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1岁。吸烟30余年,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伴血脂异常和糖耐量异常2年。近3个月来常于劳累后出现胸区疼痛,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缓解。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该患者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A.吸烟B.糖耐量异常C.血脂异常D.年龄E.运动

患者男,61岁。吸烟30余年,原发性高血压10余年,伴血脂异常和糖耐量异常2年。近3个月来常于劳累后出现胸区疼痛,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缓解。初步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该患者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包括( )。

A.吸烟
B.糖耐量异常
C.血脂异常
D.年龄
E.运动

参考解析

解析:高血压发病原因与体重超重和肥胖或腹型肥胖、饮酒、膳食高钠盐、年龄与性别、遗传、吸烟、长期精神紧张、焦虑、长期的噪声影响等均与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关考题:

筛查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有() A、吸烟B、血脂异常C、高血压D、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患者,男性,68岁,患高血压20余年,近半年来常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以很快缓解,体力活动不受限制,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该患者的心功能属于A、心功能Ⅰ级B、心功能Ⅱ级C、心功能Ⅲ级D、心功能Ⅳ级E、心功能Ⅴ级

男性40岁,吸烟20年,某部门经理,近2月来常于劳累后感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该病的相关因素不包括A.肥胖B.吸烟C.经常运动D.高血脂E.性别因素

患者,男,40岁。半月来经常感觉胸骨后疼痛,有紧缩感。持续3~5分钟,休息后迅速缓解。心电图示ST段下移及T波倒置。应首先考虑的是A.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B.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C.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D.变异型心绞痛E.急性心肌梗死

男,65岁,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十余年,近数月来劳累后发生心前区闷痛,每次持续1-3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发作前后心电图有动态改变,对该患者冠心病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是( )A、运动平板试验B、超声心动图C、胸片D、冠状动脉造影E、胸部CT

患者,男,70岁,患高血压病20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近半年来间断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持续3~5分钟,休息后缓解,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医生嘱用硝酸甘油,责任护士讲解用药知识,其中哪项不妥A、应卧位或坐位服药,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B、该药应舌下含服,不可吞服或嚼服C、该药可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担D、该药不良反应有头面部皮肤潮红、搏动性头痛等E、服药后出现面部潮红及搏动性头痛需立即停药,不可再服用

男性,30岁,因发作性胸骨后压迫感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既往患高血压、糖尿病,吸烟10年。其父患冠心病。该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A.高血压病B.糖尿病C.吸烟D.冠心病家族史E.青年男性

男性,50岁,收缩压为21.3kPa(160mmHg),舒张压在12.0kPa(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入心内科。有关患者病情描述哪项不正确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多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患者,男性,61岁。诊断为冠心病。患者自觉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查体:血压160/90mmHg(21.3k/12.0kPa),血脂偏高,心电图检查异常。护士对该患者病情的描述应除外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心电图可能有ST段改变D.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包括A.高血压B.高血脂C.吸烟D.缺乏维生素DE.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

患者,男,70岁,患高血压20余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近半年来间断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持续3~5分钟,休息后缓解,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医嘱用硝酸甘油,责任护士讲解用药知识,其中哪项不妥A、应卧位或坐位服药,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B、该药应舌下含服,不可吞服或嚼服C、该药可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担D、该药的不良反应有头面部皮肤潮红、搏动性头痛等E、服药后出现面部潮红及搏动性头痛需立即停药,不可再服用

患者男,68岁,患高血压20余年。近半年来常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以很快缓解,体力活动不受限制,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该患者的心功能属于A、心功能Ⅰ级B、心功能Ⅱ级C、心功能Ⅲ级D、心功能Ⅳ级E、心功能Ⅴ级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包括A、高血压B、高血脂C、吸烟D、行为类型E、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

男性,60岁,近3~4个月来常于上楼、情绪激动、饱餐后出现胸前区压榨性疼痛,以胸骨后为明显,疼痛向左手内侧放射,每次发作持续1~3分钟不等,休息后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发作时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该例的诊断应为A.不稳定型心绞痛B.急性冠脉综合征C.心肌梗死D.稳定型心绞痛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人心内科。患者对自己的高血压有些紧张,护士在指导患者参与护理时,不正确的是A.嘱咐患者注意休息B.避免情绪激动C.低盐饮食D.注意安慰患者E.减少烟、酒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人心内科。有关患者病情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多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患者男性,56岁。发作性心前区压迫性疼痛1年余,均于活动中发生。近几个月来每天发作3~4次,活动受限,休息时也有发作,持续20分钟缓解。最可能的诊断是A:初发劳力性心绞痛B:变异型心绞痛C: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D:不稳定型心绞痛E:心脏神经官能症

男性,60岁。近3~4个月来常于上楼、情绪激动、饱餐后出现胸前区压搾性疼痛,以胸骨后为明显,疼痛向左手内侧放射每次发作持续1~3min不等,休息后缓解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发作时心电图见ST段水平下降≥0.05mV,T波低平,该例的诊断应为A.不稳定型心绞痛B.心肌梗死C.不典型心绞痛D.稳定型心绞痛

患者女,69岁。患高血压近10年,血脂异常3年。近半年来常于劳累或饱餐时出现心前区烧灼感,每次持续约5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约每2周发作1次,该患者的诊断应考虑( )。A.慢性胃炎B.水肿型胰腺炎C.胃溃疡D.稳定型心绞痛E.不稳定型心绞痛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有关患者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为高血压B.患者为1级高血压C.患者有心绞痛D.患者可能有冠状动脉狭窄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患者,男性,58岁。高血压病10余年,近3年余出现胸骨后疼痛,诊断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给予硝苯地平和β受体阻断剂口服,一天前突然出现气急、咳嗽、咳泡沫样痰。检查:端坐呼吸,血压150/90mmHg,心率106次/分,双肺底闻及啰音,下肢无水肿。该患者目前的诊断是()A、全心衰竭B、冠心病心绞痛发作C、急性前壁心肌梗死D、急性左心衰竭E、支气管哮喘

男性,30岁,因发作性胸骨后压迫感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既往患高血压、糖尿病,吸烟10年。其父患冠心病。该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A、高血压病B、糖尿病C、吸烟D、冠心病家族史E、青年男性

下列属于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是()。A、高血压B、血脂异常C、吸烟D、肥胖

单选题患者男,58岁。因心前区疼痛10天就诊。患者10天前因工作劳累出现胸骨后闷痛,无放射,不伴大汗,休息同时含服异山梨酯约5分钟后缓解,1天前,情绪激动时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含服异山梨酯3分钟后缓解。既往健康,吸烟30年,20~30支/日,少量饮酒。查体:T36.2℃,P86次/分,BP145/90mmHg,R18次/分,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规整,心率86次/分,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辅查:心电图:窦性心率86次/分,心电轴-13°,RV5+SV1=4.2mV。该患者诊断为()。A冠心病,初发型心绞痛B冠心病,恶化型心绞痛C冠心病,变异型心绞痛D急性心肌梗死E心脏神经症

单选题患者,男性,68岁,患高血压20余年,近半年来常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以很快缓解,体力活动不受限制,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该患者的心功能属于()A心功能Ⅰ级B心功能Ⅱ级C心功能Ⅲ级D心功能Ⅳ级E心功能Ⅴ级

单选题男,65岁,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十余年,近数月来劳累后发生心前区闷痛,每次持续1-3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发作前后心电图有动态改变,对该患者冠心病有确诊意义的检查是()。A运动平板试验B超声心动图C胸片D冠状动脉造影E胸部CT

单选题男性,30岁,因发作性胸骨后压迫感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既往患高血压、糖尿病,吸烟10年。其父患冠心病。该患者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A高血压病B糖尿病C吸烟D冠心病家族史E青年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