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氨在常压常温下冷凝温度为()℃。

气氨在常压常温下冷凝温度为()℃。


相关考题:

氨制冷压缩机的标准工况为:冷凝温度+30℃、过冷温度+25℃、蒸发温度-15℃、过热温度-10℃。

中压吸收塔为何要加回流氨,正确的是()A、维持中压系统的热平衡B、使气相中的水蒸气得到冷凝C、增加气相中氨的分压D、降低气相中氨的分压

气氨在常压下的冷凝温度为33.35℃;在常压下,气氨能用常温水使其冷凝成液氨。

氨在常压和常温下是()。A、常态B、固态C、液态D、气态

液化装置中氯的最终冷凝温度与氨的蒸发温度通宜温差为(),而氟利昂制冷温差可控制在()

气氨在常压下的冷凝温度为-33.5。

蒸发冷凝器冷却效果差和系统内不冷凝气积累过多,会使气氨难以冷凝,导致冰机出口超压,造成冰机跳闸等事故。

在气相色谱法中,使用FID时,为什么在点火前,要等检测器温度升高到所需值后才能点火?()。A、常温下点不着火B、常温下点火后,产生的水蒸气易凝结,污染检测器C、常温下即使点着火,检测器也没有响应D、常温下点火,柱流出物易在检测器内冷凝污染检测器E、常温下点火,气体比例不是最佳范围

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氨冷器来弥补系统的冷量损失,维持较低的脱碳温度。这些冷量损失来自,正确的是()A、脱碳系统的进气(变换气、气提空气)温度较高,而系统的出气(脱碳气、高压闪蒸气、低压闪蒸气、气提气)温度较低。B、设备、管道对环境的冷量损失。C、机、泵等转动设备的机械温升窜入系统的热。D、原料气和气体空气中水蒸气的冷凝热。

当气氨压力提高到1.0MPa冷凝温度为40℃,高于一般冷却水温度,可以用25-35℃的冷却水常温下冷却,使之液化

用常压水蒸汽冷凝来加热空气,空气平均温度为20℃,则壁温约为60℃。

醚后碳四在常压、常温下是()状态。A、液态B、固态C、气态D、气液平衡态

某油田浅冷装置制冷系统采用氨作为制冷剂,已知氨在蒸发器内的蒸发温度-20℃,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冷凝温度为30℃,冷凝器的压力为1.3MPa,试确定系统中是否有空气?含量是多少?(氨冷凝温度为30℃,对应的冷凝压力是1.1895MPa。)

某油田浅冷装置制冷循环系统采用氨作为制冷剂,已知氨在蒸发器内的蒸发压力为0.122MPa,蒸发温度-30℃,蒸发后的氨蒸气经压缩至1.83MPa,冷凝温度为43℃,冷凝器内总压力为1.83MPa,试确定系统中是否有空气?含量是多少?(氨冷凝温度为43℃,对应的冷凝压力是1.72MPa。)

当氨压缩浅冷装置氨系统中有不凝气时,不凝气的压力使氨的分压降低,结果使冷凝温度升高,一部分氨将不液化。

氨吸收浅冷()会造成冷凝压力上升、冷凝温度上升。A、冷却水压力高B、冷凝器液位太高C、冷凝器内有不凝气D、浓氨水入塔浓度增大

在氨压缩浅冷工艺操作中,冷凝压力升高,冷凝温度相应降低。

某油田的一个天然气氨压缩制冷浅冷装置制冷循环系统采用氨作为制冷剂,冷凝温度为43℃,蒸发温度为-31℃,在蒸发终了时制冷剂为干饱和蒸气,制冷剂离开冷凝器时为饱和液体,如制冷循环量为1000kg/h,求压缩机理想消耗的功。(依题给条件在氨的压焓图上查各状态点焓值为:H1=1340 kJ/kg,H2=1760 kJ/kg。)

氨过热器出口气氨温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低压蒸汽B、中压蒸汽C、冷凝液D、循环水

集油器是汇集从氨制冷系统的油分离器、冷凝器及其他装置中分离出来的氨、油混合物,使油在()下与混合的氨再进行分离,然后分别放出。A、高压B、中压C、常压D、低压

皮肤接触液氨能立即引起冻伤,液氨在常温常压时能立即蒸发成大量气氨,氨常压下沸点为()度。A、-33.4B、-22.3C、-35D、-55

气氨压力越低,则其冷凝温度()。A、越低B、越高C、不受影响

单选题气氨压力越低,则其冷凝温度()。A越低B越高C不受影响

填空题在常压下,20℃时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69.6mmHg,此时氨在混合气中的摩尔分率y=(),比摩尔分率Y=()。

判断题蒸发冷凝器冷却效果差和系统内不冷凝气积累过多,会使气氨难以冷凝,导致冰机出口超压,造成冰机跳闸等事故。A对B错

填空题用常压水蒸气冷凝来加热空气,空气平均温度为20℃,则壁温约为()

单选题皮肤接触液氨能立即引起冻伤,液氨在常温常压时能立即蒸发成大量气氨,氨常压下沸点为()度。A-33.4B-22.3C-35D-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