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某市为地势平坦的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该市东南部工业区内的A热电厂现有5*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和4*12MW抽凝式发电机组,供水水源为自备井,SO2现状排放量为1 093. 6t/a。为了满足城市供热需求,拟淘汰A热电厂现有锅炉和机组,新建2*6 70t/h煤粉炉和2*200MW抽凝式发电机组,设计年运行5 500h,设计煤种含硫0.9 0%,配套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采用低氮燃烧、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硫效率90%。建设1座高180m的烟囱,烟囱出口内径6.5m,标态烟气量为424. 6m3/s,出口温度4 5℃,SO2排放浓度200mg/Nm3,NOχ排放浓度400mg/Nm3 。工程投产后,将同时关闭本市现有部分小锅炉,相应减少SO2排放量362. 6t/a。经过估算模式计算,新建工程的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105 7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 098m,NOχ的D10%为37 000m。现有工程停用检修期间,某敏感点X处的SO2环境现状监测小时浓度值为0.021~0.031mg/m3 。逐时气象条件下,预测新建工程对X处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 065mg/m3 。城市供水水源包括城市建成区北部的地下水源和位于城市建成区西北部15km的中型水库。该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8*104 m3/d,污水处理后外排。(注:SO2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50mg/m3,NO2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24mg/m3,排放的NOχ全部转化为NO2 。)问题:1.计算本项目实施后全厂SO2排放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2.给出判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的Pmax值和D10%。3.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4.计算X处的SO2最终影响预测结果(不计关闭现有小锅炉的贡献值)。5.给出本项目供水水源的优先顺序。


西北某市为地势平坦的干旱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该市东南部工业区内的A热电厂现有5*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和4*12MW抽凝式发电机组,供水水源为自备井,SO2现状排放量为1 093. 6t/a。


为了满足城市供热需求,拟淘汰A热电厂现有锅炉和机组,新建2*6 70t/h煤粉炉和2*200MW抽凝式发电机组,设计年运行5 500h,设计煤种含硫0.9 0%,配套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采用低氮燃烧、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硫效率90%。建设1座高180m的烟囱,烟囱出口内径6.5m,标态烟气量为424. 6m3/s,出口温度4 5℃,SO2排放浓度200mg/Nm3,NOχ排放浓度400mg/Nm3 。工程投产后,将同时关闭本市现有部分小锅炉,相应减少SO2排放量362. 6t/a。


经过估算模式计算,新建工程的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105 7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 098m,NOχ的D10%为37 000m。


现有工程停用检修期间,某敏感点X处的SO2环境现状监测小时浓度值为0.021~0.031mg/m3 。逐时气象条件下,预测新建工程对X处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 065mg/m3


城市供水水源包括城市建成区北部的地下水源和位于城市建成区西北部15km的中型水库。该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8*104 m3/d,污水处理后外排。(注:SO2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50mg/m3,NO2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24mg/m3,排放的NOχ全部转化为NO2 。)


问题:


1.计算本项目实施后全厂SO2排放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2.给出判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的Pmax值和D10%


3.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4.计算X处的SO2最终影响预测结果(不计关闭现有小锅炉的贡献值)。


5.给出本项目供水水源的优先顺序。




参考解析

解析:

1.(1)全厂SO2排放量=200*424.6*5 500*3 600*1 0-9≈1 6 8 1.4(t/a)。


(2)区域SO2排放增减量=1 6 8 1.4-1 0 9 3.6-3 6 2.6=2 2 5.2(t/a)。


2.(1)不考虑运动过程的衰减,则:NO2最大地面浓度=400*0.1 0 5 7/200=0.2 1 1 4(mg/Nm3)。



Pmax(SO2,NO2)=88.1%,则D10%=3 7 000m 。


3.(1)本项目大气评价为一级。理由:NO2的Pmax大于80%,且D10%大于5 km 。


(2)评价范围是以烟囱为中心,半径2 5 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


4.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影响分析,应考虑预测值和同点位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计算最终影响时则用背景值的平均值进行叠加:0.03 1+0.0 6 5=0.0 9 6(mg/Nm3)。


5.由于该项目地处西部缺水少雨地区,该项目供水水源优先考虑选用污水厂的中水,将水库的水(西北部1 5km的中型水库)作为备用水源,禁止开采地下水。




相关考题:

有关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说法是错误的。 A、工艺成熟B、适合用于燃烧任何煤种的锅炉C、脱硫效率高D、工艺流程复杂,脱硫效率较低

某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安装5×58MW锅炉,采暖期4用1备,非采暖期一般2台运行,个别时间1台运行。单台锅炉烟气量约120000Nm3/h,采用静电除尘+湿法脱硫净化烟气,对烟囱配置的最优方案是设置()。 A. 5座60m高出口直径1.6m烟固 B. 4座60m高出口直径1.6m烟囱 C. 3座80m高出口直径2.0m烟囱 D. 1座80m高双管集速烟囱,单管出口直径2.0m

(2012年)某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安装5×58MW锅炉,采暖期4用1备,非采暖期一般2台运行,个别时期1台运行,单台锅炉烟气量约120000 Nm3/h,采用静电除尘+湿法脱硫净化烟气,则烟囱配置的最优方案是设置( )。A.5座60m高出口直径1.6m烟囱B.4座60m高出口直径1.6m烟囱C.3座80m高出口直径2.0m烟囱D.1座80m高双管集束烟囱,单管出口直径2.0m烟囱

某锅炉燃煤量1OOt/h,煤含硫量1%,硫进入灰渣中的比例为20%,烟气脱硫设施的效率为则排入大气中的SO2量为()。A.0.08t/h B.0.l6t/h C.0.32t/h D.0.40t/h

西北地区某市地形平坦,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该市东南部工业区内的A热电厂现有5X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和4X12MW 抽凝式机组,供水水源为良备进,SO2.现状排放量为1093.6t/a。为了满足城市供热需求,拟淘汰A热电厂现有锅炉和机组,新建2X670t/h煤粉炉和2X200MW抽凝式发电机组,设计年运行5500小时.设计煤种收基到某全硫0.90%。配套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采用低氮燃烧、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脫硫,脫硫效率90%,建设1座高180m的烟囱,烟囱出口内径6.5m,标态烟气量为424.6m3/s,出口温度45°C,SO2排放浓度200mg/Nm3。 NO2排放浓度 400mg/Nm3。工程投产后,将同时关闭本市现有部分小锅炉,相应减少SO2排放量 362.6t/a 。经估算,新建工程的 SO2 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1057mg/m3。出现距离为下 风向1098m. NO2的D10%为37000m。现有工程停用检修期间,某敏感点X处的SO2环境现状监测小时浓度値为 0.021?0. 031mg/m3。逐时气象条件下,预测新建工程对X处的SO2最大小时浓度 贡献値为0. 065mg /m3 °城市供水水源包括城市建成区北部的地下水库和位于城市建成区西北部15km 的中型水库。该市城市污水処理厂処理能力sxiow/d,污水处理后外排。(注:SO2的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 50mg/m3,Na的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 0. 24mg/m3;排放的NOx全部转化为NO2。)1.计算本项目实施后全厂S02排放量和区域sa排放增减量。2.给出判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的Pmax値和D10% 。3.确定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4.计算X处的SO2最终影响预测结果(不计关闭现有小锅炉的贡献値)。5 .给出本项目供水水源的优选顺序。

热电厂“上大压小”项目【素材】某热电厂位于西北地区。现有2*25 MW背压供热机组,SO2排放量1235.6 t/a。本期“上大压小”关停现有机组,新建2*330 MW抽凝发电供热机组,配套2*1065t/h煤粉炉,年运行5 500 h。建成后将替代区域1 47台采暖小锅炉,减少SO2排放2 638.4 t/a。新建工程1台锅炉燃煤量142.96t/h,煤中含硫0.64%,煤中硫分85%转换为SO20新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95%,SO2排放浓度70 mg/m3(基准氧含量为6%);采用低氮燃烧器,控制锅炉出口NO2浓度不高于400 mg/m3(基准氧含量为6%),并采用SCR烟气脱硝装置,脱硝效率不低于80%0基准氧含量为6%时,1台锅炉的烟囱入口标态湿烟气量377.36 m3/S,标态干烟气量329.28m3/S 。新建项目设置1根直径7.5 m、高210 m的烟囱,烟囱基座海拔标高5 63 m 。烟囱5 km半径范围内地形高程最小值529 m,最大值819 m。在烟囱下风向50 km范围、简单地形、全气象组合的情况下,经过估算模式计算,本期工程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036 5 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 112 m,占标率7.3%;N0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052 2 mg/m3,占标率10%的距离分别为11 520 m和26 550 m。厂址附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本期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5个点,分别为厂址、厂址西北侧4.2 km处的A村、厂址西南侧2.5 km的风景名胜区、厂址东南侧2.8 km处的B村、厂址东侧3.2 km处的C村,共监测5天。厂址西南侧2.5km处的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时在此布点,SO2小时浓度0.021~0.047 mg/m3,平均值为0.038 mg/m3 。经AERMOD模式逐时气象预测,1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 7 mg/m3,2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9 mg/m3 .替代锅炉的SO2最大小时浓度削减值为0.018 mg/m3。说明:SO2一、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0.15 mg/m3,0.5 mg/m3,0.7 mg/m3;NO2一、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0.12 mg/m3,0.24 mg/m3,0.24 mg/m3。【问题】1.确定本工程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2.计算本工程建成后全厂SO2排放总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3.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合理性。4.计算分析新建工程2台机运行时风景名胜区处SO2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5.请说明进行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说明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原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

北方某城市地势平坦,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当地水资源缺乏,城市主要供水水源为地下水,区域已出现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城市西北部有一座库容为3.2×107m3水库,主要功能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用水。该市现有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南郊,处理规模为1.0×105t/d,污水处理达标后供位于城市西南的工业区再利用。 现拟在城市西南工业区内分期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拟建1台350MW热电联产机组,配1台1160t/h的煤粉锅炉。汽机排汽冷却拟采用二次循环水冷却方式,配1座自然通风冷却塔(汽机排汽冷却方式一般有直接水冷却、空冷和二次循环水冷却)。采用高效袋式除尘、SCR脱硝、石灰石—石膏脱硫方法处理锅炉烟气,脱硝效率80%,脱硫效率95%,净化后烟气经210m高的烟囱排放。SCR脱硝系统氨区设一个100m3的液氨储罐,储量为55t。生产用水主要包括化学水系统用水、循环冷却系统用水和脱硫系统用水,新鲜水用水量分别为4.04×105t/a、2.89×106t/a、2.90×105t/a,拟从水库取水。生活用水采用地下水。配套建设干贮灰场,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全部综合利用,暂无法综合利用的送灰场临时贮存。生产废水主要有化学水系统的酸碱废水、脱硫系统的脱硫废水、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等,拟处理后回用或排放。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基本参数及锅炉烟气中SO2、烟尘标态初始浓度见下表1。 (注: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规定液氨的临界量为10t;②锅炉烟气中SO2、烟尘分别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中100mg/m3和30mg/m3的排放限值要求。) [问题]1.提出该项目用水优化方案,并说明理由。2.识别该项目重大危险源, 并说明理由。3.评价S02 排放达标情况。4.计算高效袋式除尘器的最小除尘效率(石灰石一石膏脱硫系统除尘效率按5.提出一种适直的酸碱废水处理方式。

第三题 北方某城市地势平坦,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当地水资源缺乏,城市主要供水水源为地下水,区域已出现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区。城市西北部有一座库容为3.2*107m3水库,主要功能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用水。该市现有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南郊,处理规模为1.0*105 t7d,污水处理达标后供位于城市西南的工业区再利用。 现拟在城市西南工业区内分期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拟建1台350MW热电联产机组,配1台1160t/h的煤粉锅炉。汽机排汽冷却拟采用二次循环水冷却方式,配1座自然通风冷却塔(汽机排汽冷却方式一般有直接水冷却、空冷和二次循环水冷却)。采用高效袋式除尘、SCR脱硝、石灰石一石膏脱硫方法处理锅炉烟气,脱硝效率80%,脱硫效率95%,净化后烟气经210m高的烟囱排放。SCR脱硝系统氨区设一个100m3的液氨储罐,储量为55t。生产用水主要包括化学水系统用水、循环冷却系统用水和脱硫系统用水,新鲜水用水量分别为4. 04*105t/a、2. 89*106t/a.2.90*105 t/a,拟从水库取水。生活用水采用地下水。配套建设干贮灰场,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全部综合利用,暂无法综合利用的送灰场临时贮存。生产废水主要有化学水系统的酸碱废水、脱硫系统的脱硫废水、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等,拟处理后回用或排放。 【问题】 1.提出本项目用水优化方案,说明理由。 2.识别本项目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3.评价SO2排放达标情况。 4.计算高效袋式除尘器的最小除尘效率(石灰石一石膏脱硫系统除尘效率按50%计)。 5.提出一种适宜的酸碱废水处理方式。

西北某坑口电厂现有2*135MW燃煤发电机组,燃煤含硫率0.8%,配备电除尘器,未配备脱硫和脱氮设施,烟囱高度120m,生产用水取自自备水井。燃煤由皮带输送机运输到厂内露天煤场,煤场未设置抑尘设施。电厂采用水力除灰,灰场设在煤矿沉陷区,灰水处理后排入距厂区1. 5km的纳河(Ⅲ类)。拟在现有厂区预留工业用地内建设2*600M W超临界凝汽式发电机组,采用循环流化床以及五电场静电除尘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脱硫效率9 5%),低氮燃煤技术,采用SCR脱氮,烟囱高度240m。燃煤来源和成分与现有机组相同。扩建工程小时燃煤量480t,吨煤燃烧产生烟气量6500Nm3,新建机组供水水源为纳河。烟囱出口SO2排放浓度100mg/Nm3,NOχ排放浓度168mg/Nm3 。经估算,新建工程的SO2、NO2小时地面浓度和距离列于表6-1中。距离烟囱30km有一国家自然保护区。灰渣属一般工业废物Ⅱ类,新建干灰场位于电场西北方向25km,灰场长1.2km、宽0. 25km,为山谷型灰场。灰场所在的沟谷沟长为5km,两侧为荒坡,地势北西高、南东低,水文地质调查表明,岩土的渗透杀数大于1.0*10-5 cm/s 。本地区主导风向为ENE,该区域属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环境功能区为Ⅱ类,现有监测资料表明:在其主导风下风向的3个环境敏感点的NO2日均浓度略微超过标准值。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2类功能区(2类功能区夜间限值为50dB(A))。现有电厂冷却塔和新建冷却塔均靠近北厂界,北厂界外50m有一村庄甲(人口约5 00人)。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结果表明:北厂界夜间54. 7dB(A),村庄甲夜间48. 5dB(A)。经预测结果表明:现有电厂冷却塔和新建冷却塔对北厂界和村庄甲的噪声贡献值分别为42. 8dB(A)、48. 8dB(A)和42. 4dB(A)、48. 5dB(A)。(注:A-SO2的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50mg/m3,B-NO2的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24mg/m3,排放的NOχ全部转化为NO2)问题:1.指出现有工程应采取的“以新带老”环保措施。2.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确定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3.计算燃煤中硫生成SO2的份额。4.提出防止新建灰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及地下水监测布点。5.分析北厂界噪声和村庄甲达标情况,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煤矸石电厂项目【素材】某煤化公司位于北方山区富煤地区,周围煤矿密集,在煤洗选生产过程中,产出中煤和煤矸石约1 00万t/a,且周围现存煤矸石有600万t/a以上。该公司决定利用当地的煤矸石、中煤,安装4台超高压135 MW双缸双排气凝汽式直接空冷汽轮发电机组和4台4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该自备电厂设计煤种配比为煤矸石:中煤-22:78,校核煤种的配比为煤矸石:中煤=30:70,根据煤质检测报告,煤矸石、中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分别为5 050 kj/kg、14 600 kj/kg。锅炉采用湿法脱硫(脱硫效率95%)、电袋除尘(效率99.9%)后,烟气经2座150m高钢筋混凝土烟囱排入大气(2台炉合用一座烟囱),两座烟囱相距100 m。该项目SO2排放总量636 t/a,NOx排放总量829 t/a,烟尘排放总量128 t/a,计划通过淘汰本地区污染严重的小焦化厂6家,削减SO2排放总量1 000 t/a、NOx排放总量1 000 t/a、烟尘排放总量166 t/a,作为本项目总量来源。该项目位于北方缺水地区,电厂生活用水采用煤化公司自备井提供的自来水;生产用水有三个备选取水方案:A方案是以项目南15 km处的水库为水源;B方案是以项目5 km以内附近多家煤矿矿坑排水作为水源;C方案是以项目往南10 km处拟建中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水源。上述三个备选水源水质水量均满足电厂用水要求。【问题】1.法律明文规定该项目环评报告书中必须要有的文件是( )。A.水资源论证报告 B.水土保持方案C.煤质分析报告 D.项目建议书2.根据该项目备选取水方案,确定推荐的取水方案,并说明原因。3.请计算该项目两个烟囱的等效烟囱高度和位置。4.该项目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7m3水库,主要功能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用水。该市现有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南郊,处理规模为1.0×105t/d,污水处理达标后供位于城市西南的工业区再利用。  现拟在城市西南工业区内分期建设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拟建1台350MW热电联产机组,配1台1160t/h的煤粉锅炉。汽机排汽冷却拟采用二次循环水冷却方式,配1座自然通风冷却塔(汽机排汽冷却方式一般有直接水冷却、空冷和二次循环水冷却)。采用高效袋式除尘、SCR脱硝、石灰石—石膏脱硫方法处理锅炉烟气,脱硝效率80%,脱硫效率95%,净化后烟气经210m高的烟囱排放。SCR脱硝系统氨区设一个100m3的液氨储罐,储量为55t。生产用水主要包括化学水系统用水、循环冷却系统用水和脱硫系统用水,新鲜水用水量分别为4.04×105t/a、2.89×106t/a、2.90×105t/a,拟从水库取水。生活用水采用地下水。配套建设干贮灰场,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全部综合利用,暂无法综合利用的送灰场临时贮存。生产废水主要有化学水系统的酸碱废水、脱硫系统的脱硫废水、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等,拟处理后回用或排放。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基本参数及锅炉烟气中SO2、烟尘标态初始浓度见表3-1。表3-1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基本参数及锅炉烟气中SO2、烟尘标态初始浓度(注:①《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规定液氨的临界量为10t;②锅炉烟气中SO2、烟尘分别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中100mg/m3和30mg/m3的排放限值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本项目用水优化方案,说明理由。 识别本项目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评价SO2排放达标情况。 计算高效袋式除尘器的最小除尘效率(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除尘效率按50%计)。 提出一种适宜的酸碱废水处理方式。

某地建设一火电厂,厂址所在地形为丘陵,厂址周围有自然村和农田。工程供水水源为该地区的污水处理厂中水,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二次循环方式。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SO2:0.431t/h;NO2:2.4t/h。 工程采用露天煤场;灰场属山谷灰场,项目灰渣属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正常运行情况下,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外排;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设计脱硫效率为90%;用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9.8%,脱硫系统的除尘效率为50%;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预留脱除氮氧化物装置空间。 【问题】1.确定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2.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影响预测因子。3.确定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4.项目灰渣属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对此类场址选择要求是什么?

新建热电联产项目【素材】某工业园区位于西南某中等城市以南4 km处近郊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工业园区目前尚无热电厂,现有的用热企业11家均采用自备锅炉供热,共设自备锅炉20台,目前锅炉总容量为93 t/h,烟尘排放量333 t/a、SO2排放量1 650 t/a、炉渣排放量6万t/a 。该园区热电站建设项目已列入经批准的城市供热总体规划,热电站设计规模为130 t/h锅炉2台、25 MW汽轮发电机组1台,同步建设相应供热规模的热网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输煤系统,同时淘汰现有分散自备锅炉。热电站最大供热能力130 t/h,总热效率60%、热电比35 5%。热电站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汽轮机组为抽气凝汽式。厂址位于丘陵地区,属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厂区西隔一条道路与河流A(主要功能为工业、渔业、航运、灌溉,多年平均流速12.6 m/s,平均水深3m,河宽3 m。)相邻,北接河流B(主要功能为灌溉),东、南两面为规划工业用地,东厂界距最近的村庄A约250 m 。灰场位于厂区东南侧约1 km的干沟内,地下水埋深约1m,灰场西南侧距最近的村庄B约300 m。锅炉年利用小时数为6 000 h,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脱硫效率>90%,SO2排放浓度80 mg/m3、排放量0.028 t/h;采用除尘效率大于99.9%的布袋除尘器,烟尘排放浓度20 mg/m3、排放量0.007 t/h;采用SCR法脱硝技术,脱硝效率>75%,NOx排放浓度98 mg/m3、排放量0.035 t/h。烟囱高120 m,距厂界最近距离80 m。经预测,SO2最大地面浓度为15.11μg/m3,SO2地面浓度均小于标准限值的10%;PM10最大地面浓度为3.78 μg/m3,PM10地面浓度均小于标准限值的10%;NO2最大地面浓度为18.5 36μg/m3 。厂区采用直流供水系统,取水自西侧河流A(河流B为备用水源),排水入西侧河流A;直流循环水(温排水)排放量约5 930 m3/d,经预测,温排水造成河流A周平均最大温升为2.2℃;一般废水排放量为449 m3/d,处理达标后由厂内总排口排入西侧河流A。项目采用灰渣分除、干出灰方式,预计灰渣产生量约78 120 t/a,其中渣量35 160 t/a,灰量42 960 t/a,目前已与建材、砖瓦厂签订灰渣综合利用协议,协议利用率100%,经分析,该项目灰渣属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问题】1.该项目厂区和灰场选址从环保角度看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2.判定该项目大气、地面水评价等级,并给出判定依据。3.从已给资料看,该项目明显不能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的是哪一点?4.该项目大气总量控制是否满足要求?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表2。

热电厂“上大压小”项目【素材】 某热电厂位于西北地区。现有2x25MW背压供热机组,SO2排放量1235.6t/a。本期“上大压小”关停现有机组,新建2x330MW抽凝发电供热机组,配套2x1065t/h煤粉炉,年运行5500h。建成后将替代区域147台采暖小锅炉,减少SO2排放2638.4t/a。新建工程1台锅炉燃煤量142.96t/h,煤中含硫0.64%,煤中硫分85%转换为S02。 新建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95%,SO2排放浓度70mg/m3(基准氧含量为6%);采用低氮燃烧器,控制锅炉出口NO2浓度不高于400mg/m3(基准氧含量为6%),并采用SCR烟气脱硝装置,脱硝效率不低于80%。基准氧含量为6%时,1台锅炉的烟囱入口标态湿烟气量377.36m3/s,标态干烟气量329.28m3/s。 新建项目设置1根直径7.5m、高210m的烟囱,烟囱基座海拔标高563m。烟囱5km半径范围内地形高程最小值最大值819m。在烟囱下风向50km范围、简单地形、全气象组合的情况下,经过估算模式计算,本期工程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0365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112m,占标率7.3%;N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0522mg/m3,占标率10%的距离分别为11520m和26550m。 厂址附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本期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5个点,分别为厂址、厂址西北侧4.2km处的A村、厂址西南侧2.5km的风景名胜区、厂址东南侧2.8km处的B村、厂址东侧3.2km处的C村,共监测5天。 厂址西南侧2.5km处的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时在此布点,S02小时浓度0.021~0.047mg/m3,平均值为0.038mg/m3。经AERMOD模式逐时气象预测,1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7mg/m3,2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9mg/m3。替代锅炉的SO2最大小时浓度削减值为0.018mg/m3。 说明:S02—、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0.15mg/m3,0.5mg/m3,0.7mg/m3;NO2一、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0.12mg/m3,0.24mg/m3,0.24mg/m3。【问题】1.确定本工程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2.计算本工程建成后全厂SO2排放总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3.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合理性。4.计算分析新建工程2台机运行时风景名胜区处SO2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5.请说明进行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说明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原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

新建热电联产项目【素材】 某工业园区位于西南某中等城市以南4km处近郊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工业园区目前尚无热电厂,现有的用热企业11家均采用自备锅炉供热,共设自备锅炉20台,目前锅炉总容量为93t/h,烟尘排放量333t/a、SO2排放量1650t/a、炉渣排放量6万t/a。 该园区热电站建设项目己列入经批准的城市供热总体规划,热电站设计规模为130t/h锅炉2台、25MW汽轮发电机组1台,同步建设相应供热规模的热网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输煤系统,同时淘汰现有分散自备锅炉。热电站最大供热能力130t/h,总热效率60%、热电比355%。热电站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汽轮机组为抽气凝汽式。 厂址位于丘陵地区,属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厂区西隔一条道路与河流A(主要功能为工业、渔业、航运、灌溉,多年平均流速12.6m/s,平均水深3m,河宽3m。)相邻,北接河流B(主要功能为灌溉),东、南两面为规划工业用地,东厂界距最近的村庄A约250m。灰场位于厂区东南侧约1km的干沟内,地下水埋深约1m,灰场西南侧距最近的村庄B约300m。 锅炉年利用小时数为6OOOh,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脱硫效率 90%,302排放浓度80mg/m3、排放量0.028t/h;采用除尘效率大于99.9%的布袋除尘器,烟尘排放浓度20mg/m3、排放量0.007t/h;采用SCR法脱硝技术,脱硝效率 75%,NOx排放浓度98mg/m3、排放量0.035t/h。烟囱高120m,距厂界最近距离80m。经预测,S02最大地面浓度为15.11μg/m3,SO2地面浓度均小于标准限值的10%;PM10最大地面浓度为3.78μg/m3,PM1。地面浓度均小于标准限值的10%;NO2最大地面浓度为18.536μg/m3。厂区采用直流供水系统,取水自西侧河流A(河流B为备用水源),排水入西侧河流A;直流循环水(温排水)排放量约5930m3/d,经预测,温排水造成河流A周平均最大温升为2.2℃;—般废水排放量为449m3/d,处理达标后由厂内总排口排入西侧河流A。项目采用灰渣分除、干出灰方式,预计灰渣产生量约78120t/a,其中渣量35160t/a,灰量42960t/a,目前已与建材、砖瓦厂签订灰渣综合利用协议,协议利用率100%,经分析,该项目灰渣属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问题】1.该项目厂区和灰场选址从环保角度看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2.判定该项目大气、地面水评价等级,并给出判定依据。3.从已给资料看,该项目明显不能满足达标排放要求的是哪一点?4.该项目大气总量控制是否满足要求?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HJ/T2.3-93)表2。

某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安装5*58MW锅炉,采暖期4用1备,非采暖期一般2台运行,个别时间1台运行。单台锅炉烟气量约120000Nm3/h,采用静电除尘+湿法脱硫净化烟气,对烟囱配置的最优方案是设置()。A:5座60m高出口直径1.6m烟囱B:4座60m高出口直径1.6m烟囱C:3座80m高出口直径2.0m烟囱D:1座80m高双管集速烟囱,单管出口直径2.0m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不适用于燃烧高硫煤的锅炉。

工艺系统设计原则包括()。A、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B、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每套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能力为对应锅炉BMCR工况时的烟气量。脱硫效率在煤质含硫量Sar=2.5~2.8%时不小于96%C、脱硫系统设置烟气旁路D、脱硫工艺水采用电厂循环水排水,冷却水用电厂工业水

煤粉炉内喷钙脱硫是指在常规燃烧方式下向煤中混入脱硫剂(一般为石灰石),在锅炉燃烧系统中起到固硫作用。

燃用含硫量2%煤的机组或大容量机组(200MW)的电厂锅炉建设烟气脱硫设施时,应优先考虑采用()脱硫,脱硫率应保证在()以上。A、湿法,90%B、半干法,90%C、干法,75%D、半干法,75%

某电厂月耗燃煤20万吨,煤含氮1.5%,含硫分为0.8%,煤粉炉氮的转化率为25%,脱硫设施的脱硫效率为90%。求:电厂每月排放NOX和SO2的数量各为多少千克?

某锅炉燃煤量1OOt/h,煤含硫量1%,硫进入灰渣中的比例为20%,烟气脱硫设施的效率为则排入大气中的SO2量为()。A、0.08t/hB、0.l6t/hC、0.32t/hD、0.40t/h

判断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不适用于燃烧高硫煤的锅炉。A对B错

单选题某锅炉燃煤量1OOt/h,煤含硫量1%,硫进入灰渣中的比例为20%,烟气脱硫设施的效率为则排入大气中的SO2量为()。A0.08t/hB0.l6t/hC0.32t/hD0.40t/h

单选题某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安装5×58MW锅炉,采暖期4用1备,非采暖期一般2台运行,个别时间1台运行。单台锅炉烟气量约120000Nm2/h.采用静电除尘十湿法脱硫净化烟气,对烟囱配置的最优方案是设置( )。A 5座60m高出口直径1.6m烟囱B 4座60m高出口直径1.6m烟囱C 3座80m高出口直径2.0m烟囱D 1座80m高双管集速烟囱,单管出口直径2.0m

问答题某电厂月耗燃煤20万吨,煤含氮1.5%,含硫分为0.8%,煤粉炉氮的转化率为25%,脱硫设施的脱硫效率为90%。求:电厂每月排放NOX和SO2的数量各为多少千克?

单选题燃用含硫量2%煤的机组或大容量机组(200MW)的电厂锅炉建设烟气脱硫设施时,应优先考虑采用()脱硫,脱硫率应保证在()以上。A湿法,90%B半干法,90%C干法,75%D半干法、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