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血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相等的年龄为A.生后2~4天前及2~4岁后B.生后2~4天后及2~4岁前C.生后4~6天前及4~6岁后D.生后4~6天及4~6岁时E.生后4~6天后及4~6岁前
小儿血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相等的年龄为
A.生后2~4天前及2~4岁后
B.生后2~4天后及2~4岁前
C.生后4~6天前及4~6岁后
D.生后4~6天及4~6岁时
E.生后4~6天后及4~6岁前
B.生后2~4天后及2~4岁前
C.生后4~6天前及4~6岁后
D.生后4~6天及4~6岁时
E.生后4~6天后及4~6岁前
参考解析
解析:初生时由于产程的刺激及体内外环境的突然变化,白细胞计数为(15~20)×10/L(1.5~2万/mm),生后6~12小时由于血液浓缩,计数可增高到(21~28)×10/L(21~28万/mm),一周岁平均12×10/L(1.2万/mm),婴儿时期10×10/L(1万/mm)左右,8岁时接近成人水平。白细胞分类计数,不同年龄差别很大,主要为粒细胞同淋巴细胞比例变化,初生时中性粒细胞占60%~65%;淋巴细胞占30%~35%,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出现第一次交叉,以后在整个婴儿期,学龄前期,中性粒细胞渐增加,4~6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形成第二次交叉。7岁后两者的比例与成人相似。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考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18~120 题:A.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0%B.白细胞8.0×109/L,中性粒细胞50%,淋巴细胞50%C.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60%D.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0%E.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第 118 题 新生儿第一日的血象特点为( )
流行性腮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可见( )A、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增高,淋巴细胞比例增高B、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D、血象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E、血象正常,无改变
关于不同年龄组WBC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生儿WBC总数可达30×109/LB.出生后6~9d,外周血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C.婴儿期淋巴细胞较高D.4~5岁的儿童,淋巴细胞少于中性粒细胞E.进入青春期,中性粒细胞数与成人基本相同
小儿白细胞分类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与大单核细胞比例的变化B、大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D、中性粒细胞与嗜伊红细胞比例的变化E、嗜伊红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
1岁婴儿的血象特点是( )。A、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0%B、白细胞8.0×109/L,中性粒细胞50%,淋巴细胞50%C、白细胞10×109/L,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60%D、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0%E、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
各年龄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结果是A.中性粒细胞20%,淋巴细胞80%B.中性粒细胞50%,淋巴细胞50%C.中性粒细胞65%,淋巴细胞35%D.中性粒细胞35%,淋巴细胞65%E.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10岁( )
检查小儿血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的交叉发生于A.4~6个月,4~6岁B.4~6周,4~6岁C.4~6天,4~6岁D.1~3天,1~3岁E.1~3周,1~3岁
关于不同年龄组WBC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生儿WBC总数可达30×109/LB、出身后6~9天,外周血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C、婴儿期淋巴细胞较高D、4~5岁的儿童,淋巴细胞少于中性粒细胞E、进入青春期,中性粒细胞数与成人基本相同
正常小儿外周血象白细胞分类,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的年龄为()A、生后4~6天,4~6岁B、生后4~6天,4~6周C、生后4~6周,4~6岁D、生后4~6天,4~6个月E、生后4~6个月,4~6岁
单选题正常小儿外周血象白细胞分类,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相等的年龄为()A生后4~6天,4~6岁B生后4~6天,4~6周C生后4~6周,4~6岁D生后4~6天,4~6个月E生后4~6个月,4~6岁
单选题1岁小儿,白细胞总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30%,该血象( )。A白细胞总数低B白细胞总数高C淋巴细胞比例高D中性粒细胞比例高E白细胞总数与分类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