取下图何项?( )[2014年真题]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C25混凝土,纵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用HPB300级钢筋,as=35mm。6.若此梁的受弯纵筋As=675.8mm2,受扭纵筋Astl=218.4mm2,受扭箍筋Astl/s=0.2mm2/mm,受剪箍筋Asv/s=0.37mm2/mm,则此梁最后纵筋配筋与下列哪一项最为接近?( )
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承受荷载设计值如图所示。其中集中荷载F=92kN,均布荷载g+q=7.5kN/m(包括自重)。梁截面尺寸250mm×600mm,配有纵筋4根φ2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箍筋为HPB235级钢筋,选用箍筋直径为φ6的双肢钢筋,箍筋间距最接近于( )mm。 A. 100 B. 180 C. 200 D. 300
某单跨简支独立梁受力简图如图所示。简支梁截面尺寸为300mm×850mm(ho=815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箍筋采用HPB300钢筋,安全等级为二级。[2013年真题]假定,集中力设计值F=250kN,均布荷载设计值q=15kN/m。试问,当箍筋为10@200(2)时,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50 B.300 C.350 D.400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办公楼局部平面布置如图所示(均为办公室),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梁、柱纵向钢筋为HRB400钢筋,楼板纵向钢筋及梁、柱箍筋为HRB335钢筋。假设,KL1梁端截面的剪力设计值V=160kN,扭矩设计值T=36kN·m,截面受扭塑性抵抗距Wt=2.475×107mm3,受扭的纵向普通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ζ=1.0,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1.0,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形式如图2-13所示。试问,以下何项箍筋配置与计算所需要的箍筋最为接近?( )提示: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0mm,as=40mm。
某单筋矩形截面梁b×h=250mm×450mm,采用C20级混凝土,配置(HRB335级)纵向受力钢筋;当发生正截面破坏时,属于下列情况中的( )。提示:ρmax=0.55fc/fy,as=40mm。 A.平衡配筋梁的界限破坏 B.适筋梁破坏 C.少筋梁破坏 D.超筋梁破坏
某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和配筋如图所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纵筋,环境类别为二a类。2.关于图的截面配筋构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筋构造正确,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 B.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1Φ10构造纵筋 C.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1Φ14构造纵筋 D.配筋构造不正确,应沿梁侧面各配2Φ10构造纵筋
一矩形截面简支梁,净跨Ln=5.3m,承受均布荷载q,梁截面尺寸b×h=200mm×550mm,h0=515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箍筋用HRB335级,沿梁全长配置双肢箍Φ8@120。要求:计算该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C25混凝土,纵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用HPB300级钢筋,as=35mm。若弯矩设计值M=90kN·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则受弯纵筋As为()mm2。A、250.0B、714.0C、1250.0D、2046.0
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C25混凝土,纵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用HPB300级钢筋,as=35mm。题中,此梁最后箍筋配筋最接近于()。A、2Φ8@150B、2Φ8@200C、2Φ10@150D、2Φ10@200
单选题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b×h=250mm×500mm,C25混凝土,纵筋用HRB335级钢筋,箍筋用HPB300级钢筋,as=35mm。题中,此梁最后箍筋配筋最接近于()。A2Φ8@150B2Φ8@200C2Φ10@150D2Φ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