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在自然美的观赏上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并认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下列哪些说法表现了这一观点?()A、《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B、《通书·顺化》:“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C、《朱子语类》:“仁是天地之生气”D、《河南程氏遗书》:“人与天地一物也”E、《正蒙·乾称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中国美学在自然美的观赏上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并认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下列哪些说法表现了这一观点?()

  • A、《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
  • B、《通书·顺化》:“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
  • C、《朱子语类》:“仁是天地之生气”
  • D、《河南程氏遗书》:“人与天地一物也”
  • E、《正蒙·乾称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相关考题:

怎样认识中国特有的“舞蹈诗”()今天多数人认为舞蹈是一种“善于抒情,而拙于叙事”的艺术,但我们仍然在大批生产叙事性舞剧。A、舞蹈诗”外国没有,它完全是中国人的创造B、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舞蹈诗”,要适应国际情况,中国也不应当有C、在中国仍需生产叙事性舞剧的时候,为鼓励大型抽象表现性舞蹈作品,“舞蹈诗”就是一种必要的形式划分D、它符合舞蹈“善于抒情,掘于叙事”的规律E、可以强调舞蹈的诗性,没必要设什么“舞蹈诗”

中国历史上的艺术感兴论是在下列时期成为普遍性的艺术观念的()A、先秦两汉时期B、魏晋至唐代C、宋元之际D、明清之际

音乐所用的音大致在()之间()A、20赫兹-4000赫兹B、30赫兹-4000赫兹C、500赫兹-3000赫兹D、20赫兹-20000赫兹

雕塑的审美方式在现、当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A、纪念性的作品越来越多B、雕塑与绘画的区别越来越明晰C、雕塑的内容越来越单纯D、雕塑越来越强调平民化、生活化,强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东方绘画的高峰期是什么时候?()A、魏晋南北朝至北宋初年B、公元6世纪到16世纪C、4世纪~10世纪D、延伸到17、18世纪

“曹衣出水”是哪位画家线条的代表性特点()A、顾恺之B、曹仲达C、吴道子D、尉迟乙僧

中国当代舞蹈具有独特的面貌,以下不属于导致这种独特面貌的因素是()A、中国当代舞蹈在建国后开始建设,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无法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B、在相对封闭的历史背景之中,中国舞蹈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C、中国传统舞蹈没有留下鲜活的动态性的资料;在建国初期,要建设中国当代舞蹈,除了关于中国传统舞蹈的文字和图像外,没有其他参照D、西方现代舞发展出了抽象表现主义风格

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特色的节拍为:()A、2/4拍B、非均分律动C、均分律动D、紧打慢唱

以下哪些是雕塑审美方式的变化?()A、由过去的那种仪式化的空间转为一个生活的空间B、由膜拜到平视C、由仰望到身体体验D、视觉观看到触摸

中国旅英画家蒋彝的《德温特湖畔之牛》用是的焦点透视法。

以下符合黄休复《益州名画记》原意的表述顺序是()A、妙格、逸格、能格、神格B、神格、能格、逸格、妙格C、能格、妙格、神格、逸格D、逸格、神格、妙格、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