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5m,水平距离为50.0m,则A点至B点的坡度为()。A、10%B、1%C、10

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5m,水平距离为50.0m,则A点至B点的坡度为()。

  • A、10%
  • B、1%
  • C、10

相关考题:

AB两点间的高差为6.7m,水平距离为42.0m,则A点到B点的坡度为()。A.10%B.16%C.8%D.20%

两点间的高差为3.2m,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489.537m,则两点间地面的平均坡度为()。 A、152.98‰B、152.98%C、6.54‰D、6.54%

已知AB两点,B对A点高差为h=0.5m,当经纬仪在A点视线水平时,测量上下视距丝在水准尺上读数之差为1.625m,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测得AB两点间的倾斜,距离D′AB=30.000±0.005m.高差hAB=+2.30m±0.04m,则AB间水平距离的中误差为±0.005m。()

光电测距仪测得AB两点的视线距离为140m,仪器高为1.5m,目标高为2.38m,竖盘读数为60°,则两点水平距离为()m,高差为()m。

设地面上AB两点,已知HA=34.535m,后视读数为2.213m,前视读数为1.549m,则A、B两点的高差为(),B点的高程为()。

水准仪具备的测量功能有测量( )。A.两点间的高差B.待定点的高程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水平夹角E.已知点的高程

AB两点间的高差为6.7m,水平距离为42.0m,则A点到B点的坡度为()。A、10%B、16%C、8%D、20%

水准仪具备的测量功能有()。A、两点间的高差B、待定点的高程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水平夹角E、已知点的高程

测得附合水准路线AB的高差为-1.100m,已知A、B两点高程分别为5.346m、4.223m,则高差闭合差为()。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前后视标尺上进行读数B、已知A点高程为HA,AB两点之间高差为hAB,则B点高程HB=HA+hABC、当两点间高差较大或距离较远时,需要加设转点多站完成D、用普通3米尺测量时,测站的高差可以大于3米

计算题:已知坝坡坡度为1:m,量取坝横断面坡上两点间的距离为S米,求两点间的平距和高差?

已知AB两点间边长为:188.43m,AB的方位角为:146°07’00",则AB两点间的y坐标增量为()m。A、156.43B、-156.43C、105.05D、-105.05

已知M、N两点间的高差为4m,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为800m,则M、N两点间的坡度为()。A、5%B、5‰C、50%D、50‰

比例尺为1:1000的地形图上A、B两点,图上量得两点间长为12mm,已知A、B点的高差为1m,则直线AB的坡度i=()A、1.2%B、0.1%C、8.3%D、10%

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3m,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30m,则A、B两点间的坡度为()。A、-10%B、10%C、1%D、-1%

在1:1000的地形图上,AB两点间的高差为0.10m,距离为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的坡度为()A、1%B、2%C、3%D、4%

已知G的高程和坐标,F点的位置通过测定两点间的()确定。A、水平距离B、水平角C、高差D、仰角E、直线距离

设AB两点间的距离为D,光线从A点发射至B点再反射回到A点所用时间为t,光速为c,则AB两点间的距离可按下式计算()。A、D=2ctB、D=1/2ctC、D=1/4ctD、D=1/8ct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已知点高程及两点间的()确定未知点高程的测量方法。A、水平距离和水平角B、水平距离和竖直角C、高差和水平角D、水平距离和高差

单选题AB两点间的高差为6.7m,水平距离为42.0m,则A点到B点的坡度为()。A10%B16%C8%D20%

多选题水准仪具备的测量功能有()。A两点间的高差B待定点的高程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水平夹角E已知点的高程

单选题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已知点高程及两点间的()确定未知点高程的测量方法。A水平距离和水平角B水平距离和竖直角C高差和水平角D水平距离和高差

问答题已知AB两点,B对A点高差为h=0.5m,当经纬仪在A点视线水平时,测量上下视距丝在水准尺上读数之差为1.625m,求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单选题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5m,水平距离为50.0m,则A点至B点的坡度为()。A10%B1%C10

单选题在1︰1000的地形图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0.10m,高差为5m;则地面上两点连线的坡度为()。A4%B5%C6%D7%

判断题测得AB两点间的倾斜,距离D′AB=30.000±0.005m.高差hAB=+2.30m±0.04m,则AB间水平距离的中误差为±0.005m。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