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河道整治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加高培厚、穿堤涵洞拆除重建等。在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由于承包人部分施工设备未按计划进场,不能如期开工,监理人通知承包人提交进场延误的书面报告。事件2:某段堤防填筑时,某横断面堤基存在坑塘,坑塘边坡为1:4.5,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后、沿坑塘边坡顺坡分层填筑施工至地面高程。事件3:穿堤涵洞拆除后,施工单位对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复核。监理工程师核定该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并签证认可,质量监督部门认为上述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不妥。事件4:该工程某段堤防长80m,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该分部工程有108 个单元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全部经监理单位复核认可,108 个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单元工程88个;主要单元工程以及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共26 个,优良24 个,施工中未发生过质量事故。问题:1. 事件1 中,承包人在收到监理人通知后多少天内提交进场延误书面报告,该书面报告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2014,指出并改正事件2 中坑塘部位在清基、削坡、分层填筑方面的不妥之处。指出堤基清理的范围包括哪些?3. 说明事件3 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正确做法。4.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经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根据事件4 中的资料,评定此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

某河道整治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加高培厚、穿堤涵洞拆除重建等。在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由于承包人部分施工设备未按计划进场,不能如期开工,监理人通知承包人提交进场延误的书面报告。
事件2:某段堤防填筑时,某横断面堤基存在坑塘,坑塘边坡为1:4.5,施工单位进行了排水、清基后、沿坑塘边坡顺坡分层填筑施工至地面高程。
事件3:穿堤涵洞拆除后,施工单位对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复核。监理工程师核定该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并签证认可,质量监督部门认为上述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不妥。
事件4:该工程某段堤防长80m,划分为一个分部工程。该分部工程有108 个单元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全部经监理单位复核认可,108 个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单元工程88个;主要单元工程以及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共26 个,优良24 个,施工中未发生过质量事故。
问题:
1. 事件1 中,承包人在收到监理人通知后多少天内提交进场延误书面报告,该书面报
告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 260-2014,指出并改正事件2 中坑塘部位在清基、削坡、分层填筑方面的不妥之处。指出堤基清理的范围包括哪些?
3. 说明事件3 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正确做法。
4.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经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根据事件4 中的资料,评定此分部工程的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解析:1.
应在7 天内提交进场延误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主要包括:不能及时进场的原因和补救措施。
2.
(1)不妥:沿坑塘边坡顺坡分层填筑施工至地面高程。
理由: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填筑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地面起伏不平时,应按水平分层由低处开始逐层填筑,不得顺坡铺填;堤防横断面上的地面坡度陡于1:5 时,应将地面坡度削至缓于1:5。
(2)堤基的清理范围:堤身、铺盖和压载的基面。本工程为堤防除险加固项目还包括堤顶和堤坡。
3.
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属于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其评定程序为: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监理单位抽检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
4.
优良,因为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率为88/108×100%=81.5%,大于70%,主要单元工程以及重要隐蔽单元工程质量优良率为24/26×100%=92.3%,大于90%,且未发生过质量事故。

相关考题:

背景资料 某堤防工程总长为25km,堤身高度6.5m,按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工程加固设计内容有:桩号10+000~12+000堤段铲除退建,老堤堤身加高培厚等。填筑土料为少黏性土,设计单位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的规定,确定了该堤防工程填筑压实度。该工程项目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在料场选取土料进行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得出最大干密度为1.68g/cm3,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堤防工程》SL634—2012的规定确定了新堤身土方填筑、老堤加高培厚土料填筑压实度合格率控制标准。 事件2:施工单位对退建、新建堤防分两个作业班组同时进行分层施工,每个工作面长度为1km。碾压时严格控制土料含水率,土料含水率控制在最优含水率±5%范围内。 事件3:工程完成后,项目法人适时主持了单位工程验收,验收工作组由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组成。并邀请了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各1名专家参加验收工作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和专职质检员(助理工程师)参加单位工程验收。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本工程土方压实干密度控制值应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分别指出新堤身土方填筑、老堤加高培厚施工土料填筑压实度合格率控制标准并说明理由。 2.指出并改正事件二的不妥之处。两个作业段同时进行分层施工应注意哪些要点? 3.指出事件三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某堤防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有原堤防加固、原穿堤涵洞加固、新堤防填筑等。工程所在地区的主汛期为6~9 月份,承包人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 年版)与发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事件二:穿堤涵洞地基为砂砾石地基,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对基础面进行了处理。问题:指出事件一中混凝土浇筑前的基础面处理方法,说明基础面处理的目的。

(2013年)背景:事件二:施工组织设计对相邻施工堤段垂直堤轴线的接缝和加高培厚堤防堤坡新老土层 结合面均提出了具体施工技术要求。问题:2.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5L260-98),事件二中提出的施工技术要求应包括哪 些主要内容?

(2013年)背景:某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裁弯取直(含两侧新筑堤防)、加高培厚堤防、新建穿堤建筑物及跨河桥梁。。。。。事件一: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施工单位对筑堤料场的土料储量和土料特性进行了复核。问题:1.指出事件一中料场土料特性复核的内容。

(2013年)【背景资料】某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裁弯取直(含两侧新筑堤防)、加高培厚堤防、新建穿堤建筑物及跨河桥梁。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施工单位对筑堤料场的土料储量和土料特性进行了复核。【问题】1.指出料场土料特性复核的内容。

某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裁弯取直(含两侧新筑堤防)、加高培厚堤防、新建穿堤建筑物及跨河桥梁。堤防级别为1级。堤身采用黏性土填筑,设计压实度为0.94,料场土料的最大干密度为1.68g/cm3。堤后压重平台采用砂性土填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事件一: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施工单位对筑堤料场的土料储量和土料特性进行了复核。事件二:施工组织设计对相邻施工堤段垂直堤轴线的接缝和加高培厚堤防堤坡新老土层结合面均提出了具体施工技术要求。事件三:在堤防填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已经压实的土方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见表3。表3 土方填筑压实质量检测结果表事件四:工程完工后,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了竣工验收,成立了竣工验收委员会。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项目法人、设计单位、运行管理单位等的代表及有关专家组成。竣工验收委员会同意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核定意见,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1> 、指出事件一中料场土料特性复核的内容。<2> 、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事件二中提出的施工技术要求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 、计算表3中A、B的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根据《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判断此层填土压实质量是否合格,并说明原因(不考虑检验的频度)。<4> 、指出事件四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某中型土石坝枢纽加固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加高培厚、穿堤涵洞拆除重建、溢洪道拆除重建等。在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事件 1:由于承包人部分施工设备未按计划进场,不能如期开工,监理人通知承包人提交进场延误的书面报告。事件 2:堤涵洞拆除后,施工单位对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复核。监理工程师核定该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并签证认可,质量监督部门认为上述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不妥。事件 3:洪道分部工程有 50 个单元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全部经监理单位复核认可,50个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单元工程 38 个;主要单元工程以及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共20 个,优良 19 个,施工中未发生过质量事故。事件 4:溢洪道闸底板施工过程中,底板出现裂缝。现场认定该裂缝属表面裂缝,按质量缺陷处理。裂缝处理工作程序如下:(1)承包人拟定处理方案并自行组织实施;(2)裂缝处理完毕,经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承包人填写《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备案表由监理人签字确认;(3)《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报项目法人备案。事件 5: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要求如下:分部工程质量由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项目法人认定。分部工程验收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其中主要建筑物大坝和溢洪道的分部工程验收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单位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由监理单位抽检,项目法人核定。单位工程验收质量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问题:1. 事件 1 中,承包人在收到监理人通知后多少天内提交进场延误书面报告,该书面报告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 说明事件 2 涵洞地基加固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正确做法。3. 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经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根据事件 3 供的资料,评定此部分工程的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4. 指出并改正事件 4 的不妥之处。5. 指出事件 5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改正单位工程质量评定错误之处。

(2013年)【背景资料】某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裁弯取直(含两侧新筑堤防)、加高培厚堤防、新建穿堤建筑物及跨河桥梁。堤防级别为1级。堤身采用黏性土填筑,设计压实度为0.94,料场土料的最大干密度为1.68g/cm3。在堤防填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已经压实的土方进行了质量检测,检测结果见下表。【问题】计算表3中A、B的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某大型土石坝加固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加高培厚、穿堤涵洞拆除重建、溢洪道拆除重建等。事件 1:在进行单位工程外观质量评定时,法人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成立外观质量评定组,评定组由 5 人组成,其中高级工程师 2 名,工程师 3 名,随后质量监督机构指出了该项评定工作的不妥。事件 2:上级有关主管部门为加强质量管理,在工地现场成立了由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以及工程项目法人、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等有关人员组成的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事件 3: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对坝顶混凝土防浪墙出现的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在工程质量缺陷备案表上进行填写,并报监理单位备案,作为工程竣工验收备查资料。工程质量缺陷备案表填写内容包括质量缺陷产生的部位、原因等。事件 4: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项目法人申请进行单位工程验收,项目法人拟委托监理单位主持单位工程验收工作,监理单位提出,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应在单位工程验收后,将依据单位工程验收的结论进行评定。问题:1. 说明事件 1 中,外观质量评定组织有哪些不妥,如有请改正。2. 指出事件2中工地现场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组成形式的不妥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3. 指出事件 3 中质量缺陷备案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加以改正;工程质量缺陷备案表除给出的填写内容外,还应填写哪些内容?4. 指出并改正事件 4 中的不妥之处。

某堤防加固工程,全长1600m,堤防等级为2 级,建设内容为:背水侧加高培厚;迎水侧浆砌石挡墙拆除;迎水侧预制块护坡重建;堤顶原泥结碎石路面拆除;新建堤顶沥青防汛道路;混凝土防浪墙。料场土质为粉质黏土。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开工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划分。本项目共划分为2 个单位工程,并报质量监督机构确认。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料场进行了核查。事件三:堤防工程填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土料碾压试验。事件四:某段防浪墙施工完成后,拆模时发现有局部蜂窝和麻面等质量缺陷,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填写了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并上报项目法人备案。问题:1、事件一中有何不妥之处?堤防工程单位工程项目划分的原则是什么?2、事件二中料场核查的内容有哪些?3、事件三中碾压试验场地应如何布置?4、事件四中有何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属于质量缺陷?

背景资料:某堤防加固工程,全长1600m,堤防等级为2级,建设内容为:背水侧加高培厚;迎水侧浆砌石挡墙拆除;迎水侧预制块护坡重建;堤顶原泥结碎石路面拆除;新建堤顶沥青防汛道路;混凝土防浪墙。料场土质为粉质黏土。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开工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划分。本项目共划分为2个单位工程,并报质量监督机构确认。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料场进行了核查。事件三:堤防工程填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土料碾压试验。事件四:某段防浪墙施工完成后,拆模时发现有局部蜂窝和麻面等质量缺陷,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填写了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并上报项目法人备案。问题:1.事件一中有何不妥之处堤防工程单位工程项目划分的原则是什么2.事件二中料场核查的内容有哪些3.事件三中碾压试验场地应如何布置4.事件四中有何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属于质量缺陷

某城市围堰堤防I级堤防,在原排涝西侧200m新建一座排涝泵站(包括进水建筑物、泵室、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等),总装机容量1980KW,合同工期为16个月,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该地区主汛期为6、7、8三个月,泵室、穿堤涵洞等主体工程安排在非汛期施工。施工过程中有如下事件: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汛前以泵室、进水建筑物施工为关键工作,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施工相继安排。事件二:穿堤涵洞周边的堤防土方开挖及回填工作量不大,施工单位将该土方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厂房、管理房的内外装饰(包括玻璃幕墙、贴面)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事件三: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委托检测单位对堤身建筑和混凝土护坡质量进行抽检。事件四:2016年3月份的施工进度计划中,3月3日穿堤涵洞周边堤防土方回填至设计高程,3月4日~3月14日进行堤外侧现浇混凝土护坡施工。【问题】(1)事件1中,施工安排是否妥当并简述理由。(2)事件2中,分包是否允许并简述理由。(3)事件3中,工程质量抽检的内容至少包括哪几项?(4)事件4中,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背景某2级堤防加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有:①背水侧堤身土方培厚及堤顶土方加高;②迎水侧砌石护坡拆除;③迎水侧砌石护坡重建;④新建堤基裂隙黏土高压摆喷截渗墙;⑤新建堤顶混凝土防汛道路;⑥新建堤顶混凝土防浪墙。土料场土质为中粉质壤土,平均运距为2km。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土方工程施工前,在土料场进行碾压试验;高喷截渗墙工程先行安排施工,施工前亦在土料场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了灌浆孔间距、灌浆压力等施工参数,并在施工中严格按此参数进行施工。事件2:高喷截渗墙施工结束后进行了工程质量检测,发现截渗墙未能有效搭接。问题:1.指出该堤防加固工程施工的两个重点工程内容。2.指出土方碾压试验的目的。3.指出①、④、⑤、⑥四项工程内容之间合理的施工顺序。4.指出该工程土方施工适宜的施工机械。5.分析高喷截渗墙未能有效搭接的主要原因。

背景资料某堤防加固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堤防培厚、穿堤涵洞拆除重建等。堤防培厚采用在迎水侧、背水侧均加培的方式,如图2所示,根据设计文件,A区的土方填筑量为12万m3,B区的土方填筑量为13万m3。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建设单位提供的料场共2个,1#料场位于堤防迎水侧的河道滩地,2#料场地位于河道背水侧,两料场到堤防运距大致相等,施工单位对料场进行了复核,料场土料情况如表2,施工单位拟将1#料场用于A区,2#料场用于B区,监理单位认为不妥。表2 料场土料情况事件2:穿堤涵洞拆除后,基坑开挖到新涵洞的设计建基面高程。施工单位对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进行自评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复核。监理工程师核定该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并签证认可,质量监督部门认为上述基坑开挖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不妥。事件3:某混凝土分部工程有50个单元工程,单元工程质量全部经监理单位复核认可,50个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单元工程38个;主要单元工程以及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共20个,优良19个,施工过程中检验水泥共10批,钢筋共20批,砂共15批,石子共15批,质量均合格,混凝土试件:C25共19组、C20共10组、C10共5组,质量全部合格,施工中未发生过质量事故。事件4: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项目法人申请进行单位工程验收,项目法人拟委托监理单位主持单位工程验收工作,监理单位提出,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工作应在单位工程验收后,将依据单位工程验收的结论进行评定。问题:1.事件1中施工单位对两个土料场应如何进行安排?说明理由。2.说明事件2中基坑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正确做法。3.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经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根据事件3提供的资料,评定此部分工程的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4.指出并改正事件4中的不妥之处。

背景资料: 某 2 级堤防加固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有:①背水侧堤身土方培厚及堤顶土方加高;②迎水侧砌石护坡拆除;③迎水侧砌石护坡重建;④新建堤基裂隙黏土高压摆喷截渗墙;⑤新建堤顶混凝土防汛道路;⑥新建堤顶混凝土防浪墙。一辆特重起重机在堤顶上进行吊装作业时,发生设备坍塌,造成 3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本工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落实了事故应急保障措施。 【问题】 1.指出该堤防加固工程施工的两个重点工程内容。 2.指出①、④、⑤、⑥四项工程内容之间合理的施工顺序。 3.水利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分为哪几级?并指出本工程的事故等级。 4.背景材料中事故应急保障措施分为哪几类?

问答题某堤防加固工程,全长1600m,堤防等级为2级,建设内容为:背水侧加高培厚;迎水侧浆砌石挡墙拆除;迎水侧预制块护坡重建;堤顶原泥结碎石路面拆除;新建堤顶沥青防汛道路;混凝土防浪墙。料场土质为粉质黏土。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开工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划分。本项目共划分为2个单位工程,并报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料场进行了核查。 事件三:堤防工程填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土料碾压试验。 事件四:某段防浪墙施工完成后,拆模时发现有局部蜂窝和麻面等质量缺陷,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填写了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并上报项目法人备案。事件三中碾压试验场地应如何布置?

问答题某堤防加固工程,全长1600m,堤防等级为2级,建设内容为:背水III1高培厚;迎水侧浆砌石挡墙拆除;迎水侧预制块护坡重建;堤顶原泥结碎石路面拆除;新建堤顶沥青防汛道路;混凝土防浪墙。料场土质为粉质黏土。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开工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划分。本项目共划分为2个单位工程,并报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料场进行了核查。 事件三:堤防工程填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土料碾压试验。 事件四:某段防浪墙施工完成后,拆模时发现有局部蜂窝和麻面等质量缺陷,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填写了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并上报项目法人备案。事件二中料场核查的内容有哪些?

问答题某堤防加固工程,全长1600m,堤防等级为2级,建设内容为:背水III1高培厚;迎水侧浆砌石挡墙拆除;迎水侧预制块护坡重建;堤顶原泥结碎石路面拆除;新建堤顶沥青防汛道路;混凝土防浪墙。料场土质为粉质黏土。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开工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划分。本项目共划分为2个单位工程,并报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料场进行了核查。 事件三:堤防工程填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土料碾压试验。 事件四:某段防浪墙施工完成后,拆模时发现有局部蜂窝和麻面等质量缺陷,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填写了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并上报项目法人备案。事件三中碾压试验场地应如何布置?

问答题某堤防加固工程,全长1600m,堤防等级为2级,建设内容为:背水III1高培厚;迎水侧浆砌石挡墙拆除;迎水侧预制块护坡重建;堤顶原泥结碎石路面拆除;新建堤顶沥青防汛道路;混凝土防浪墙。料场土质为粉质黏土。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开工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划分。本项目共划分为2个单位工程,并报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料场进行了核查。 事件三:堤防工程填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土料碾压试验。 事件四:某段防浪墙施工完成后,拆模时发现有局部蜂窝和麻面等质量缺陷,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填写了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并上报项目法人备案。事件一中有何不妥之处?堤防工程单位工程项目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城市圈堤为l级堤防,在原排涝站西侧200m新建一座排涝泵站(包括进水建筑物、泵室、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等),总装机容量l980kW,合同工期为l6个月,自2002年11月至2004年2月。该地区主汛期为6、7、8三个月,泵室、穿堤涵洞等主体工程安排在非汛期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l: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汛前以泵室、进水建筑物施工为关键工作,穿堤涵洞、出水建筑物施工相机安排。事件2:穿堤涵洞的土方开挖及回填工作量不大,施工单位将该土方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厂房、管理房的内外装饰(包括玻璃幕墙、贴面)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事件3: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委托检测单位对堤身填筑和混凝土护坡质量进行抽检。事件4:2003年3月份的施工进度计划,3月3日穿堤涵洞周边堤防土方回填至设计高程,3月4日~3月14日进行堤外侧现浇混凝土护坡施工。 问题 1.事件1中,施工安排是否妥当并简述理由。 2.事件2中,分包是否允许并简述理由。 3.事件3中,工程质量抽检的内容至少包括哪几项。 4.事件4中,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问答题某堤防工程总长为15.30km,其中新建堤防2km,起始桩号为K10+500,终止桩号为K12+500,堤身高度6.5m,按三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主要建设内容有堤身清表、老堤加高培厚、新堤身土方填筑、填塘固基等。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对土料场进行了充分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黏性土进行碾压试验,选取三种不同的土料含水量,根据选定的碾压机械确定了含水量等土料填筑压实参数。 事件二:为加快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对新建堤防分两个作业段同时进行分层施工,每个工作面长度为1km,与老堤防接坡坡比按1:2控制。 事件三:监理机构根据料场土质情况、本工程设计标准和相关规定,分别提出新堤身土方填筑、老堤加高培厚施工土料填筑压实度、压实度合格率控制标准。 事件四:应项目法人申请,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了工程竣工验收会议。竣工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商、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指出事件四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堤防加固工程,全长1600m,堤防等级为2级,建设内容为:背水III1高培厚;迎水侧浆砌石挡墙拆除;迎水侧预制块护坡重建;堤顶原泥结碎石路面拆除;新建堤顶沥青防汛道路;混凝土防浪墙。料场土质为粉质黏土。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开工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划分。本项目共划分为2个单位工程,并报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料场进行了核查。 事件三:堤防工程填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土料碾压试验。 事件四:某段防浪墙施工完成后,拆模时发现有局部蜂窝和麻面等质量缺陷,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填写了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并上报项目法人备案。事件四中有何不要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属于质量缺陷?

问答题某堤防加固工程,全长1600m,堤防等级为2级,建设内容为:背水侧加高培厚;迎水侧浆砌石挡墙拆除;迎水侧预制块护坡重建;堤顶原泥结碎石路面拆除;新建堤顶沥青防汛道路;混凝土防浪墙。料场土质为粉质黏土。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开工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划分。本项目共划分为2个单位工程,并报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料场进行了核查。 事件三:堤防工程填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土料碾压试验。 事件四:某段防浪墙施工完成后,拆模时发现有局部蜂窝和麻面等质量缺陷,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填写了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并上报项目法人备案。事件四中有何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属于质量缺陷?

问答题某堤防工程总长为15.30km,其中新建堤防2km,起始桩号为K10+500,终止桩号为K12+500,堤身高度6.5m,按三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主要建设内容有堤身清表、老堤加高培厚、新堤身土方填筑、填塘固基等。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工程开始前,施工单位对土料场进行了充分调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黏性土进行碾压试验,选取三种不同的土料含水量,根据选定的碾压机械确定了含水量等土料填筑压实参数。 事件二:为加快工程进度,施工单位对新建堤防分两个作业段同时进行分层施工,每个工作面长度为1km,与老堤防接坡坡比按1:2控制。 事件三:监理机构根据料场土质情况、本工程设计标准和相关规定,分别提出新堤身土方填筑、老堤加高培厚施工土料填筑压实度、压实度合格率控制标准。 事件四:应项目法人申请,竣工验收主持单位组织了工程竣工验收会议。竣工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部门、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项目法人、勘测、设计、监理、施工、主要设备制造商、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根据事件三,分别指出新堤身土方填筑、老堤加高培厚施工土料填筑压实度、压实度合格率控制标准分别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堤防加固工程,全长1600m,堤防等级为2级,建设内容为:背水侧加高培厚;迎水侧浆砌石挡墙拆除;迎水侧预制块护坡重建;堤顶原泥结碎石路面拆除;新建堤顶沥青防汛道路;混凝土防浪墙。料场土质为粉质黏土。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开工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划分。本项目共划分为2个单位工程,并报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料场进行了核查。 事件三:堤防工程填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土料碾压试验。 事件四:某段防浪墙施工完成后,拆模时发现有局部蜂窝和麻面等质量缺陷,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填写了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并上报项目法人备案。事件一中有何不妥之处?堤防工程单位工程项目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判断题堤防工程规模论证,要确定防护区防洪标准,河道治理范围、治理原则和设计标准,堤防整治方案,河流治导线、堤线、堤距和河道行洪断面形式,新建和加固改造堤防范围、河道清障等内容与规模。A对B错

问答题某堤防加固工程,全长1600m,堤防等级为2级,建设内容为:背水侧加高培厚;迎水侧浆砌石挡墙拆除;迎水侧预制块护坡重建;堤顶原泥结碎石路面拆除;新建堤顶沥青防汛道路;混凝土防浪墙。料场土质为粉质黏土。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开工前,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项目划分。本项目共划分为2个单位工程,并报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料场进行了核查。 事件三:堤防工程填筑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土料碾压试验。 事件四:某段防浪墙施工完成后,拆模时发现有局部蜂窝和麻面等质量缺陷,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填写了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并上报项目法人备案。事件二中料场核查的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