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良在《英国社会的商业化历史进程》中说:“通过与殖民地的贸易,英国商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从而促进了西部港口城市的崛起和曼彻斯特等制造业城市的发展以及一些新工业的诞生。”这表明:()A、殖民扩张促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B、产业资本崛起需要商业资本的推动C、三角贸易促进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D、工业的开展拉动了殖民地经济发展

张卫良在《英国社会的商业化历史进程》中说:“通过与殖民地的贸易,英国商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从而促进了西部港口城市的崛起和曼彻斯特等制造业城市的发展以及一些新工业的诞生。”这表明:()

  • A、殖民扩张促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 B、产业资本崛起需要商业资本的推动
  • C、三角贸易促进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 D、工业的开展拉动了殖民地经济发展

相关考题:

1868年英国成立"海外及殖民地政府信托",在英国《泰晤士报》刊登招股说明书,公开向社会个人发售认股凭证,是公认的设立最早的投资基金。 ( )

比较利益理论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英国的《谷物法》被废除,自由贸易的胜利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英国在19世纪的世界经济贸易中占据首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托马斯·孟,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英国贸易差额说的主要倡导者,其代表作《政治论》论述了贸易差额论的原则,提出了贸易差额理论。()

1696年.英国成立贸易局,专门负责制订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措施。此后,英国相继推出《羊毛条例》《制帽条例》《制铁条例》等专门针对北美殖民地相关行业的条例。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政府税收B.促进殖民地经济发展C.保护本国经济利益D.限制行业问的竞争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1651年,英国为巩固商业利益颁布一项法案。该法案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只能是该船只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该法案()①主要是针对西班牙的海上贸易活动②是英国推行重商主义的具体表现③颁布于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④引发了第一次英荷战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客户李小姐向优化师张明咨询直播广告事宜,以下张明关于直播广告的介绍,正确的是()A、在头条商业化直播的申请流程中,直播运营审核通过后,即可创建直播间并开始直播B、在头条商业化直播的申请流程中,直播运营审核通过后,下面的步骤应为创建直播间→直播测试→开始直播C、客户可登陆AD后台找到头条商业化直播入口D、头条号开通直播权限后,登陆头条号后台即可找到直播入口

《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英国殖民者残酷进行的黑奴贸易() ①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 ②促进了美洲殖民地的开发 ③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摧残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18世纪,在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最终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A、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B、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C、英国海军力量处于优势地位D、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

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从欧洲运到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凡从亚洲、非洲、美洲运到英国或爱尔兰以及英国各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运送。英国作出这些规定是为了()A、确保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B、排挤在国际贸易中的对手荷兰C、保证本国商品的正常贸易D、维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6世纪以后,英国加入海外贸易竞争,开展海外殖民活动。英国走上海外殖民扩张道路的标志是()A、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战B、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成立C、在北美建立13个殖民地D、颁布《航海条例》

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斯坦造成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也很愚蠢……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这段话的“社会革命”准确理解是()A、英国把印度变成殖民地B、英国的殖民统治引发了民族大起义C、英国的殖民扩张推动了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英国的殖民扩张进一步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代表北美13个殖民地对英国宣告独立。

1981年颁布的《英国国籍法》将“联合王国及其殖民地的市民”明确地分为()。A、英国市民B、英国领土市民C、英国国外市民D、殖民地市民E、移民

ElectronicBusiness不仅仅是网上贸易,也不限于商业化应用,而是电脑网络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应用。

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只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C、英德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D、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关系

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壮大的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并最终获胜,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英国对荷兰的胜利主要得益于当时英国()A、社会制度的优越B、商业贸易的成熟C、手工业的发达D、工业革命的成果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或称作“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一个股份公司。1600年12月31日由英皇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它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被解散。导致其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A、印度、香港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B、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政府矛盾日趋尖锐C、工业革命的影响D、东印度公司自身管理不善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被解散。纵观英国东印度公司兴亡史,导致其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B、英国殖民霸权的衰落C、东印度公司与政府矛盾尖锐D、工业革命使其不符合时代潮流

《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中说:“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始终固守贸易保护主义政策B、工业革命瓦解了英国的贸易壁垒C、英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国家利益D、英国与印度之间不平等贸易关系

单选题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B其他列强从中国攫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多选题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取得胜利的表现有 ( )A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法B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目减少C取消特权公司D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E与外国签订有自由贸易色彩的贸易条约

单选题英国在重商主义时期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自由贸易政策理论还没有产生B英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比其他国家低C通过贸易顺差积累财富D保护英国当时的幼稚工业

多选题英国最先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A取消特权公司B逐步降低关税C开放殖民地贸易D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法E与外国签订列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条约

判断题ElectronicBusiness不仅仅是网上贸易,也不限于商业化应用,而是电脑网络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应用。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