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点处接触线工作面距轨道平面的垂直距离为接触线高度。

定位点处接触线工作面距轨道平面的垂直距离为接触线高度。


相关考题:

接触线拉出值指的是定位点处接触线距线路中心的距离。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接触线无弛度时,定位点处接触线距离轨面的垂直距离称为()。A、跨距B、结构高度C、导高D、轨距

跨距内某点接触线的高度与该跨距两端定位点处接触线平均高度之差就是接触线弛度

定位点两侧第1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于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10mm,且不得出现A形。

接触线悬挂点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mm。A、5330B、5700C、6200D、6500

接触线拉出值指的是定位点处接触线距线路中心的距离。

交叉线岔承力索的交汇点和接触线的交汇点在()。交汇点处正线工作支接触线的高度比两侧定位点处接触线抬高()。

定位点两侧第1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于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mm,且不得出现()

某区间接触网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H=6000mm,所处区段曲线半径R=600m,外轨超高为h=70mm,该定位点处接触线的位置应在线路中心至外轨间且距线路中心距离为260mm.

定位装置结构及安装状态应保证接触线工作面平行于轨面连线,定位点处接触线的符合()规定。A、弹性B、高度C、上下D、驰度

定位装置的结构及安装状态应保证接触线工作面()轨面连线,定位点处接触线的弹性()。

定位点两侧第1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于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50mm,且不得出现V形。

接触悬挂检修作业,接触线维护技术标准:接触线坡度即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mm。A、±5B、±10C、±15D、±20

接触线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接触线悬挂点高度不宜小于()mm,接触线最低点高度不小于()mm,站线和区间接触网的高度应一致。

接触线高度符合设计规定;正线悬挂点处工作支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一般为()mm,接触线最低点高度不宜小于()mm。

定位点处接触线距轨道平面的垂直距离为接触线高度。

定位器应保证接触线()、()及工作面的正确性,以及定位点处两条接触线相距()毫米,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mm,但不能呈“V”形.

单选题在接触线无弛度时,定位点处接触线距离轨面的垂直距离称为()。A跨距B结构高度C导高D轨距

填空题定位装置的结构及安装状态应保证接触线工作面()轨面连线,定位点处接触线的弹性()。

单选题定位装置结构及安装状态应保证接触线工作面平行于轨面连线,定位点处接触线的符合()规定。A弹性B高度C上下D驰度

判断题接触线拉出值指的是定位点处接触线距线路中心的距离。A对B错

填空题定位器应保证接触线()、()及工作面的正确性,以及定位点处两条接触线相距()毫米,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判断题定位点处接触线距轨道平面的垂直距离为接触线高度。A对B错

判断题某区间接触网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H=6000mm,所处区段曲线半径R=600m,外轨超高为h=70mm,该定位点处接触线的位置应在线路中心至外轨间且距线路中心距离为260mm.A对B错

填空题接触线高度符合设计规定;正线悬挂点处工作支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一般为()mm,接触线最低点高度不宜小于()mm。

填空题交叉线岔承力索的交汇点和接触线的交汇点在()。交汇点处正线工作支接触线的高度比两侧定位点处接触线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