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筒中筒结构时,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平面形状以圆形或正多边形时为有利,矩形时两边长比不宜大于2B、空腹筒(外筒)柱距不宜大于层高C、为了增加采光和立面的美观,空腹筒的开孔率不宜小于50%D、实腹筒(内筒)宜贯通建筑物全高

在设计筒中筒结构时,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平面形状以圆形或正多边形时为有利,矩形时两边长比不宜大于2
  • B、空腹筒(外筒)柱距不宜大于层高
  • C、为了增加采光和立面的美观,空腹筒的开孔率不宜小于50%
  • D、实腹筒(内筒)宜贯通建筑物全高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筒中筒结构的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A.筒体结构应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30B.核心筒墙厚应验算墙体稳定性C.核心筒外墙厚度不应小于 200mmD.核心筒内墙厚度不应小于 200mm

框架筒中筒、框架核心筒区别,错误的是()。 A.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外框筒为密柱深梁,影响对外视线,景观较差,建筑外形单调B.筒中筒结构具有良好的空间性能;框架-核心筒结构按平面结构进行分析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抗侧刚度远小于筒中筒结构D.筒中筒结构中抵抗剪力以实腹筒为主,抵抗倾覆力矩则以外框筒为主;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实腹筒成为主要抗侧力部分

土CBR试验,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宜高出( )mm。A.筒高的6mmB.筒高的5mmC.筒高的10mmD.筒高的8mm

对框架一核心筒结构进行结构布置时,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 )。A. 核心筒是框架一核心筒结构抵抗侧向力的最主要构件,核心筒需占有一定的面积,以获得受力所需的侧向刚度B.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扭矩,宜布置核心筒位于整个结构的中央,筒外形对称,甚至筒内墙肢也宜均匀、对称设置,以适应框架一核心筒结构对扭矩较敏感的特点C. 为保证框架一核心筒结构的侧向刚度沿竖向不发生突变,宜将核心筒贯通建筑物的全高D. 为降低层高和方便铺设管线,同时也避免楼盖主梁搁置在核心筒的连梁上,可采用无梁楼盖将核心筒与周边柱、内柱连成整体,因此,周边柱之间的框架梁也可一并省去

关于柱轴压比限值的要求,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 A. 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属于一级的框支柱(包括框支角柱),其轴压比不宜大于0.60 B. 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属一级的框架柱,当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较多时,其框架柱轴压比不宜大于0.65 C. 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等级属一级的框架柱,当核心筒结构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柱轴压比不宜大于0.75 D. 筒中筒结构,抗震等级属一级的密集柱,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箍筋间距100mm、肢距150mm、箍径12mm;其内筒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较多时,其密集柱的轴压比不宜大于0.75

对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结构布置时,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  )。 A. 核心筒是框架—核心筒结构抵抗侧向力的最主要构件,核心筒需占有一定的面积,以获得受力所需的侧向刚度 B.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扭矩,宜布置核心筒位于整个结构的中央,筒外形对称,甚至筒内墙肢也宜均匀、对称设置,以适应框架—核心筒结构对扭矩较敏感的特点 C. 为保证框架—核心筒结构的侧向刚度沿竖向不发生突变,宜将核心筒贯通建筑物的全高 D. 为降低层高和方便铺设管线,同时也避免楼盖主梁搁置在核心筒的连梁上,可采用无梁楼盖将核心筒与周边柱、内柱连成整体,因此,周边柱之间的框架梁也可一并省去

在地震区采用钢框筒结构时,下列所述的( )内容是合理的。Ⅰ.当采用矩形平面时,其长宽比不宜大于2;Ⅱ.外筒承担全部地震作用,内部结构仅承担竖向荷载;Ⅲ.是由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Ⅳ.在地震区,根据规范,其适用的最大高度与钢筒中筒结构相同A.Ⅰ、ⅡB.Ⅲ、ⅣC.Ⅱ、ⅣD.Ⅰ、Ⅲ

下列是关于高层建筑筒中筒结构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Ⅰ.筒中筒结构宜采用对称平面;Ⅱ,当为矩形平面时,长宽比不宜大于2;Ⅲ.筒中筒结构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Ⅳ.外筒的柱距应大于层高A.Ⅰ、ⅡB.Ⅱ、ⅢC.Ⅲ、ⅣD.Ⅱ、Ⅳ

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的长宽比不宜大于( )。A.2B.3C.4D.5

【试题要求】 1.任务描述 图 1 为某 35 层建筑的标准层平面图,层高 3.9m,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不考虑抗震要求,外筒壁厚 1000mm,内筒壁厚 600mm。设计应在满足规范要求(外筒柱距不大于 4000mm)的前提下,外筒的柱距应最大,四周柱距必须统一,柱宽为 1400mm。 2.任务要求 按图例在图 1 中: (1)布置外筒的柱,并注明柱距; (2)布置外筒的梁(裙梁); (3)布置内筒及内部的剪力墙: (4)布置内筒的连梁; (5)布置内、外筒之间的梁; (6)布置内、外筒的角柱。 3.图例(见下表)

任务说明 下页图为某结构选型为筒中筒的高层建筑平面简图及尺寸。已知:建筑的层高为3.9m,框筒柱宽1400mm,高与墙同厚,柱距<4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500mm厚;根据相关的结构要求,用给出图例布置如下内容: 布置全部框简结构柱及角柱,外筒各边柱距相等;布置内核心筒各处剪力墙;布置内筒、外筒及内外筒之间的连梁;布置转角斜梁。

关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的筒中筒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度不宜低于80mB.外筒高宽比宜为2~8C.内筒高宽比可为12~15D.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2

在地震区采用钢框筒结构时,下列所述的哪一项内容是合理的?Ⅰ.当采用矩形平面时,其长宽比不宜大于2Ⅱ.外筒承担全部地震作用,内部结构仅承担竖向荷载Ⅲ,是由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Ⅳ.在地震区,根据规范,其适用的最大高度与钢筒中筒结构相同( )A.Ⅰ、ⅡB.Ⅲ、ⅣC.Ⅱ、ⅣD.Ⅰ、Ⅲ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采用混凝土筒中筒结构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结构高度不宜低于80m,高宽比可小于3B.结构平面外形可选正多边形、矩形等,内筒宜居中,矩形平面的长宽比宜大于2C.外框筒柱距不宜大于4m,洞口面积不宜大于墙面面积的60%,洞口高宽比无特殊D.在现行规范所列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中,筒中筒结构可适用的高度最大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采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核心筒宜贯通建筑物全高,核心筒的宽度不宜小于简体总高度的1/12B.简体角部附近不宜开洞,当不可避免时筒角内壁至洞口的距离可小于300mm,但应大于开洞墙的截面厚度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周边柱间可不设置框架梁D.所有框架梁与核心筒必须采用刚性连接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筒中筒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Ⅰ.筒中筒结构宜采用对称平面;Ⅱ.当为矩形平面时,长宽比不宜大于2;Ⅲ.筒中筒结构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Ⅳ.外筒的柱距应大于层高A.Ⅰ、ⅡB.Ⅱ、ⅢC.Ⅲ、ⅣD.Ⅱ、Ⅳ

对于多层热套式高压容器()A、外筒内径大于内筒外径B、外筒外径大于内筒外径C、内筒内径大于外筒外径D、内筒外径大于外筒内径

泥浆护壁成孔时,宜采用孔口护筒,护筒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B、护筒可用4~8㎜厚钢板制作,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100mm,上部宜开设1~2个溢浆孔C、护筒的埋设深度:在黏性土中不宜小于1.0m;砂土中不宜小于1.5m。护筒下端外侧应采用黏土填实;其高度尚应满足孔内泥浆面高度的要求D、受水位涨落影响或水下施工的钻孔灌注桩,护筒应加高加深,必要时应打入不透水层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筒(空腹筒)结构存在剪力滞后现象,而实腹筒结构则不会产生剪力滞后现象。

高层建筑采用筒中筒结构时,下列四种平面形状中,受力性能最差的是()。A、圆形B、三角形C、正方形D、正多边形

下列是关于高层建筑筒中筒结构的叙述,哪两条是不正确的?() I.筒中筒结构宜采用对称平面; Ⅱ.当为矩形平面时,长宽比不宜大于2; Ⅲ.筒中筒结构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 Ⅳ.外筒的柱距应大于层高。A、I、ⅡB、Ⅱ、ⅢC、Ⅲ、ⅣD、Ⅱ、Ⅳ

筒中筒结构体系是由内筒和外筒两个筒体组成的结构体系。内筒通常是由()围成的实筒,而外筒一般采用框筒或桁架梁。A、框架B、筒中筒C、剪力墙D、框架-剪力墙

筒中筒结构由内外两个筒体组合而成,内筒为心腹筒,外筒是由()组成的框筒。

单选题框筒结构不宜采用的平面型式是()。A圆形B三角形C正多边形D长宽比不大于2的矩形

单选题下列是关于高层建筑筒中筒结构的叙述,哪两条是不正确的?() I.筒中筒结构宜采用对称平面; Ⅱ.当为矩形平面时,长宽比不宜大于2; Ⅲ.筒中筒结构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 Ⅳ.外筒的柱距应大于层高。AI、ⅡBⅡ、ⅢCⅢ、ⅣDⅡ、Ⅳ

单选题做击实试验时,小试筒击实后,试样高出击实筒不宜超过5mm,大试筒击实后,试样高出击实筒不宜超过()mm。A5B6C7D4

单选题在设计筒中筒结构时,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平面形状以圆形或正多边形时为有利,矩形时两边长比不宜大于2B空腹筒(外筒)柱距不宜大于层高C为了增加采光和立面的美观,空腹筒的开孔率不宜小于50%D实腹筒(内筒)宜贯通建筑物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