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雾化吸入时,无需拿掉氧气筒上的湿化瓶。

使用雾化吸入时,无需拿掉氧气筒上的湿化瓶。


相关考题:

促进排痰的措施有:()A.雾化吸入B.胸部叩击C.体位引流D.气道湿化E.机械吸痰

连续使用的吸氧管、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须每日更换;湿化液应用过滤水。()

超声雾化吸人的目的包括:祛痰、解痉、消炎;湿化气道,改善通气功能;间歇性吸人抗癌药物治疗肺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氧气雾化吸入时,连接氧气装置和雾化器,氧气湿化瓶内不放水,调节氧流量达6~8L/min。()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应该( )A.用毕干燥保存B.用毕终末消毒C.必须每日消毒D.湿化液应用灭菌水E.湿化液必须每2天更换1次

氧气表各部分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安全阀:使过多氧气由四周小孔流出B.流量表:控制氧气流出量C.减压器:减低来自氧气筒内氧气压力D.压力表:测知氧气筒内氧气的压力E.湿化瓶:避免氧气干燥

氧气表各部分的作用,叙述不妥的是A.压力表:测知氧气筒内氧气的压力B.减压器:减低来自氧气筒的氧气压力C.流量表:控制氧气流出量D.湿化瓶:湿润氧气E.安全阀:保证安全

氧气雾化吸入时,正确的是A、患者呼气时用手指堵住出气管B、药液应稀释在10ml以内C、湿化瓶内加冷开水1/2瓶D、氧流量调节至6~8L/minE、嘱患者吸气时松开出气口

促进排痰的措施有:()A.雾化吸B.胸部叩击C.体位引流D.气道湿化E.吸痰

氧气雾化吸入时,正确的是A.病人呼气时用手指堵住出气管B.药液应稀释在10ml以内C.湿化瓶内加冷开水1/2瓶D.氧流量调节至6L/minE.嘱病人吸气时开出气口

对氧气湿化瓶的处理不妥的是A:装入冷开水B:瓶内水量为2/3满C:通气管浸入液面下D:雾化吸人时瓶内不放水E:湿化瓶定时更换

对氧气湿化瓶的处理不妥的是A、瓶内水量为2/3满B、通气管浸入液面下C、雾化吸入时瓶内不放水D、湿化瓶定时更换E、装入冷开水

氧气雾化吸入时,正确的是A:患者呼气时用手指堵住出气管B:药液应稀释在10ml以内C:湿化瓶内加冷开水1/2瓶D:氧流量调节至6L/minE:嘱患者吸气时松开出气口

对氧气湿化瓶的处理不妥的是A.装入冷开水B.瓶内水量为2/3满C.通气管浸入液面下D.雾化吸入时瓶内不放水E.湿化瓶定时更换

雾化吸入时,口含嘴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射流式雾化器才能使用口含嘴B、使用后的口含嘴按生活垃圾处理C、口含吸嘴呼气,用鼻吸气D、口含吸嘴呼气,用鼻吸气,作深呼吸E、口含吸嘴吸气,用鼻呼气,作深呼吸

人工气道湿化不建议常规使用()A、气道内滴注湿化液B、恒温湿化器C、温湿交换器D、雾化加湿

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等器材必须()清洁或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多长时间消毒一次()A、1天B、2天C、3天D、1周

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婴儿暖箱水瓶及吸引瓶等器材,使用中必须()天更换并高水平消毒。

促进排痰的措施有哪些().A、雾化吸入B、胸部叩击C、体位引流D、气道湿化E、机械吸痰

连续使用的吸氧管、氧气湿化瓶等,须每日更换,湿化液应用过滤水。

关于雾化吸入的说法错误的是()。A、常用的雾化吸入法有氧气雾化吸入法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B、超声雾化吸入时,水槽内需保持有足够的冷蒸馏水,如发现水温超过50℃或水量不足,应关机,更换或加入冷蒸馏水C、氧气雾化吸入时,指导老人将吸气管放入口中,紧闭口唇,深吸气,吸气后再屏气1-2s,用鼻子呼气,直到药液吸完为止D、进行氧气雾化吸入时,应调节氧流量为6-8L/min,注意氧气湿化瓶内加入1/2-2/3的蒸馏水

在氧气雾化吸入时,不正确的内容是()A、正确使用用氧装置B、氧气湿化瓶内加蒸馏水1/2~1/C、观察痰液排出情况D、氧流量为6~8L/min

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包括()和()、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体位引流以及机械吸痰。

单选题雾化吸入时,口含嘴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射流式雾化器才能使用口含嘴B使用后的口含嘴按生活垃圾处理C口含吸嘴呼气,用鼻吸气D口含吸嘴呼气,用鼻吸气,作深呼吸E口含吸嘴吸气,用鼻呼气,作深呼吸

判断题使用雾化吸入时,无需拿掉氧气筒上的湿化瓶。A对B错

单选题在氧气雾化吸入时,不正确的内容是()A正确使用用氧装置B氧气湿化瓶内加蒸馏水1/2~1/C观察痰液排出情况D氧流量为6~8L/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