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HA-HI实验的抗原应于-20℃保存,测定好红细胞凝集价的抗原分装到无菌的200μL离心管中,管上标注分装日期和效价,分次使用,避免反复冻融。()

用于HA-HI实验的抗原应于-20℃保存,测定好红细胞凝集价的抗原分装到无菌的200μL离心管中,管上标注分装日期和效价,分次使用,避免反复冻融。()


相关考题:

荧光抗体的保存不正确的是A、-20℃冻存可保存2~3年B、稀释后抗体在4℃可保存1~3天C、不能分装但可反复冻融D、无储存条件的应尽快使用,以防抗体失活和荧光淬灭E、真空干躁后可长期保存

下列哪一项措施对保存抗体效价不利A、冷冻干燥B、保持抗血清或腹水原液C、小量分装,低温保存D、稀释后反复冻溶E、加入一定量防腐剂

不是免疫比浊试验中伪浊度形成的原因A、高血脂标本B、标本反复冻融C、高效价抗体(>1:200)D、低效价抗体(E、试剂污染

单向琼脂扩散法可用于 ( )A、抗体定量B、抗体定性C、抗原定量D、抗原定性E、抗体效价滴定

关于凝集反应,正确的陈述是A、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团块,称为凝集反应B、敏感度可达lμg/mlC、包括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D、间接凝集反应是将可溶性抗原包被在红细胞或乳胶颗粒表面与相应的抗体反应出现颗粒凝集的现象E、玻片凝集试验常用于定量测抗体,试管凝集试验常用于定性测抗原

关于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预后,正确的叙述是A、血清中荚膜多糖抗原效价逐步下降,则预后不佳B、脑脊液中荚膜多糖抗原效价逐步下降,则预后不佳C、血清中荚膜多糖抗原效价持续升高,则预后不佳D、脑脊液中荚膜多糖抗原效价持续升高,则预后不佳E、血清或脑脊液中荚膜多糖抗原效价下降,则预后良好

不属于免疫比浊试验中伪浊度形成的原因的是A、试剂污染B、高血脂标本C、标本反复冻融D、低效价抗体(小于1:20)E、高效价抗体(大于1:200)

为了避免反复冻融对核酸样品产生的损害,最好A、将核酸大量保存B、将核酸小量分装保存C、将核酸冻干保存D、将核酸沉淀保存E、将核酸溶解保存

关于CFT裣测前抗原抗体方阵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抗原呈强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效价B.选择补体呈强阳性反应的最髙稀释度作为效价C.选择抗原呈强阳性反应的最低稀释度作为效价D.选择抗体呈强阳性反应的最低稀释度作为效价E.选择抗原抗体最适比例

测定哪种抗原的抗体有助于检出伤寒带菌者A、Vi抗原B、O抗原C、H抗原D、Vi抗原和O抗原E、O抗原和H抗原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与待检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若H、O凝集效价均超过正常值,则感染伤寒、副伤寒的可能性大

关于CFT检测前抗原抗体方阵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选择抗原呈强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效价B、选择补体呈强阳性反应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效价C、选择抗原呈强阳性反应的最低稀释度作为效价D、选择抗体呈强阳性反应的最低稀释度作为效价E、选择抗原抗体最适比例

不属于免疫比浊试验中伪浊度形成的原因的是A、标本反复冻融B、高效价抗体(>1:200)C、高血脂D、试剂污染E、低效价抗体(

ABO血型鉴定时引起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除了A.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B.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C.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性减弱D.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E.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效价增强

A.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B.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C.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D.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E.O抗原凝集效价≥1:80,副伤寒甲沙门氏菌H抗原凝集效价≥1:80对人体血清肥达反应结果的正确解释中,接种过伤寒疫苗后或非特异的回忆反应,结果是

A.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B.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C.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D.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E.O抗原凝集效价≥1:80,副伤寒甲沙门氏菌H抗原凝集效价≥1:80对人体血清肥达反应结果的正确解释中,肠热症的发病早期,结果是

A.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B.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C.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D.伤寒沙门菌O抗原凝集效价<1:80,H抗原凝集效价<1:160E.O抗原凝集效价≥1:80,副伤寒甲沙门氏菌H抗原凝集效价≥1:80对人体血清肥达反应结果的正确解释中,少数肠热症患者可因早期应用抗生素或免疫功能低下,结果是

ABO血型鉴定时可产生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错误的说法是A: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B: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C: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性减弱D: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E: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效价增强

红细胞凝集试验用于监测抗原的HA效价,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用于检测被检血清HI抗体效价。

关于免疫学检查对传染病的诊断价值哪项不正确?()A、既可用于检测抗体,又可用于检测抗原B、抗原检测的诊断意义较抗体检测更为可靠C、抗原效价要达到抗体原效价的2倍以上才有意义D、抗体效价在恢复期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E、特异性和敏感性不一定平行

实验标本的保存状态、冻融次数、使用次数和时间应尽量一致,避免标本产生偏差。

不是免疫比浊试验中伪浊度形成的原因()A、高血脂标本B、标本反复冻融C、高效价抗体(>1:200)D、低效价抗体(<1:20)E、试剂污染

问答题凝集价是指能使红细胞完全凝集的病毒(抗原)的最高稀释度吗?

单选题为了避免反复冻融对核酸样品产生的损害,最好()A将核酸大量保存B将核酸小量分装保存C将核酸冻干保存D将核酸沉淀保存E将核酸溶解保存

多选题关于凝集反应,正确的陈述是()A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团块,称为凝集反应B敏感度可达lμg/mlC包括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D间接凝集反应是将可溶性抗原包被在红细胞或乳胶颗粒表面与相应的抗体反应出现颗粒凝集的现象E玻片凝集试验常用于定量测抗体,试管凝集试验常用于定性测抗原

单选题不是免疫比浊试验中伪浊度形成的原因( )A高血脂标本B标本反复冻融C高效价抗体(>1:200)D低效价抗体(<1:20)E试剂污染

单选题荧光抗体的保存不正确的是()A-20℃冻存可保存2~3年B稀释后抗体在4℃可保存1~3天C不能分装但可反复冻融D无储存条件的应尽快使用,以防抗体失活和荧光淬灭E真空干燥后可长期保存

判断题红细胞凝集试验用于监测抗原的HA效价,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用于检测被检血清HI抗体效价。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