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男,17周岁)、乙(男,15周岁)合谋共同盗窃。甲在门外放风,乙进入房内窃取财物,不料乙进入屋内后被一老人发现,老人抓住乙不让其离开,乙即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将老人杀死,并带窃取的5000元钱离开,后和甲平分。根据司法解释,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构成共同的故意杀人罪B.甲、乙构成共同的盗窃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杀人罪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不构成犯罪

甲(男,17周岁)、乙(男,15周岁)合谋共同盗窃。甲在门外放风,乙进入房内窃取财物,不料乙进入屋内后被一老人发现,老人抓住乙不让其离开,乙即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将老人杀死,并带窃取的5000元钱离开,后和甲平分。根据司法解释,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乙构成共同的故意杀人罪
B.甲、乙构成共同的盗窃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杀人罪
D.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不构成犯罪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以及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能否犯转化型抢劫罪的问题。甲在外面放风,对乙的杀人行为客观上并未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主观上对此也不知情,故甲的行为只构成盗窃罪。乙的行为属于《刑法》第269条规定的情形,但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在盗窃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不构成抢劫罪;如果故意致人死亡的,按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据此,C项正确。

相关考题:

甲预谋拍摄乙与卖淫女的裸照,迫使乙交付财物。一日,甲请乙吃饭,叫卖淫女丙相陪。饭后,甲将乙、丙送上车。乙、丙刚到乙宅,乙便被老板电话叫走,丙亦离开。半小时后,甲持相机闯入乙宅发现无人,遂拿走了乙的3万元现金。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抢劫未遂与盗窃既遂B.抢劫既遂与盗窃既遂的想象竞合C.敲诈勒索预备与盗窃既遂D.敲诈勒索未遂与盗窃既遂的想象竞合

甲乙共同盗窃,其中由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2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重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 )。A.甲与乙均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D.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

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16周岁的甲唆使14周岁的乙抢劫成立共同犯罪B.16周岁的甲与14周岁的乙共同盗窃巨额财物成立共同犯罪C.16周岁的甲提供毒药帮助14周岁的乙将丙杀死成立共同犯罪D.16周岁的甲指使14周岁的乙贩毒成立共同犯罪

一日,甲翻窗进入乙家欲窃取贵重财物,但进入屋内后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财物,正欲返回,突然瞅见了正在卧室熟睡的乙不足1个月的儿子,于是将乙的儿子抱走。第二天,甲以交换儿子为条件,打电话给乙让其筹集10万元赎回其子。甲的行为构成A.盗窃罪B.敲诈勒索罪C.绑架罪D.盗窃罪(未遂)与绑架罪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 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15周岁的甲意图盗窃,17周岁的乙对此知情,仍应甲的要求为其配置万能钥匙。甲用乙配置的钥匙,盗窃他人财物3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如认为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不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则甲、乙成立共犯B.如认为甲、乙成立共犯,则乙成立盗窃罪的从犯C.不管甲、乙是否成立共犯,都不能认为乙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D.由于甲不负刑事责任,对乙应按盗窃罪的片面共犯论处

下列选项中不能排除行为的违法性的有:( )A.武警甲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将死刑犯乙枪毙B.甲在街上发现自己被盗的汽车后,强行拉着司机乙不让他开车走,并打“110”报警,20分钟后警察赶到现场C.甲怀疑乙在自己的超市里偷了东西,在乙将要离开时将其拦下,带到一房间进行搜查,发现乙确实盗窃了一件价值28元钱的物品,甲让乙打电话通知家人交来500元罚款,1天后,乙的家人送来500元钱将乙领走D.乙得了难以治愈的重病,十分痛苦,请求甲将自己杀死以减少痛苦,甲按照乙的要求将乙杀死

甲某日凌晨两点骑车从某超市门口经过,发现超市的卷帘门开着(事后无法查明卷帘门打开的原因),甲立即进入超市盗窃财物,30分钟后与甲素不相识的乙进入超市,也开始盗窃。由于甲盗窃的财物数额多(价值2万元),就请乙帮他抬到室外绑到自行车后座上,乙欣然应允。甲离开后,乙自己将价值1万元的财物绑上自行车离开。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成立盗窃罪共犯B.甲、乙是同时犯,不是共犯C.甲盗窃数额2万元,乙盗窃3万元D.甲盗窃2万元,乙盗窃1万元

甲(男.19周岁)纠集乙(男,15周岁)、丙(男,17周岁)实施盗窃。在甲、乙破窗入室后,负责望风的丙因害怕而逃离现场。甲、乙窃得储物间的财物后共同进入卧室,乙发现女主人王某正在熟睡,遂对其实施强奸,乙得逞后甲也欲强奸王某,但因太紧张未能得逞。之后,二人携带财物逃离现场。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 甲、乙、丙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2)甲、乙、丙具备哪些法定量刑情节?

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乙共谋盗窃,甲在外放风,乙进入一户人家室内,乙进入发现没有值钱的财物,但是将女主人强奸,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但不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B.甲、乙事前并无同谋,但同时向仇人丙开枪,丙中枪死亡,甲、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C.甲、乙共谋,相互串通骗取同乡丙钱财,甲、乙成立共同犯罪D.共同过失犯罪不是共同犯罪

甲、乙合谋窃取丙的银行卡并平分取出的现金,乙将偷窥到的银行卡密码告诉甲,两人再乘丙醉酒之机将其银行卡窃走。甲持卡到ATM机取钱,乙为其望风,甲发现卡内有7万元,便取出2万元,对乙称卡内只有1万元,分给乙5000元,乙信以为真。一周后,甲独自通过ATM机将卡内剩余5万元取走。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8年仿真模拟题)A.甲对乙构成诈骗罪,诈骗数额为3万元B.乙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2万元C.甲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7万元D.乙对丙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为1万元

甲、乙共谋盗窃,甲在外望风,乙进入一住户家中,乙进入后没有发现特别值钱的财物,就没有盗窃财物,但是将女主人强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强奸罪既遂 B.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盗窃罪未遂和强奸罪既遂C.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乙另外单独构成强奸罪既遂D.甲、乙构成盗窃罪和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5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迫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甲知道乙打算入户盗窃,遂给了乙钥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若乙到现场后用自己携带的工具入户盗窃了他人财物的,甲不成立帮助犯B、若乙到现场后先用甲提供的钥匙,发现钥匙根本不起作用,于是乙使用自己的钥匙入户盗窃了财物的,甲成立盗窃罪既遂的帮助犯C、若乙到现场直接用甲提供的钥匙开门窃取财物的,由于甲起到了主要作用,所以甲成立盗窃罪既遂,不再认定为帮助犯D、若乙到现场直接用甲提供的钥匙开门窃取财物的,甲成立盗窃罪既遂犯的帮助犯

甲与乙共谋入室盗窃,约定甲进入室内盗窃财物,乙在外面望风。甲进入室内后,乙心生害怕逃离现场。甲盗窃2万元后未见乙独自离开。乙的行为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犯罪预备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追上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关于甲和乙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甲、乙共同盗窃,由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2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重伤。甲和乙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一人在家,便对丙实施暴力,并抢劫了丙的1万元现金。本案应当如何认定?()A、甲与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B、甲与乙在盗窃罪范围内构成共犯C、甲属主犯,乙属从犯D、甲与乙不能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门外望风,甲进入丙家后,见丙一人在家,便对丙实施暴力,并抢劫了1万元现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B、甲与乙在盗窃罪范围内构成共犯C、甲属主犯,乙属从犯D、甲与乙不能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甲、乙共谋入室盗窃,约定甲进入室内寻找财物,乙在外放风。但在甲刚好翻墙入室,尚未着手盗窃财物之时,乙即因心生恐惧而逃跑,后甲窃得财物价值1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乙是共同犯罪B、甲是犯罪既遂C、乙是犯罪未遂D、乙是犯罪中止

下列哪些选项中的甲属于犯罪未遂?A、甲让行贿人乙以乙的名义办理银行卡,存入50万元,乙将银行卡及密码交给甲。甲用该卡时,忘记密码,不好意思再问乙。后乙得知甲被免职,将该卡挂失取回50万元B、甲、乙共谋傍晚杀丙,甲向乙讲解了杀害丙的具体方法。傍晚乙如约到达现场,但甲却未去。乙按照甲的方法杀死丙C、乙欲盗窃汽车,让甲将用于盗窃汽车的钥匙放在乙的信箱。甲同意,但错将钥匙放入丙的信箱,后乙用其他方法将车盗走D、甲、乙共同杀害丙,以为丙已死,甲随即离开现场。一个小时后,乙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丙未死,持刀杀死丙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些选项所说的情况没有排除行为的违法性?()A、武警甲接到执行死刑的命令,将死刑犯乙枪毙B、甲在街上发现自己被盗的汽车后,强行拉着司机乙不让他开车走,并打110报警,20分钟后警察赶到现场C、甲怀疑乙在自己的超市里偷了东西,在乙将要离开时将乙拦下,并将其带到一房间进行搜查,发现乙确实盗窃了一件价值28元钱的物品,甲让乙打电话通知家人交来200元罚款,三个小时后,乙的家人送来200元钱将乙领走D、乙得了难以治愈的重病,十分痛苦,请求甲将自己杀死以减少痛苦,甲按照乙的要求将乙杀死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和乙的行为构成何罪?()。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单选题甲、乙共同实施盗窃,盗得财物后,甲离去。乙发现屋内有一熟睡少女,顿起歹意,将少女强奸,对于强奸少女的案件()A甲、乙构成共同犯罪B由乙单独负刑事责任C甲构成终止,乙构成既遂D甲构成未遂,乙构成既遂

多选题下列有关共同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共谋盗窃,甲在外放风,乙进入一户人家室内,乙进入发现没有值钱的财物,但是将女主人强奸,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但不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B甲、乙事前并无通谋,但同时向仇人丙开枪,丙中枪死亡,甲、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C甲、乙共谋,相互串通骗取同乡丙钱财,甲、乙成立共同犯罪D共同过失犯罪不是共同犯罪

单选题甲知道乙打算入户盗窃,遂给了乙钥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若乙到现场后用自己携带的工具入户盗窃了他人财物的,甲不成立帮助犯B若乙到现场后先用甲提供的钥匙,发现钥匙根本不起作用,于是乙使用自己的钥匙入户盗窃了财物的,甲成立盗窃罪既遂的帮助犯C若乙到现场直接用甲提供的钥匙开门窃取财物的,由于甲起到了主要作用,所以甲成立盗窃罪既遂,不再认定为帮助犯D若乙到现场直接用甲提供的钥匙开门窃取财物的,甲成立盗窃罪既遂犯的帮助犯

多选题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A16周岁的甲唆使14周岁的乙抢劫成立共同犯罪B16周岁的甲与14周岁的乙共同盗窃巨额财物成立共同犯罪C16周岁的甲提供毒药帮助14周岁的乙将丙杀死成立共同犯罪D16周岁的甲指使14周岁的乙贩毒成立共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