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征用宅基地的土地补偿费计算标准如何?

法律规定征用宅基地的土地补偿费计算标准如何?


相关考题:

如何计算征用土地的有关补偿费?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2年平均产值的6-10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建设征用耕地时支付的安置补助费应按被征用耕地的数量计算B.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C.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D.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E.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由县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安置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 )倍。 A、4~10 B、5~10 C、6~10 D、7~10

关于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该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B: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C:青苗补偿费归农村集体所有D: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 )。A.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B.该耕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C.该耕地被征用前5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D.该耕地被征用前5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

某建设项目,需要征用耕地100亩,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每亩年产值分别为2000元、2100元和2200元,土地补偿费标准为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0倍;被征用单位人均占有耕地1亩,每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地上附着物共有树木2400棵,补偿标准为50元/棵,青苗补偿标准为200元/亩,计算该建设项目的征地补偿费。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如何确定?

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计算标准?

法律规定征用园地、非精养鱼塘、水生地、林地、牧场的土地补偿费计算标准如何?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A、2B、3C、4D、5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由用地单位支付土地补偿费。( )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 )

法律规定征用设区的市郊区的精养鱼塘的土地补偿费计算标准如何?

征用荒山、荒地、荒滩及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计算标准如何?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计算标准?

征用土地补偿费使用有何规定?

某开发公司需征用100亩耕地,该块耕地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亩产值为1000元,按最低补偿标准应支付( )万元土地补偿费。A、30B、60C、100D、70

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两年的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的标准规定。()

下列关于建设用地的补偿和安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建设征用耕地时支付的安置补助费应按被征用耕地的数量计算B、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C、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D、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E、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由县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安置

问答题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如何确定?

判断题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两年的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征用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的标准规定。()A对B错

判断题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 )A对B错

单选题下列关于土地补偿费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征用林地、牧场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该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B征收无收益的土地,不予补偿C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农村集体所有D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单选题某开发公司需征用100亩耕地,该块耕地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亩产值为1000元,按最低补偿标准应支付( )万元土地补偿费。A30B60C100D70

单选题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A2B3C4D5

多选题下列关于建设用地的补偿和安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建设征用耕地时支付的安置补助费应按被征用耕地的数量计算B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C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D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E征用土地造成的多余劳动力,由县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