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洗油在多次循环使用后,密度、粘度、分子量增大,300℃前馏分减少?

为什么洗油在多次循环使用后,密度、粘度、分子量增大,300℃前馏分减少?


相关考题:

由于泡沫具有很高的粘度和密度,在驱油中可以显著提高洗油效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洗油馏分中有效吸收组分是()。

洗油馏分切取温度()。

同一种原油随着馏分油的沸点升高和分子量增大,密度随之()。

甲基萘主要存在于()中。A、洗油馏分B、蒽油馏分C、萘油馏分

在粗苯生产操作过程中,循环洗油的粘度将增大。

洗油馏分中有效组分是()。

苊主要存在于()中。A、酚油馏分B、蒽油馏分C、萘油馏分D、洗油馏分

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洗油分子量越(),将使洗油中粗苯浓度增大。

洗油分子量及循环量对吸苯操作有何影响?

循环洗油质量的恶化会造成洗油粘度和比重的增加,洗油分子量增大,从而直接影响苯的吸收操作,造成粗苯回收率下降。

洗油馏分的切取范围是()。A、170℃前馏分B、170℃~230℃C、280℃~300℃D、230℃~300℃

焦油洗油是高温煤焦油中()℃馏分。A、150--180B、230--300C、300--450

洗油质量变坏特征主要有粘度增大、()、颜色变黑、230~300℃的馏出量减少。

油品的分子量随馏分沸程升高而增大,其中平均分子量在100~120的为()A、汽油B、煤油C、轻柴油D、润滑油

洗油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吸煤气中的一些饱和化合物,在高温下发生聚合,使洗油的粘度增加,分子量增大,洗苯效果变差,因此必须对洗油进行再生。

一般随着沸点的升高,石油馏分的密度(),粘度增大,蒸气压(),凝点增大,非烃化合物的含量增大。

在主要生油阶段,氧、硫、氮等杂元素减少,原油的密度、粘度降低,胶质、沥青质不断减少,轻质馏分增加,原油性质()。A、变差B、变好C、不变D、不确定

油脂分子在长时间慢火加热中,会脱水缩合成分子量较大的聚合物,使粘度增大。

在洗油洗苯操作中,随着洗油分子量的增加,洗油的吸收能力将()。

洗油分子量及循环油量如何影响粗苯的吸收率?

在焦油蒸馏的馏分中洗油馏分的馏分段为()A、175~210℃B、210~230℃C、240~350℃D、220~300℃

石油的粘度决定于(),含量少则粘度低。A、沥青质B、润滑油馏分和胶质C、石蜡D、重质馏分

问答题洗油在循环使用中质量为什么会变差?

问答题洗油分子量及循环油量如何影响粗苯的吸收率?

问答题洗油多次循环使用后,为什么其密度、粘度、分子量增大?

单选题在焦油蒸馏的馏分中洗油馏分的馏分段为()A175~210℃B210~230℃C240~350℃D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