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老年人在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需要30min再测量体温一次。A对B错

判断题
老年人在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需要30min再测量体温一次。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物理或药物降温半小时后测量的体温以( )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并用( )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下次测得的温度用( )线仍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15分钟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量体温。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高热病人采取的护理措施为:()。 A、物理降温或按医嘱予药物降温B、高热时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C、多饮水,以每天3000ml为宜D、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E、心理护理

测温前30min内若有运动、进食、冷热饮、冷热敷、坐浴、洗澡、灌肠等活动应休息30min后再测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物理降温时体温降至37.5℃即可.()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坐俗或灌肠的患者须待30分钟后再测量体温。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降温灌肠水温是()℃;中暑用()等渗盐水灌肠保留30min后再排出,便后30min测量体温并记录。

老年人在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需要30min再测量体温一次。

对高热患者行物理降温后,护士应在降温处理()后测量体温。A、10minB、20minC、30minD、40min

停用冬眠低温治疗时,应先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相同剂量的药物维持时间直至停用,再停物理降温,让体温自然回升。()

物理或药物降温30分钟后,应重测体温,测量的体温以什么表示()A、蓝圈B、红圈C、红点D、蓝点

脑伤病人进行冬眠低温疗法正确的是()。A、用药前应测定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B、先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再使用冬眠药物C、注射冬眠药物后,半小时以后不宜搬动病人D、停止冬眠低温时,应先停冬眠药物后停物理降温E、冬眠期间,每4~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并详细记录

降温的方法有两种: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对学前儿童来说,若体温不是特别高,应尽量采取()的方法。A、药物降温B、物理降温C、冷敷D、酒精擦拭

对高热老年人的照料不正确的方法是()A、进行口腔、皮肤护理B、补充营养及水分C、让老年人卧床休息D、物理降温后1h后测量体温

患者,女,23岁,自觉头痛无力,体温37.6℃~38.6℃,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B、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C、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D、降温处理20MIN后测量体温E、做好口腔护理

判断题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A对B错

判断题疟疾患者寒战期给予积极的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A对B错

判断题对发高热的病人进行物理降温时,应降到肛门体温38℃时方可停止降温。A对B错

判断题停用冬眠低温治疗时,应先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相同剂量的药物维持时间直至停用,再停物理降温,让体温自然回升。()A对B错

判断题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15分钟再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量体温。()A对B错

单选题患者,女,23岁,自觉头痛无力,体温37.6℃~38.6℃,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B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C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D降温处理20MIN后测量体温E做好口腔护理

判断题物理降温时体温降至A对B错

判断题发热病人体温测量常规:体温37.5℃以上每天测量4次,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天测量1次;体温38.5℃以上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39℃以上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处理,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在体温单上。A对B错

单选题脑伤病人进行冬眠低温疗法正确的是()。A用药前应测定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B先物理降温,半小时后再使用冬眠药物C注射冬眠药物后,半小时以后不宜搬动病人D停止冬眠低温时,应先停冬眠药物后停物理降温E冬眠期间,每4~6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并详细记录

单选题物理或药物降温30分钟后,应重测体温,测量的体温以什么表示()A蓝圈B红圈C红点D蓝点

判断题如降温灌肠,在灌肠后一小时测量患者体温,温度降低。()A对B错

单选题对高热老年人的照料不正确的方法是()A进行口腔、皮肤护理B补充营养及水分C让老年人卧床休息D物理降温后1h后测量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