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探诊时,龈沟正常探诊深度应A.≤3mmB.≤2mmC.1.8mmD.1.5mmE.1.0mm

临床探诊时,龈沟正常探诊深度应

A.≤3mm
B.≤2mm
C.1.8mm
D.1.5mm
E.1.0mm

参考解析

解析:Ⅰ临床探诊时,龈沟正常探诊深度应大于组织学深度。

相关考题:

牙龈炎症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探诊出血B、牙龈红肿肥大C、龈沟液增加D、龈沟深度增加E、牙齿松动

牙龈炎时的龈沟,不正确的是A、龈沟探诊可达3mm以上B、加深的龈沟称为龈袋C、龈袋的上皮附着水平位于釉牙骨质界以下的根面上D、牙周探诊深度常大于组织学上的龈沟深度E、龈袋的形成是因牙龈肿胀或增生所致

牙周检查时利用牙周探针来进行牙周探诊。牙周探诊的主要目的是了解A、牙周袋的深度和附着水平B、龈下牙石的分布C、是否有袋内溢脓D、根面龋E、牙龈退缩程度牙周探诊时,探诊压力应掌握在A、小于10gB、10~15gC、20~25gD、30g左右E、30~50g牙龈组织炎症较重时,用正常力量探诊,探针尖端应终止在A、正好在龈沟底部B、达不到龈沟底部C、结合上皮内D、穿过结合上皮到达结缔组织E、釉牙骨质界处

正常龈沟探诊深度A.≤0. 5mmB.≤1mmC.≤2mmD.≤2~3mmE.≤3mm

正常龈沟探诊深度为 A、0~1 mmB、0~2 mmC、1~3 mmD、3~4 mmE、4~5 mm

正常龈沟探诊深度是() A.≤ 0.5mmB.≤lmmC.≤2mmD.2~3mmE.≤3mm

临床健康的牙龈龈沟的组织学深度平均为()。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临床探诊时得到的探诊深度一般()A、可大于或小于龈沟组织学深度B、小于组织学龈沟深度C、等于组织学龈沟深度D、大于组织学龈沟深度E、视牙龈炎症程度而变

慢性龈缘炎应怎么来判断()A、自觉症状B、牙龈颜色、外形C、探诊出血D、龈沟液量、龈沟深度E、以上都是

正常龈沟探诊深度是()A、≤0.5mmB、≤lmmC、≤2mmD、2~3mmE、≤3mm

单选题临床探诊时得到的探诊深度一般()A可大于或小于龈沟组织学深度B小于组织学龈沟深度C等于组织学龈沟深度D大于组织学龈沟深度E视牙龈炎症程度而变

填空题临床健康的牙龈龈沟的组织学深度平均为()。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单选题正常龈沟探诊深度是()A≤0.5mmB≤lmmC≤2mmD2~3mmE≤3mm

单选题临床探诊时,龈沟正常探诊深度应()A≤3.0mmB≤2.0mmC≤1.8mmD≤1.5mmE≤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