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包括()A.SO2B.NOx C.TSP D.PM2.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包括()

A.SO2
B.NOx
C.TSP
D.PM2.5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HJ2.2-2018中6.4.1.1原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和O3,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相关考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经计算,标准指数=1 ,表明该水质因子( )。A. 己超标 B. 达标c. 超标率为 D. 不能判断达标情况

(2019年)位于北方地区的某建设项目,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监测时段应根据监测因子的污染特征,选择()进行现状监测。A. 取暖期B. 停暖期C. 冬季D. 夏季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A.基本信息底图B.项目基本信息图C.达标评价结果表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2019年)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达的图表应包括()。A.基本信息底图B.项目基本信息图C.达标评价结果表D.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某单一污染源新建项目,其排放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0.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内容应包括()A.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B.评价范围内GB3095常规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C.评价范围内项目拟排放特征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D.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处本项目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某新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包含SO2、NO2、PM10、TSP,评价范围包括甲乙丙三个行政区和丁县,通过对该项目大气环境现状调查,甲乙丙三个行政区和丁县SO2、NO2、PM10质量浓度均达标,甲乙丙三个行政区TSP质量浓度达标,但丁县超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达标判断和理由说法正确的是()。A. 达标,因为TSP不作为区域是否达标的判断标准B. 不达标,因为丁县的TSP超标C. 达标,因为丁县不作为区域达标判断范围内D. 无法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属于第三阶段工作程序的内容包括()A.大气污染控制措施B.制定环境监测计划C.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D.总量控制指标核算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说法错误的是()。A.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 2 、NO 2 、PM 10 、PM 2.5 、CO、O 3B.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全部达标,评价区域才达标C. 如项目评价范围涉及多个行政区,需按照最大的行政区的达标情况,判定项目所在区域的达标情况D. 未发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的,年评价指标中的年均浓度和相应百分位数24h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满足GB3095中浓度限值要求的即为达标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大气导则》中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真的内容中,关于调查内容和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级评价项目需要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调查评价范围内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或进行补充监测,用于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以及计算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的环境质量现状浓度。B.二级评价项目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或进行补充监测,用于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以及计算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的环境质量现状浓度。C.二级评价项目调查项目只调查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D.三级评价项目调查项目只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属于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是()。A.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B.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C. 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D.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属于新建铁路项目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A:拟建铁路噪声源特性分析B:拟建铁路边界噪声达标情况C:拟建铁路两侧敏感目标处现状噪声达标情况D:拟建铁路两侧4b类声环境功能区达标情况

(2019年)某“烟塔合一”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适用的模型是()。A.ADMSAERMODCALPUFFAUSTAL2000

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判断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属于达标区B.如果项目评价范围涉及多个行政区,需分别评价各行政区的达标情况,存在不达标行政区,则判定项目所在评价区域为不达标区C.年评价指标中的年均浓度和相应百分位数24h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满足GB3095种浓度限值要求即为达标D.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 2、NO 2、PM 2.5、PM 10、CO、O 3六项污染物有四项污染物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属于新建铁路项目声环境现状评价内容。A.拟建铁路噪声源特性分析B.拟建铁路边界噪声达标情况C.拟建铁路两侧敏感目标处现状噪声达标情况D.拟建铁路两侧4b类声环境功能区达标情况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有效数据A.3d B.7dC.15d D.一个月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关于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火电厂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数学模式法B:高速铁路项目声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专业判断法C:跨大江桥梁项目对水文情势影响预测采用物理模型法D:乡村公路项目对生态影响预测可采用类比调查法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有效数据。A. 3dB. 7dC. 15dD. 一个月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不达标区域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考虑的指标有()。A. 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B. 年均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C. 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率D. 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査内容的有()。A. 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B. 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C. 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D. 补充监测

某“烟塔合一”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适用的模型是()A.ADMS B.AERMODC.CALPUFF D.AUSTAL200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下列关于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电厂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数学模式法B.高速铁路项目声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专业判断法C.跨大江桥梁项目对水文情势影响预测采用物理模型法D.乡村公路项目对生态影响预测可采用类比调查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污染源监测计划应明确()A.监测指标B.监测频次C.执行环境质量标准D.监测指标

下列选项中,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的是()A.煤化工项目B.铜冶炼项目C.企业发展战略规划D.电镀产业园规划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属于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査内容的有()。A. 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B. 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C. 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D. 补充监测

多选题下列属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一级评价项目调查内容的是( )。A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作为项目所在区域是否为达标区的判断依据B只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C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或进行补充监测,用于评价项目所在区域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D调查评价范围内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或进行补充监测,计算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的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多选题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制约因素分析重点分析( )。A评价区域环境现状和环境质量B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保护目标及各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C生态功能与环境保护目标间的差距D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调查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经计算,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因子( )。A已超标B达标C超标率为1D不能判断达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