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某水库位于A 江支流B 河的中游河段,坝址距B 河河口35km,是《A 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一座近期建设的大(2)型防洪控制性水库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和改善下游供水条件。该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39.8m),电站厂房、泄水建筑物等组成,水库总库容1.15×108 m3,防洪库容0.75×108 m3,为年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7 MW,多年平均发电量0.22×108 kw?h。水库回水长27.6km,工程建设征地面积8.07km2。B 河大致呈北-南流向,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3.1m3/s。支流C 在坝址上游3.7km 处B 河右岸汇入,河道长68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6.9m3/s;支流D 在坝址下游11km 处B 河左岸汇入,河道长43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8.0m3/s。库区及B 河下游河段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总体良好;坝下区间流域水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0.5km 处有一个农灌提水泵站,每年只在灌溉期3 月-5 月取水,取水量400m3/d;灌溉作物有水稻等喜温性作物,生长适宜水温一般不低于20℃;坝址下游3km 处有一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全年无间断取水,取水量3.0×104m3/d。据现场调查,B 河坝下干流无拦河筑坝的水利水电工程。B 河干支流共有包括鳃和岩原鲤2 种省级重点保护鱼类在内的69 种鱼类,上述鱼类均无长距离洄游习性,但部分鱼类会在产卵和索饵时作短距离迁移。鱼类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 月-7 月,大部分鱼类产粘沉性卵,少部分鱼类产漂流性卵。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场相对集中的有6 个,坝下3 个产卵场上边界距坝址分别为6.5km、10km、22.4km,产卵场长度分别为0.3km、3.8km、3.3km;坝上3 个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将被淹没。B 河干支流无产票流性卵鱼类的集中产卵场。鳃和岩原鲤均喜流水生境,特别是在产卵时需要一定水流刺激;鳃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水温在16℃ -32℃之间,近几年已无捕获记录;岩原鲤为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水温约14℃左右,目前尚有一定资源量。工程设计采用底层取水方式。水库运行后,受径流调节影响,汛期(5 月-10 月)坝下流量有所减少,枯期(11 月-翌年4 月)流量增加较大。电站在日调峰运行时,枯期流量、流速和水位有较大变化,汛期变化较小。环评机构判别该水库为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经数值模拟预测,鱼类产卵期坝址处月平均下泄水温度在8.6℃-24℃之间,其中5 月份水温下降幅度最大,比同期天然月平均降低2.1℃ 为保护B 河水域生态系统及鱼类资源,环评机构提出鱼类人工增殖放流、下泄生态流量、水库生态调度、加强运行期水生生态监测及渔政管理等多种鱼类保护措施。其中增殖放流种类为岩原鲤等7 种鱼类。问题1、本项目水质现状监测布点方案中,至少应有哪些代表性断面。2、给出本项目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3、计算本项目的下泄生态流量时应主要考虑哪些类型的用水需求。4、环评机构提出的鱼类保护措施是否完善。说明理由。

西南山区某水库位于A 江支流B 河的中游河段,坝址距B 河河口35km,是《A 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一座近期建设的大(2)型防洪控制性水库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和改善下游供水条件。
该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39.8m),电站厂房、泄水建筑物等组成,水库总库容1.15×108 m3,防洪库容0.75×108 m3,为年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7 MW,多年平均发电量0.22×108 kw?h。水库回水长27.6km,工程建设征地面积8.07km2。
B 河大致呈北-南流向,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3.1m3/s。支流C 在坝址上游3.7km 处B 河右岸汇入,河道长68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6.9m3/s;支流D 在坝址下游11km 处B 河左岸汇入,河道长43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8.0m3/s。
库区及B 河下游河段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总体良好;坝下区间流域水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0.5km 处有一个农灌提水泵站,每年只在灌溉期3 月-5 月取水,取水量400m3/d;灌溉作物有水稻等喜温性作物,生长适宜水温一般不低于20℃;坝址下游3km 处有一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全年无间断取水,取水量3.0×104m3/d。
据现场调查,B 河坝下干流无拦河筑坝的水利水电工程。B 河干支流共有包括鳃和岩原鲤2 种省级重点保护鱼类在内的69 种鱼类,上述鱼类均无长距离洄游习性,但部分鱼类会在产卵和索饵时作短距离迁移。
鱼类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 月-7 月,大部分鱼类产粘沉性卵,少部分鱼类产漂流性卵。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场相对集中的有6 个,坝下3 个产卵场上边界距坝址分别为6.5km、10km、22.4km,产卵场长度分别为0.3km、3.8km、3.3km;坝上3 个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将被淹没。B 河干支流无产票流性卵鱼类的集中产卵场。
鳃和岩原鲤均喜流水生境,特别是在产卵时需要一定水流刺激;鳃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水温在16℃ -32℃之间,近几年已无捕获记录;岩原鲤为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水温约14℃左右,目前尚有一定资源量。
工程设计采用底层取水方式。水库运行后,受径流调节影响,汛期(5 月-10 月)坝下流量有所减少,枯期(11 月-翌年4 月)流量增加较大。电站在日调峰运行时,枯期流量、流速和水位有较大变化,汛期变化较小。环评机构判别该水库为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经数值模拟预测,鱼类产卵期坝址处月平均下泄水温度在8.6℃-24℃之间,其中5 月份水温下降幅度最大,比同期天然月平均降低2.1℃ 为保护B 河水域生态系统及鱼类资源,环评机构提出鱼类人工增殖放流、下泄生态流量、水库生态调度、加强运行期水生生态监测及
渔政管理等多种鱼类保护措施。其中增殖放流种类为岩原鲤等7 种鱼类。
问题
1、本项目水质现状监测布点方案中,至少应有哪些代表性断面。
2、给出本项目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3、计算本项目的下泄生态流量时应主要考虑哪些类型的用水需求。
4、环评机构提出的鱼类保护措施是否完善。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解析:1.(1) 坝址上游35km B 河汇入A 江河口;坝址上游27.6km 处;坝址上游支流C 河汇入处;坝址下游支流D汇入处;
(2) 坝址下游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汇入处
(3) 坝址下游0.5km 农灌提水泵站附近;坝址下游3km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附近;
(4) 坝址下游6.5km、10km、22.4km 处的产卵场附近
2.水生生态=水生生物〈浮祷生物、底栖生物、鱼类) +生境〈水环境〉
参考答案:
(1) 评价范围内水生生物的生境条件,包括水位、水流流速、水质、水温等,特别是鱼类产卵场的水温、
水流条件。
(2) 评价范围内水域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的种类、名称、数量、分布。
(3) 评价范围内水域鱼类(特别是鱤和岩原鲤)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态习性;鱼类(特别是鱤和岩原鲤)
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的分布和范围。
(4) 重点保护鱼类鱤和岩原鲤的保护级别、保护状况、保护要求。
(5) 水生生态现状问题的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
3.参考答案:
(1) 生产用水:坝址下游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2) 生活用水:居民生活饮用水取水需求;
(3) 水生生态用水:维持坝址下游河道水生生态系统稳定的用水需求
(4) 水环境用水:维持坝址下游河道水质的稀释净化用水需求
(5) 坝址下游景观用水需求
(6) 坝址下游河岸植被和湿地的用水需求
4.参考答案:
解答:不完善
(1) 坝上3 个鱼类产卵场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将被淹没,应选择适宜河段设置人工产卵场。
(2) 鱤为产漂流性卵鱼类,而B 河干支流无产漂流性卵鱼类的集中产卵场,应选择适宜河段设置人工产卵场。
(3) 部分鱼类会在产卵和索饵时作短距离迁移,应设置过鱼设施。
(4) 鱤为省级重点保护鱼类,近几年己无捕获鱤纪录,应人工增殖放流,并进行栖息地保护。
(5) 该水库为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工程采用底层取水,下泄低温水不利于鱤和岩原鲤等鱼类产卵,应采用分层取水等措施缓解低温水下泄。
(6) 坝下有3 个产黏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场,在鱼类产卵期3 月-7月应加大下泄流量,满足鱼类产卵需求。

相关考题: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新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新建水库工程【素材】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亿m3,坝高40 m,回水长度12 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 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亿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 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万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 km处汇入A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 km处,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灌溉用水按500 m3/(亩·a)、城市供水按300 L/(人·d)测算。)【问题】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并说明理由。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K61~K62+600路段方案是否应采纳公众建议?说明理由。 第五题  西南地区某山区河流A河为L江的一级支流,共规划4级电站,均采用引水式开发。上游3级电站已建成发电,现拟建第4级电站,与上游第3级电站发电尾水衔接。  拟建电站坝址位于A河河口上游约11.5km处,距离上游衔接梯级电站坝址18km,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7m3/s,经右岸引水隧洞引至下游10.5km处建地面厂房发电。拟建坝址下游左岸0.5km有支流B河汇入,以下河段无其他支流。B河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5m3/s。拟在支流B河河口上游约1km处修建1座小型取水工程,将支流B河约80%的水量引至电站库区用于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0万kW,设计最大坝高35m,水库正常蓄水位1248m,回水长度1.5km,水库面积0.1km2,相应库容113万m3,具有日调节性能,在电力系统中承担日调峰任务。  据调查,拟建电站库尾至A河河口段沿岸无工矿企业,散布有农村居民点与少量耕地和园地,农村人畜饮水及农业生产用水均不在A河干流取用。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A河流域共有6种鱼类,均为喜流水性鱼类,无洄游习性,仅在鱼类产卵季节(3~4月)进行短距离迁移,未发现珍稀濒危与保护物种;鱼类广泛分布于干、支流,资源量丰富,且在各河段分布有多个鱼类产卵场。近期的水生生态现状调查发现,A河流域鱼类种类未发生变化,但受已建3级电站影响,目前鱼类主要分布于拟建电站坝址以下干、支流河段,且仅在A河河口上游0.5km及支流B河河口上游0.3km尚存2处小型鱼类产卵场;已开发河段鱼类资源量严重萎缩。  已审查通过的A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支流B河应划定为A河流域鱼类保护河流,在电站建设项目环评阶段应充分论证需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水生生态保护角度提出工程方案优化调整意见,并说明理由。 指出拟建电站鱼类现状调查的重点范围与时段。 指出拟建电站坝下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提出2项可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并说明理由。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 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 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 亿m3 ,坝高40m,田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时,需移民170 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 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 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 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 8 亿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 灌区供水, B 灌区灌溉面积0.7 万hm2 ,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 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 a、城市供水按300L/人 d测算。)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5.该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 说明理由。

西南山区水库位于A江支流B河的中游河段,坝址距B河河口35km,是《A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一座近期建设的大中型防洪控制性水库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和改善下游供水条件。 该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39.8m)、电站厂房、泄水建筑物等组成,水库总库容1.15×108m3,防洪库容0.75×108m3,为年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7MW,多年平均发电量0.22×108km?h。水库回水长27.6km,工程建设征地面积8.07km2。 B河大致呈北-南流向,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31m3/s。支流C在坝址上游3.7km处B河右岸汇入,河道长68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6.9m3/s;支流D在坝址下游11km处B河左岸汇入,河道长43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8.0m3/s。 库区及B河下游河段水域环境功能Ⅲ类,现状水质总体良好;坝下区间流域水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0.5km处有一个农灌提水泵站,每年只在灌溉期3月~5月取水,取水量400m3/d,。灌溉作物有水稻等喜温性作物,生长适宜水温一般不低于20℃;坝址下游3km处有一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全年无间断取水,取水量3.0×104m3/d。 据现场调查,B河坝下干流无拦河筑坝的水利水电工程。B河干支流共有包括鳡和岩原鲤2种省级重点保护鱼类在内的69种鱼类,上述鱼类均无长距离洄游习性,但部分鱼类会在产卵和索饵时作短距离迁移。鱼类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月~7月,大部分鱼类产粘沉性卵,少部分鱼类产漂流性卵。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场相对集中的有6个,坝下3个产卵场上边界距坝址分别为:6.5km,10km, 22.4km。产卵场长度分别为0.3km, 3.8km, 3.3km;坝上3个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将被淹没。B河干支流无产漂流性卵鱼类的集中产卵场。鳡和岩原鲤均喜流水生境,特别是在产卵时需要一定水流刺激; 鳡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水温在16℃~32℃之间,近几年己无捕获记录:岩原鲤为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水温14℃左右,目前尚有一定资源量。 工程设计采用底层取水方式。水库运行后,受径流调节影响,汛期(5月~10月)坝下流量有所减少,枯期(11月~翌年4月)流量增加较大。电站在日调峰运行时,枯期流量、流速和水位有较大变化,汛期变化较少。 环评机构判别该书库为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经数值模拟预测,鱼类产卵坝址处月平均下泄水温度在8.6℃~24℃之间,其中5月份水温下降幅度最大,比同期天然月平均降低2.1℃。为保护B河水域生态系统及鱼类资源,环评机构提出鱼类人工增殖放流、下泄生态流量、水库生态调度、加强运行期水生生态监测及与渔政管理等多种鱼类保护措施。其中增值放流种类为岩原鲤等7种鱼类。 【问题】1.本项目水质现状监测布点方案中,至少应有哪些代表性断面? 【问题】2.给出本项目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的调查内容。 【问题】3.计算本项目的下泄生态流量时应主要考虑哪些类型的用水需求? 【问题】4.环评机构提出的鱼类保护措施是否完善?说明理由。

在江河、湖泊上建设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水电站等,应当符合防洪规划的要求;水库应当按照防洪规划的要求留足防洪库容。

水电站运行管理单位应当根据工程设计、工程现状和流域防洪方案,按照“兴利服从防洪,下游河道行洪服从水库安全”的原则,编制水库防洪调度规程,经上级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地方防汛指挥机构备案。

防洪规划是指为防治()的洪涝灾害而制定的总体部署,包括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防洪规划,其他江河、河段、湖泊的防洪规划以及区域防洪规划。A、某一工程B、某一流域C、某一河段D、某一区域

水库防洪计算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水库下游()防洪要求,水库下游()防洪要求的。

《防洪法》规定,在江河、湖泊上建设防洪工程和其他水工程、水电站等,应当符合防洪规划的要求,水库应当按照防洪规划的要求留足()。A、兴利库容B、调节库容C、防洪库容D、死库容

A县境内规划的某水库,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中型水库,由于A县水资源丰富,除满足境内用水外,尚有外调的余地,而相邻的B县水资源短缺,A、B两县政府协商共同建设该水库,并计划大幅增大水库规模,除满足A县水库下游用水外,跨流域调水至B县;该水库下游10公里已建有C县的一座供水、灌溉水库,承担C县城的供水任务。简述跨流域引水工程项目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水库工程按照创建目标分为防洪水库、供水水库、发电水库和()。

位于浙江衢州的(),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A、里石门水库B、铜山源水库C、下岸水库

水库发电工程、防洪保安工程、输水调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称为()工程。A、防洪B、水利C、灌溉D、供水

湖南镇水库位于浙江衢江区境内,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系()梯级开发的一级水电站。A、乌溪江B、金华江C、常山港D、兰江

碗窑水库位于江山港支流达河溪下游,是以灌溉、防洪为主,集供水、发电、旅游、养殖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大(Ⅱ)型水利工程。水库大坝为()。A、拱坝B、双曲拱坝C、碾压砼重力坝D、粘土心墙坝

青山水库位于太湖流域东苕溪干流()中下游,总库容2.15亿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A、南苕溪B、中苕溪C、北苕溪D、西苕溪

水库进行防洪补偿调节时,水库的下泄流量()。A、与区间洪水在防洪控制河段的总流量应不超过防洪河段的安全泄量q安B、不受限制C、按不大于下游防洪河段安全泄量q安进行控制

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黄河下游近期防洪治理、()、河南河口村水库3项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东北“三江”治理、天津永定新河治理二期、河北双峰寺水库、()等工程基本建成,流域整体防洪能力显著提高。

水利水电工程的等别是根据()等指标分为五等。A、水库总库容、治河、治涝、灌溉、供水、发电B、水库总库容、防洪、治涝、泄洪、供水、发电C、水库总库容、防洪、治涝、治河、供水、发电D、水库总库容、防洪、治涝、灌溉、供水、发电

水库洪水调度的职责分工:()。A、水库的防汛工作要紧密依靠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领导B、在汛期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汛期防洪限制水位以上的洪水调度由有管辖权的防汛指挥部门指挥调度,其他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干涉。汛期防洪限制水位以下的水库调度由水库调度管理单位负责指挥调度C、不承担下游防洪任务的水库,其汛期洪水调度由水库调度管理单位负责指挥调度D、已蓄水运用的在建水电工程,其洪水调度应以工程建设单位为主,会同设计、施工、水库调度管理等单位组成的工程防汛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指挥调度

防洪规划是()、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A、江河B、海河C、河流D、水库

城镇规划区域内的防洪排涝工程,必须符合()综合开发利用规划。A、江B、河C、湖D、海

填空题水库防洪计算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水库下游()防洪要求,水库下游()防洪要求的。

填空题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黄河下游近期防洪治理、()、河南河口村水库3项工程通过竣工验收,东北“三江”治理、天津永定新河治理二期、河北双峰寺水库、()等工程基本建成,流域整体防洪能力显著提高。

多选题城镇规划区域内的防洪排涝工程,必须符合()综合开发利用规划。A江B河C湖D海

单选题防洪规划是()、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A江河B海河C河流D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