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税是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它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和农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性质

粮食税是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它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和农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性质


相关考题: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理解列宁所说,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A.废除实物配给制B.恢复市场经济C.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实行工资级别制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苏俄政府实行的政策是()A实行粮食税B废除农奴制C兴办集体农庄D收集余粮统一分配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后,又追加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重大扶持政策。中央决定,对黑龙江省实行()。A、全部免征农业税试点B、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C、对畜牧业实行补贴政策D、对种粮农民的良种补贴政策

在某一时期,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B、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苏联政府加速对个体农民进行粮食收购和催缴农业税、保险费和贷款等各种税款。1930农业年度,个体农民上交的统一农业税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这些做法。()A、保证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取得成功B、体现新经济政策发生异变C、有利于农业全盘集体化速度加快D、说明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

学术界普遍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A、引进外资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C、引进固定的粮食税减轻农民负担D、废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

对新经济政策认识不正确的是()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顺应了农民的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B、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是以粮食税来取代余粮收集制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苏俄已经从生产资料上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适应当时形势发展需要的

1921年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从此,苏俄开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在内容上有哪些变化?

苏俄自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 ③实物配给制④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政府完全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在当时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国家必须以有限的粮食资源来满足前线和城市居民的需要,禁止投机分子通过粮食买卖来使个人发财致富和扰乱民众。”与这一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有必然联系的是()。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苏俄的新经济政策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1921年3月,为缓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共(布)“十大”通过了新经济政策,规定()A、实行全民配给制B、禁止私人经营企业C、征收固定的粮食税D、取消商品买卖

1921年,苏俄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粮食,促使这一变化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新宪法D、赫鲁晓夫改革

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甲同学说:此举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加快了国家近代化步伐;乙同学说:此举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他们辩论的主题是()A、俄国废除农奴制B、日本进行大化改新C、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D、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B、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C、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D、新经济政策能改善工农联盟并能巩固政权

下列不属于对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政策是()A、针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B、针对粮食生产者安排的直接补贴C、土地补贴

农民、士兵和工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分不满,在这紧要关头,新经济政策应时而生,包括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小工业企业发展。除此以外,还有()。A、普遍的义务劳动制B、实行大、中、小企业国有化C、余粮征集制D、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1921年3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以下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粮食税B、实施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C、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D、允许私人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下面是一组有关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有关材料。 背景: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在党内外引起了种种议论。有人担心新经济政策会使资本主义在俄国实现复辟。有人认为这并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策略,而是蜕化,是内部的蜕变,他们一定会走向通常的资产阶级国家,我们应当支持他们。 材料1:新经济政策使无产阶级的状况……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工业和运输方面的绝大部分生产资料还是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的手里。这种情况加上土地国有化,表明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因为新经济政策容许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同力图复活的资本主义,在通过市场来满足千百万农民需要的基础上实行经济竞赛。(摘自列宁《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1921年12月) 材料2:在最近几年,必须善于考虑那些便于由宗法制度、由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我们直到现在还常常这样议论:“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但这种议论是不正确的,……(摘自列宁《论粮食税》1921年4月21日)参照材料1,说明实施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可行的?这对我国有何启示?

多选题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实施了哪些具体的财政政策( )A免征农业税B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C良种补贴D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E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单选题1921年3月,为缓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共(布)“十大”通过了新经济政策,规定()A实行全民配给制B禁止私人经营企业C征收固定的粮食税D取消商品买卖

单选题学术界普遍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一思想。”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A引进外资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B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C引进固定的粮食税减轻农民负担D实行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单选题苏联政府加速对个体农民进行粮食收购和催缴农业税、保险费和贷款等各种税款。1930农业年度,个体农民上交的统一农业税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这些做法。()A保证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取得成功B体现新经济政策发生异变C有利于农业全盘集体化速度加快D说明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

单选题1921年,苏俄农民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粮食,促使这一变化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新宪法D赫鲁晓夫改革

单选题农民、士兵和工人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十分不满,在这紧要关头,新经济政策应时而生,包括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小工业企业发展。除此以外,还有()。A普遍的义务劳动制B实行大、中、小企业国有化C余粮征集制D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单选题在某一时期,俄国1普特(重量单位)粮食的价格:国家零售价为30卢布,黑市价格为200卢布,但农民必须以6卢布的价格卖给国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俄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B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体制的建立

判断题粮食税是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它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和农民、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性质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