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关于预测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分别选择建设期、生产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进行预测;B.建设项目具有充足的调节容量,应只预测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C.对受纳水体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可对建设项目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进行水环境影响模拟预测;D.对受纳水体环境质量达标区域,应考虑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下的模拟预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关于预测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分别选择建设期、生产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进行预测;
B.建设项目具有充足的调节容量,应只预测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C.对受纳水体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可对建设项目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进行水环境影响模拟预测;
D.对受纳水体环境质量达标区域,应考虑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下的模拟预测。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关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筛选为评价因子的有()。A.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排放的第一类污染物B.水温C.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涉及的水污染物D.面源污染所含的主要污染物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污染物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河道型水库预测时适用()模型。A.垂向一维B.纵向一维C.平面二维D.立面二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确定A.水环境保护目标B.影响类型C.排放方式和排放量D.受纳水体污染源分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确定底泥污染调查与评价的监测点位的依据不包括()A.扰动区域B.扰动强度C.扰动深度D.扰动时间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对地表水体水文要素影响的特征确定,湖库主要评价因子不包括()。A.水温B.径流过程C.径流深D.水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预测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产运行期应预测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B. 生产运行期应预测非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C. 生产运行期应预测事故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D. 建设项目具有充足的调节容量,可只预测非正常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河流不利枯水条件下,河流设计水文条件宜采用()保证率最枯月流量。A.75%C.95%B.90%D.9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不属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一阶段的有()A.识别主要环境影响B.开展区域环境状况的初步调查C.工程方案和环境影响的初步分析D.核算建设项目的生态流量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河流水动力模型、水质(包括水温及富营养化)模型解析解的适用条件有()。A.河流顺直B.水流均匀C.排污稳定D.水域形态规则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预测内容包括()A.取水口水质预测因子的浓度及变化B.各污染物最大影响范围C.河流、湖泊及水库的水力条件D.排放口处污染物浓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划分依据()A.水温B.径流C.水环境保护目标D.受影响地表水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河流不利枯水条件下,河流设计水文条件宜采用()保证率最枯月流量A.75%B.90%C.95%D.9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关于河流水域概化,说法错误的是()A.河流断面宽深比不小于20时,可视为矩形河段;B.河段弯曲系数不小于1.3时,可视为平直河段;C.河流水文特征值急剧变化的河段,应分段概化;D.河网地区可概化为二维预测模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一般情况,关于湖泊、水库水质取样垂线说法正确的是()A.一级评价不少于20条B.二级评价不少于15条C.二级评价不少于10条D.三级评价不少于6条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属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三阶段的有()A.开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B.开展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评价C.明确水环境功能区管理要求D.评价建设项目对地表水水文要素的影响范围与程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确定依据不包括()A.项目评价等级B.项目所在流域的生态流量C.项目涉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D.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属于年调节型水电站评价因子()A.水温B.含沙量C.洄游鱼类D.透明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包括()A.水污染影响型B.水文要素影响型C.水生态影响型D.复合影响型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范围确定依据()A.工程特点B.水环境质量管理要求C.评价等级D.影响及恢复程度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属于水环境保护目标的是()A.饮用水水源保护区B.工业用水取水口C.重要水生生物人工产卵场D.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面水控制单元的划定因素不包括()A.水体B.汇水范围C.生态流量D.控制断面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方法主要包括()A.资料收集B.现场勘查C.专家和公众咨询D.无人机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地表水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分析()A.生产运行阶段对水文要素的影响行为B.服务期满后对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行为C.建设阶段对水文要素的影响行为D.生产运行阶段对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行为

评价范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属于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确定依据。A.应根据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事故后果预测可能对环境产生危害的范围等综合确定B.评价范围外存在需要特别关注的环境敏感目标,评价范围需延伸至所关心的目标C.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确定D.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关于监测计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明确自行监测计划内容,提出应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内容。B.监测因子需与评价因子相协调。C.排放口附近有重要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及特殊用水需求时,应对排污口下游控制断面进行定期监测。D.对下泄流量有泄放要求的建设项目,在闸坝上、下游应设置生态流量监测系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针对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包括()A.水质状况相对较差的不利时期B.水体自净能力相对较不利的时期C.评价范围内水生生物影响较不利的时期D.水环境现状补充监测时期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对于抽水蓄能电站,三级A评价时,受影响水体为河流的地表水环境的现状调查范围不包括()A.库区B.坝下至河口C.支流回水影响区D.评价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