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墒情监测,地块的布点方法可采用平面()布点法,采样点间的距离不小于()。A、均匀;1mB、平均;2mC、匀称;0.5mD、非均匀;4m

土壤墒情监测,地块的布点方法可采用平面()布点法,采样点间的距离不小于()。

  • A、均匀;1m
  • B、平均;2m
  • C、匀称;0.5m
  • D、非均匀;4m

相关考题:

土壤墒情监测采样记录表中;采样深度;为采样点的深度,记至()。A、1mB、1dmC、1cmD、1mm

不属于大气污染采样布点方法的是( )。A.网格布点法B.扇形布点法C.同心圆布点法D.对角线布点法E.功能分区布点法

对某耕地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监测地面积中等,田块土壤不均匀,则监测点的布设应该采用:A.对角线布点采样法B.梅花形布点采样法C.棋盘式布点采样法D.蛇形布点采样法

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点布设时,对于面源或多个点源,在其分布较均匀的情况下,通常采用下列哪种监测点布设方法?A.网格布点法B.扇形布点法C.同心圆(放射式)布点法D.功能区布点法

监测大气污染常用的布点方法有()平均布点法、()布点法、()布点法和()布点法。

分区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地块,每个地块内布设一个监测点位。

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监测常用的监测点位布设方法包括()等。A、系统随机布点法B、系统布点法C、分区布点法D、简单随机布点法

假如场地土壤污染特征不明确或场地原始状况严重破坏,可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进行监测点位布设。

土壤墒情监测采样时,同一点的分层应同时在()垂线上采样,取各垂线相同深度的含水量的平均值作为代表性地块在该土层的土壤含水量。A、六条B、五条C、四条D、三条(或两条)

土壤监测中采样布点法有()、()和()等。

大气污染状况监测中,下列除了哪项都是点源监测的布点方法()。A、捕捉烟波采样B、烟波下方采样C、棋盘式布点D、四周布点E、扇形布点

对某耕地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监测地面积中等,田块土壤不均匀,则采样点的布设应该采用()。A、对角线布点采样法B、梅花形布点采样法C、棋盘式布点采样法D、蛇形布点采样法

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点布设时,对于面源或多个点源,在其分布较均匀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的监测点布设方法是()。A、网格布点法B、扇形布点法C、同心圆(放射式)布点法D、功能区布点法

土壤墒情监测同一采样点垂向测点数目可根据检测区域的具体情况采用20cm深一点法,20cm、40cm深二点法,10cm、20cm、40cm深三点法;有特殊要求,可在10cm、20cm、40cm、60cm、80cm、100cm布点。

土壤样品采集的布点方法有对角线布点法、()、()、蛇形布点法。

大气采样时,常用的布点方法分别是功能区布点法、()、()、扇形布点法、平行布点法。

大气监测常用的布点方法()A、极坐标布点法B、空间布点法C、网格法D、同心圆布点法

单选题大气污染状况监测中,下列除了哪项都是点源监测的布点方法()。A捕捉烟波采样B烟波下方采样C棋盘式布点D四周布点E扇形布点

判断题假如场地土壤污染特征不明确或场地原始状况严重破坏,可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进行监测点位布设。A对B错

多选题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监测常用的监测点位布设方法包括()等。A系统随机布点法B系统布点法C分区布点法D简单随机布点法

判断题土壤墒情监测同一采样点垂向测点数目可根据检测区域的具体情况采用20cm深一点法,20cm、40cm深二点法,10cm、20cm、40cm深三点法;有特殊要求,可在10cm、20cm、40cm、60cm、80cm、100cm布点。A对B错

填空题监测大气污染常用的布点方法有()平均布点法、()布点法、()布点法和()布点法。

判断题分区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地块,每个地块内布设一个监测点位。A对B错

单选题对某耕地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监测地面积中等,田块土壤不均匀,则采样点的布设应该采用()。A对角线布点采样法B梅花形布点采样法C棋盘式布点采样法D蛇形布点采样法

单选题土壤墒情监测采样时,同一点的分层应同时在()垂线上采样,取各垂线相同深度的含水量的平均值作为代表性地块在该土层的土壤含水量。A六条B五条C四条D三条(或两条)

单选题土壤墒情监测,地块的布点方法可采用平面()布点法,采样点间的距离不小于()。A均匀;1mB平均;2mC匀称;0.5mD非均匀;4m

单选题进行大气污染监测点布设时,对于面源或多个点源,在其分布较均匀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的监测点布设方法是()。A网格布点法B扇形布点法C同心圆(放射式)布点法D功能区布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