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相关考题:

公行制度规定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及其相关事务必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来进行,不得直接与中国其他商人进行贸易。()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A.清政府政府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B.清政府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C.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基本形成

在《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马关条约》关于“清政府朝鲜‘独立自主’”的真实含义是()A.清政府不能再向朝鲜提供帮助B.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C.朝鲜与清政府脱离关系实现独立D.朝鲜摆脱外国控制独立自主

近代票号的最大主顾清政府及各级官员,因此随着清政府的倒台票号也走向了衰落。

票号兴盛的原因是()。A.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开始利用票号为其汇兑经、协饷,使得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B.太平天国战争后,清政府经常向票号借贷,有时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依靠票号垫款汇结C.20世纪后,由于清政府需要偿还外债和庚子赔款,各省各关每年必须按期上缴一大笔款项,这些款项需要经过票号汇兑,使得票号业务有了很大保证D.20世纪初是票号的鼎盛时期E.山西商人的精明吃苦耐劳也是票号兴盛的重要原因

造成票号衰败的原因是()。A.对清政府的依赖性和保守性B.经营业务上的墨守成规C.外国在华银行势力和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兴起成为票号的竞争对手D.辛亥革命推翻了票号业最大靠山和最大客户清政府E.社会动荡造成的抢劫票号财物现象。辛亥革命前,票号总号有26家,到1921年只剩下4家,10年间倒闭了80%多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与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面对清政府财政拮据的窘况,左宗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把省下来的饷银,匀作海防之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A、划使馆区B、拆炮驻兵C、严禁反帝D、设外务部

到清朝末年,1904年,山西票号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开设了450家分号,经营的金额高达七、八亿两白银,就连清政府的政府税收很大一部分也都由山西票号汇兑存储,山西票号获得了“()”、“九州利赖”的名声。A、财路天下B、汇钱天下C、汇通天下D、银通天下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与朝廷饷银的汇兑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在谈到晚清海关管理时认为,洋员管海关本是“叛乱”(太平天国运动)的私生子,乃权宜之计,但正是廉政延长了这一怪胎的生命。这说明()。A、清政府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丧失关税自主权B、洋人管理的海关的廉政折射出清政府的腐败C、清政府对国家关税自主权的丧失熟视无睹D、西方列强最初无意长期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总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票号兴盛的原因是()。A、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政府开始利用票号为其汇兑经、协饷,使得票号与清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B、太平天国战争后,清政府经常向票号借贷,有时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依靠票号垫款汇结C、20世纪后,由于清政府需要偿还外债和庚子赔款,各省各关每年必须按期上缴一大笔款项,这些款项需要经过票号汇兑,使得票号业务有了很大保证D、20世纪初是票号的鼎盛时期E、山西商人的精明吃苦耐劳也是票号兴盛的重要原因

造成票号衰败的原因是()。A、对清政府的依赖性和保守性B、经营业务上的墨守成规C、外国在华银行势力和中国新式银行业的兴起成为票号的竞争对手D、辛亥革命推翻了票号业最大靠山和最大客户清政府E、社会动荡造成的抢劫票号财物现象。辛亥革命前,票号总号有26家,到1921年只剩下4家,10年间倒闭了80%多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甘心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A、八国联军侵入北京B、镇压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的签订D、戊戌政变

《马关条约》关于“清政府朝鲜‘独立自主’”的真实含义是()A、清政府不能再向朝鲜提供帮助B、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C、朝鲜与清政府脱离关系实现独立D、朝鲜摆脱外国控制独立自主

1901年,()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投降卖国,成为洋人的朝廷。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A、义和团只是人民群众自发的斗争B、西方列强对清政府加以胁迫C、清政府的背信弃义D、义和团本身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模糊

判断题面对清政府财政拮据的窘况,左宗棠建议对西征军“可撤则撤,可停则停”,把省下来的饷银,匀作海防之用。A对B错

单选题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单选题《马关条约》关于“清政府朝鲜‘独立自主’”的真实含义是()A清政府不能再向朝鲜提供帮助B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C朝鲜与清政府脱离关系实现独立D朝鲜摆脱外国控制独立自主

单选题1901年,()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投降卖国,成为洋人的朝廷。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多选题《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A清政府政府彻底放弃了抵抗外国侵略者的念头B清政府政府甘当“洋人的朝廷”C国人对清政府更为失望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基本形成

判断题近代票号的最大主顾清政府及各级官员,因此随着清政府的倒台票号也走向了衰落。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