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四等水准测量中,要求视距读数一般记至()。A、mB、dmC、cmD、mm

水文四等水准测量中,要求视距读数一般记至()。

  • A、m
  • B、dm
  • C、cm
  • D、mm

相关考题:

水准测量视距读数取()。A、中丝B、上丝,中丝C、上丝,下丝

四等水准测量某测站后视黑面上丝读数为1213,下丝读数为0785,中丝读数为0999,则该测站对应的后视距为()m。

以下()几部分都是水准测量中直接记录的内容。A、视距差B、黑面读数C、红面读数D、高差中数

水文三等水准测量单站视距规定是什么?

精密水准测量中,测站的限差要求有()A、前后视距差B、前后视距累积差C、基辅分划读数差D、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水文三等水准测量的视距长度及视距差计算位数取至()。A、5dmB、1dmC、0.5mD、0.2m

水文四等水准测量在每一仪器站观测时,应及时检算前后视距不等差,()黑、红面读数差以及同站黑、红面高差之差是否符合所要求的限差。A、异尺B、同尺C、备用尺D、库存尺

水文三等水准测量读数法应采用()。A、单丝读数法B、两丝读数法C、三丝读数法D、中丝读数法

水文四等水准测量在每一仪器站观测应及时检算()不等差,同尺黑、红面读数差以及同站黑、红面高差之差是否符合所要求的限差。A、前后视距B、前视距C、后视距D、中视距

在水文普通水准测量中,不同等级水准测量水准尺读数应()。A、可记至五位B、均记至五位C、均记至四位D、可记至四位

水文三等水准测量尺面读数应读记至lmm的是()。A、上丝B、下丝C、横丝D、纵丝

水文三等水准测量在视线方面要求的项目内容是()。A、视线长度B、视线高度C、测段前后视距不等差D、单站前后视距不等差

水文四等水准测量作业时,为使其视距不等差符合要求,测量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前后视距()。A、不等差减小B、不等差增大C、不等差累积系统减小D、不等差累积系统增大

四等水准测量中测站检核应包括()检核。A、前后视距差B、视距累积差C、红黑面中丝读数差D、红黑面高差之差E、高差闭合差

水准测量中,为什么一般要求前后视距尽量保持相等?

下面哪项技术指标不属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A、前后视距差≤3.0mB、前后视距累积差≤10.0mC、黑、红面读数之差≤3.0mm

以下()几部分都是水准测量中计算得到的内容。A、视距差B、黑面读数C、红面读数D、高差中数

单选题水文三等水准测量使用中丝读数法计算平均高差时应取至()。A0.05mB1mmC0.5mmD5mm

单选题水文三等水准测量的视距长度计算位数取至()。A5dmB2dmC0.5mD0.lm

单选题水准测量视距读数取()。A中丝B上丝,中丝C上丝,下丝

单选题水文四等水准测量在每一仪器站观测应及时检算()不等差,同尺黑、红面读数差以及同站黑、红面高差之差是否符合所要求的限差。A前后视距B前视距C后视距D中视距

单选题水文三等水准测量读数法应采用()。A单丝读数法B两丝读数法C三丝读数法D中丝读数法

多选题精密水准测量中,测站的限差要求有()A前后视距差B前后视距累积差C基辅分划读数差D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多选题以下()几部分都是水准测量中直接记录的内容。A视距差B黑面读数C红面读数D高差中数

单选题在水文普通水准测量中,不同等级水准测量水准尺读数应()。A可记至五位B均记至五位C均记至四位D可记至四位

多选题水文三等水准测量尺面读数应读记至lmm的是()。A上丝B下丝C横丝D纵丝

多选题以下()几部分都是水准测量中计算得到的内容。A视距差B黑面读数C红面读数D高差中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