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表面和液体接触时,原来的固-气界面消失,形成新的()界面,这种现象称润湿。A、固-液B、固-气C、固-固D、气-液

固体表面和液体接触时,原来的固-气界面消失,形成新的()界面,这种现象称润湿。

  • A、固-液
  • B、固-气
  • C、固-固
  • D、气-液

相关考题:

当液体与气体接触时,便会出现液体与气体之间的交界面,这种交界面称为液体的( )。A.平面B.自由平面C.表面D.自由表面

关于粉体润湿性正确叙述是A、润湿是固体界面由固一液界面变为固一气界面的现象B、粉体的润湿性对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硬度、崩解性等具有重要意义C、固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D、接触角最小为0°,最大为180°E、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好

液体接近临界温度时,液相与气相区别消失,界面消失,表面张力趋于()。

关于粉体润湿性叙述正确的是A.润湿是固体界面由固一液界面变为固一气界面的现象B.粉体的润湿性对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硬度、崩解性等具有重要意义C.固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D.接触角最小为00,最大为1800E.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好

关于粉体润湿性正确叙述是A:润湿是固体界面由固—液界面变为固—气界面的现象B:粉体的润湿性对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硬度、崩解性等具有重要意义C:固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D:接触角最小为0°,最大为180°E: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好

关于粉体润湿性的正确叙述是A:润湿是固体界面由固-液界面变为固-气界面的现象B:粉体的润湿性对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硬度以及崩解性等具有重要意义C:固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D:接触角最小为0°,最大为180°E: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好

泡沫的稳定机理,主要通过泡沫剂在()界面上的吸附降低表面能,在气泡周围形成坚韧的膜。A、固-液B、气-固C、气-液D、固-固

在液一固界面,我们把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薄层称附着层。

液体与固体的界面和液体表面切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固体可被液体润湿的条件是这个角()

当固体表面能为1.2J/m2,液体表面能为0.9 J/m2,液固界面能为1.1 J/m2时,降低固体表面粗糙度,()润湿性能。A、降低B、改善C、不影响

当固体表面能为1.2J/m2,液体表面能为0.9 J/m2,液固界面能为1.1 J/m2时增加固体表面光滑度,()润湿性能。A、降低B、改善C、不影响

接触起电可发生在()。A、固体-固体、液体-液体的分界面上B、固体-液体的分界面上C、以上全部

当液体与气体接触时,便会出现液体与气体之间的交界面,这种交界面称为液体的()。A、平面B、自由平面C、表面D、自由表面

液体与固体材料间的界面张力越小,接触角也(),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

固体的表面张力越大,液-固界面张力越小,润湿越容易发生。

固体吸附的()是利用气相与固相界面上,固体表面的分子会将气相中某些组份吸引到固体表面上并在固体表面富集这种固体表面特性。

关于地震波的正确叙述是()A、S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B、在莫霍界面,P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C、P波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且速度较慢D、在古登堡界面S波完全消失

通常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某液体与其()相接触,或者与()相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判断题所谓材料表面是指材料与真空或各种外部介质如气体、液体、固体相接触的界面。A对B错

判断题在液一固界面,我们把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薄层称附着层。A对B错

单选题固体表面和液体接触时,原来的固-气界面消失,形成新的()界面,这种现象称润湿。A固-液B固-气C固-固D气-液

单选题当液体与气体接触时,便会出现液体与气体之间的交界面,这种交界面称为液体的()。A平面B自由平面C表面D自由表面

单选题接触起电可发生在()。A固体-固体、液体-液体的分界面上B固体-液体的分界面上C以上全部

单选题附着润湿、铺展润湿及浸渍润湿三种润湿的共同点是:液体将气体从固体表面排挤开,使原有的固-气(或液-气)界面消失。而代之以固-液界面。其中()是润湿的最高标准。A附着润湿B浸渍润湿C铺展润湿D浸渍润湿和铺展润湿

多选题关于粉体润湿性正确叙述是()A润湿是固体界面由固一液界面变为固一气界面的现象B粉体的润湿性对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硬度、崩解性等具有重要意义C固体的润湿性由接触角表示D接触角最小为0°,最大为180°E接触角越大,润湿性越好

填空题液体与固体材料间的界面张力越小,接触角也(),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

填空题液体与固体的界面和液体表面切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固体可被液体润湿的条件是这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