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语时声强为10-8w/m2,飞机发动机的声音强度为10-1w/m2,则它们的声强级之差为:()A、10-6dBB、110dBC、10-7dBD、70dB

低语时声强为10-8w/m2,飞机发动机的声音强度为10-1w/m2,则它们的声强级之差为:()

  • A、10-6dB
  • B、110dB
  • C、10-7dB
  • D、70dB

相关考题:

卫生学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最常用的为A、声频带B、声频C、声压级D、声功率级E、声强级

两种声音的声强级差为2dB,则它们的强度之比为( )。A.158B.0158C.158D.158

两种声音的声强级差1分贝,则它们的强度之比为( )。A.0.0126B.0.126C.1.26D.12.6

两种声音的声强级相差20dB,则它们的强度之比是:()A、2:1B、100:1C、26:1D、20:1

声强、声强级和响度级的关系是:()A、声强级大的声音响度级一定大B、声强级与声强成正比C、闻阈线与0dB线重合D、频率为1000HZ的声音,其强度级(分贝值)与响度级的数值相等

某种马达开动时产生噪音的声强为10-5W/m2,则声强级为()A、10dBB、30dBC、50dBD、70dB

设一架收音机所产生的声音的声强级为80dB,那么10架飞机产生的声音的声强级为:()A、800dBB、80dBC、90dBD、83dB

设一架飞机所产生的声强级80dB,那么10架飞机产生的声强级为:()A、800dBB、90dBC、81dBD、83dB

声压幅值为80N/m2,声阻抗为443.76Kg/m3s的声音的声强为:()A、7.2S/m2·sB、7.25SC、0.09S/m2·sD、0.18S/m2·s

两种声音的声强级差为1dB,则它们的强度之比为:()A、0.26B、126C、0.026D、1.26

卫生学评价声音强度大小的常用单位为()A、声压级B、声功率级C、声强级D、声频大小E、以上均不正确

某人声音频率为450Hz、声强级80dB,听起来与频率为1000Hz,声强级为40dB的声音等响,则此人声音的响度级为:()A、70dBB、70phonC、40dBD、40phon

频率为500Hz、声强级为70dB的声音听起来与频率为1000Hz,声强级为40dB的声音等响,则其响度级为:()A、70dBB、70phonC、40dBD、40phon

声强为10-7W/m2的声波的声强级为:()A、30BB、70dBC、50BD、40dBE、50dB

声强级比声强为10-9W/m2的声强级大5dB时,此声的强度为:()A、3.16W/m2B、5×10-9W/m2C、3.16×10-9 W/m2D、 无法确定

低语时声强为10—8W/m2,飞机发动机的噪声声强为10—lW/m2,当其频率为1000Hz时,则它们的声强级之差为:()A、10—6dBB、150dBC、110dBD、70dB

一种声音的频率为800HZ、声强级为70dB,听起来与频率为1000HZ、声强级为45dB的声音等响,则前者的响度级为:()A、45dBB、70dBC、45phonD、70phon

声阻为400N·s/m3的空气中有一频率为1000Hz、声压有效值为2×10-3Pa的声波,则此声波的声强为:()A、10-8W/m2B、10-9W/m2C、10-10W/m2D、10-12W/m2

声强、声强级和响度级的关系是: ()A、声强级大的声音响度级一定大B、听阈线上声波声强级都为0dBC、声强级与声强成正比D、只有频率1000Hz的声音,其强度级与响度级的数值相等

同一媒质中,两声波的声强级相差为20dB,则它们的声强之比为:()A、20:1;B、100:1C、2:1;D、40:1

定义声强级时人为规定以可引起听觉的最弱声强I0=10-12W/m2作为声强级的标准。若某工地的噪声强度(平均能流密度)为I=10-4W/m2,则其声强级是()。A、8dBB、40dBC、80dBD、120dB

声强级定义中,常用基准声强为()。A、1W/m2B、1pW/m2C、1mW/m2D、1μW/m2

大街上,噪声电子显示屏上显示噪声声强级为70dB,声强标准I0=10-12W/m2,则实际的噪声强度是()。A、1058W/m2B、10-5W/m2C、10-9W/m2D、10-19W/m2

单选题卫生学评价中表示声音强度大小的单位最常用的为()A声频带B声频C声功率级D声压级E声强级

单选题两种声音的声强级差为1dB,则它们的强度之比为:()A0.26B126C0.026D1.26

单选题卫生学评价声音强度大小的常用单位为()A声压级B声功率级C声强级D声频大小E以上均不正确

单选题声强级定义中,常用基准声强为()。A1W/m2B1pW/m2C1mW/m2D1μW/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