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样中含油时,测定挥发酚前可用四氯化碳萃取以除去干扰

当水样中含油时,测定挥发酚前可用四氯化碳萃取以除去干扰


相关考题:

测定饮水中挥发酚类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采用下列哪种有机溶剂进行萃取A、环己烷B、己烷C、四氯化碳D、石油醚E、氯仿

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中的方法测定饮水中挥发酚类时,萃取用的有机溶剂是A、环己烷B、己烷C、石油醚D、氯仿E、四氯化碳

水样中存在氧化剂(如游离氯)的干扰时A.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去除B.可加入硫酸铜去除C.可在碱性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掉D.可在酸性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掉E.在酸性条件下蒸馏去除废水中挥发酚测定的干扰物质排除如下

水样中存在硫化物的干扰时A.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去除B.可加入硫酸铜去除C.可在碱性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掉D.可在酸性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掉E.在酸性条件下蒸馏去除废水中挥发酚测定的干扰物质排除如下

水样中有油的存在时A.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去除B.可加入硫酸铜去除C.可在碱性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掉D.可在酸性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掉E.在酸性条件下蒸馏去除废水中挥发酚测定的干扰物质排除如下

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测定挥发酚中萃取的目的是()。A、浓缩、富集B、分离干扰物C、提高显色灵敏度

测定挥发酚的水样可用塑料瓶保存或玻璃瓶保存。

当欲测水样中含有粗大悬污物质、油和脂等干扰电导率的测定时,应先过滤或萃取除去后再测定。

按照国标方法,如果测定挥发酚的水样中含有油,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去除()。A、碱性条件下用三氯甲烷萃取B、用微孔滤膜过滤C、酸性条件下用苯萃取D、酸性条件下用石油醚萃取E、碱性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

采用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挥发酚,当样品中挥发酚的浓度超过测定上限时,可改用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

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挥发酚时,用()进行萃取浓缩。A、三氯甲烷B、四氯甲烷C、二硫化碳D、石油醚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时,如果水样中不存在干扰物,预蒸馏操作可以省略。

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时,若水样中含有油类,可在碱性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以消除干扰。

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时,硫化物干扰挥发酚测定。

测定挥发酚的水样可用塑料瓶或玻璃瓶保存。

采用直接萃取法萃取水中油类时,将20ml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再移入装有水样的分液漏斗中,此转移过程中四氯化碳的挥发易导致测定误差。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时,水样中的余氯对测定会产生干扰,可用相当于水样重量的()%的()除去。

当水样中含油时,测定挥发酚前可用四氯化碳萃取以除去干扰,加入四氯化碳前应先()。A、进行预蒸馏B、加入HCI,调节PH在2.0-2.5之间C、加入粒状NaOH,调节PH在12.0-12.5之间D、加入0.1mol/LNaOH溶液,调节PH在12.0-12.5之间

当测酚水样含油时,可用四氯化碳萃取以去除干扰,加入四氯化碳前,应先()A、进行预蒸馏B、加入盐酸调节PH在2.0-2.5之间C、加入粒状氢氧化钠调节至PH12.0-12.5之间D、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PH12.0-12.5之间

当水样中含油时,测定挥发酚前可用四氯化碳萃取以去除于扰,加入四氯化碳前应先()。A、进行预蒸馏B、加入HCl,调节pH在2.0~2.5之间C、加入粒状NaOH,调节pH在12.0~12.5之间D、加入0.1mol/LNaOH溶液,调节pH在12.0~12.5之间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时,水样中的余氯对测定会产生干扰,可用相当于水样重量()%的()除去。

判断题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时,若水样中含有油类,可在碱性条件下用四氯化碳萃取,以消除干扰。A对B错

判断题采用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挥发酚,当样品中挥发酚的浓度超过测定上限时,可改用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A对B错

判断题采用直接萃取法萃取水中油类时,将20m1四氯化碳洗涤采样瓶后再移入装有水样的分液漏斗中,此转移过程中四氯化碳的挥发易导致测定误差。A对B错

填空题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苯系物时,水样中的余氯对测定会产生干扰,可用相当于水样重量()%的()除去。

单选题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测定挥发酚中萃取的目的是()。A浓缩、富集B分离干扰物C提高显色灵敏度

判断题当水样中含油时,测定挥发酚前可用四氯化碳萃取以除去干扰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