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氟尿嘧啶治疗肿瘤的机理主要是A.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B.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C.抑制核糖苷酸还原酶D.抑制胸苷酸合酶

5-氟尿嘧啶治疗肿瘤的机理主要是
A.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B.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C.抑制核糖苷酸还原酶D.抑制胸苷酸合酶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的抗恶性肿瘤药A、5-氟尿嘧啶B、阿霉素C、甲氨蝶呤D、长春新碱E、巯嘌呤

治疗大肠癌最主要的药物为A、四氢叶酸钙B、5-氟尿嘧啶C、阿霉素D、顺铂E、环磷酰胺

5-氟尿嘧啶(5-FU)治疗肿瘤的原理是() A.本身直接杀伤作用B.抑制胞嘧啶合成C.抑制尿嘧啶合成D.抑制胸苷酸合成E.抑制四氢叶酸合成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抗肿瘤药是()。A、顺铂B、5-氟尿嘧啶C、阿霉素D、甲氨蝶呤E、环磷酰胺

结肠癌的辅助化疗方案为A、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LV方案)B、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X方案)C、复方替加氟+甲酰四氢叶酸钙(UFT+CF方案)D、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方案)E、草酸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

抗肿瘤药5-氟尿嘧啶属于A.烷化剂类B.植物药类C.抗生素类D.抗代谢类E.激素类

5-氟尿嘧啶属于A、烷化剂B、抗肿瘤抗生素C、抗代谢药物D、抗肿瘤植物药E、抗生素

5-氟尿嘧啶的结构为

5-氟尿嘧啶可作为治疗下列哪种肿瘤的临床基本用药A.消化道肿瘤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绒毛膜上皮癌E.恶性黑色素瘤

属于烷化类的抗肿瘤药物是A、5-氟尿嘧啶B、环磷酰胺C、甲氨蝶呤D、长春新碱E、自力霉素

5-氟尿嘧啶属于A.烷化剂B.抗代谢物C.天然抗肿瘤药D.金属抗肿瘤药E.激素类

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抗恶性肿瘤药是()A:5-氟尿嘧啶B:环磷酰胺C:多柔比星D:吉非替尼E:长春碱

关于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的局部治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外阴、阴道转移灶局部可注射5-氟尿嘧啶B.盆腔转移可采用动脉插管化疗C.脑转移时鞘内注射甲氨蝶呤D.胸腔转移可局部注入5-氟尿嘧啶

简述5-氟尿嘧啶剂型研究进展。

能治疗痛风的物质是()A、β-氨基异丁酸B、β-丙氨酸C、别嘌呤醇D、5-氟尿嘧啶E、氮杂丝氨酸

下列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中,对骨髓造血功能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的是()A、长春碱B、泼尼松C、顺铂D、表柔比星E、5-氟尿嘧啶

某医院病理室为确诊一患者的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切取了一小块肿瘤组织进行培养。请回答下列与肿瘤细胞的培养及其癌症的治疗有关的一些问题:化学治疗可采用药物,如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可以干扰()的过程,从而影响癌基因的表达。

5-氟尿嘧啶对下列哪种肿瘤有良好疗效()A、胃癌B、绒癌C、睾丸癌D、急性淋巴性白血病E、何杰金氏病

下列哪种药物是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从而在治疗多种快速生长肿瘤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A、5-氟尿嘧啶B、阿糖胞苷C、6-巯基嘌呤D、甲氨蝶呤E、别嘌呤醇

关于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的局部治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外阴、阴道转移灶局部可注射5-氟尿嘧啶B、盆腔转移可采用动脉插管化疗C、脑转移时鞘内注射甲氨蝶呤D、胸腔转移可局部注入5-氟尿嘧啶

氟尿嘧啶是治疗实体肿瘤的首选药。

单选题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理是(  )。A抑制叶酸还原酶B抑制胸苷酸的合成C抑制尿嘧啶的合成D抑制胸腺嘧啶的合成E合成错误的DNA

单选题5-氟尿嘧啶(5FU)治疗肿瘤的原理是(  )。A本身直接杀伤作用B抑制胞嘧啶合成C抑制尿嘧啶合成D抑制胸苷酸合成E抑制四氢叶酸合成

单选题5-FU(5-氟尿嘧啶)是(  )。ABCDE

单选题5-氟尿嘧啶属于(  )。A抗肿瘤植物药B烷化剂C抗肿瘤抗生素D抗代谢药物E抗生素

单选题5-氟尿嘧啶抗肿瘤机理与哪项有关()A抑制核苷酸还原酶,阻止胞苷酸转化B抑制DNA多聚酶,影响DNA合成C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DNA合成D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甲基化E阻止肌苷酸转化,干扰嘌呤代谢

单选题5-氟尿嘧啶可引起(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