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恢复期肥达反应结果为( )。A.O与H凝集效价均高于正常值B.O与H凝集效价均低于正常值C.O凝集效价低而H凝集效价高D.O凝集效价高而H凝集效价低E.O与H凝集效价均不变

伤寒恢复期肥达反应结果为( )。

A.O与H凝集效价均高于正常值
B.O与H凝集效价均低于正常值
C.O凝集效价低而H凝集效价高
D.O凝集效价高而H凝集效价低
E.O与H凝集效价均不变

参考解析

解析:H抗体效价超过正常值,O抗体效价正常可能感染伤寒。O抗体效价超出正常值,H抗体效价正常,可能伤寒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O抗体效价低H抗体效价高。是伤寒恢复期。

相关考题:

某患者因发热而人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01:160,TH1:320,PAl:40,PB1:40,试问此患可能是A.伤寒潜伏期B.伤寒感染期C.伤寒恢复期D.曾注射伤寒三联疫菌E.来自疫区健康者

伤寒恢复期肥达反应结果为 ( )A、O与H凝集效价均高于正常值B、O与H凝集效价均低于正常值C、O凝集效价低而H凝集效价高D、O凝集效价高而H凝集效价低E、O与H凝集效价均不变化

男性,40岁,寒战、发热就诊,肥达反应结果为O凝集效价为1︰160,H凝集效价为1︰80,HA凝集效价为1︰40,HB凝集效价为1︰40,HC凝集效价为1︰40。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A、不用任何处理B、1周后复查肥达反应C、过1个月后复查肥达反应D、应接种伤寒疫苗E、应按照伤寒进行抗感染治疗该情况说明可能是A、伤寒早期感染B、回忆反应C、既往伤寒感染D、接种过伤寒疫苗E、伤寒晚期感染1周后复查HA凝集效价达到1︰160说明病原体为A、伤寒沙门菌B、甲型副伤寒菌C、肖氏副伤寒菌D、希氏副伤寒菌E、其他细菌

如果肥达试验结果为0 1:40,H 1:80,结合病史如何解释A.可诊断为伤寒B.为回忆反应C.可排除伤寒诊断D.伤寒病程早期,可继续随访E.为其他沙门菌感染

[假设信息]如果肥达试验结果为0 1:40,H1:80,结合病史如何解释A.可诊断为伤寒B.为回忆反应C.可排除伤寒诊断D.伤寒病程早期,可继续随访E.为其他沙门菌感染

用于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的试验为()。 A、肥达反应B、协同凝集试验C、外斐反应D、直接凝集试验E、ELISA

肥达反应结果:“O”1:320,“H”1:80.“A”1:80,“B”1:640,外斐反应:OX191:40,应考虑为A.伤寒B.副伤寒甲C.副伤寒乙D.副伤寒丙E.斑疹伤寒

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0 1:160,TH 1:160,试问此患者可能是() A、伤寒早期感染B、伤寒急性期感染C、伤寒恢复期D、曾注射伤寒三联疫菌E、来自疫区健康者

患者发热一周,肥达反应结果为H1∶1280(+)、O1∶640(+)、A1∶640(+)、B1∶640(+)和C(-),应考虑()。 A、伤寒早期B、伤寒C、副伤寒乙D、副伤寒丙E、伤寒疫苗预防接种后

肥达反应的参考值为 A、伤寒HB、伤寒HC、伤寒HD、伤寒HE、伤寒H

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为1:80,T0为1:80.入院后第12天,TH为1:320,T0为1:320,可诊断为A.伤寒B.甲型副伤寒C.乙型副伤寒D.沙门菌早期感染E.回忆反应

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为1∶80,TO为1∶80。入院后第12天,TH为1∶320,TO为1∶320,可诊断为A.伤寒B.甲型副伤寒C.乙型副伤寒D.沙门菌早期感染E.回忆反应

发热患者肥达反应结果为“O”1:80、“H”1:160,正确解释是A、注射伤寒菌苗的反应B、健康人群的基础效价C、其他沙门菌属的交叉免疫反应D、对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E、无任何意义

检测伤寒的肥达反应若判定凝集滴度阳性,凝集程度最低为()。A、+B、++C、+++D、++++E、±

肥达反应对伤寒有确诊价值。

诊断伤寒、副伤寒的实验是()A、肥达反应B、外斐氏反应C、锡克氏反应D、交叉反应

关于肥达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肥达反应可协助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B、单项“0”抗体增高可能是发病早期,提示沙门菌属感染C、单项“H”抗体增高可因患其他疾病而出现的回忆反应D、发热4周肥达反应阴性可排除伤寒E、10%~30%的病人肥达反应可始终为阴性

患者张某,疑似伤寒入院,两次取血做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为1∶80,TO为1∶80。入院后第12天,TH为1∶320,TO为1∶320,可诊断为()。A、伤寒B、甲型副伤寒C、乙型副伤寒D、沙门菌早期感染E、回忆反应

单选题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肥达反应是(  )。ABCDE

单选题诊断伤寒的肥达反应是(  )。ABCDE

单选题某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O1:160,TH1:320,PA1:40,PBl:40,试问此患可能是()A伤寒潜伏期B伤寒感染期C伤寒恢复期D曾注射伤寒三联疫菌E来自疫区健康者

单选题患者,男,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O1:80;TH1:40、PA(-)、PB(-),2周后再次做肥达反应,其结果是TO1:160、TH1:320、PA1:40、PB1:40,其诊断可能是(  )。A伤寒早期B伤寒感染期C伤寒恢复期D曾注射预防疫菌E来自疫区健康者

单选题下列关于肥达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肥达反应抗体通常在病后l周左右出现B病程第3~4周阳性率最高C部分伤寒患者肥达反应始终为阴性D“O”抗体效价≥1:80,“H”抗体效价≥l:160为阳性E肥达反应阳性可作为确诊伤寒依据

单选题发热患者肥达反应结果为“O”1:80、“H”1:160,正确解释是(  )。A注射伤寒菌苗的反应B健康人群的基础效价C其他沙门菌属的交叉免疫反应D对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E无任何意义

单选题某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01:160,THl:320,PAl:40,PBl:40,试问此患可能是(  )。A伤寒潜伏期B伤寒感染期C伤寒恢复期D曾注射伤寒三联疫菌E来自疫区健康者

单选题关于肥达反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肥达反应可协助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B单项“0”抗体增高可能是发病早期,提示沙门菌属感染C单项“H”抗体增高可因患其他疾病而出现的回忆反应D发热4周肥达反应阴性可排除伤寒E10%~30%的病人肥达反应可始终为阴性

单选题诊断伤寒的肥达反应(  )。ABCDE

单选题诊断伤寒、副伤寒的实验是()A肥达反应B外斐氏反应C锡克氏反应D交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