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话务量、平均呼叫时长和每用户忙时试呼次数之间的关系:BHCA/用户=单机话务量/平均呼叫时长。

单机话务量、平均呼叫时长和每用户忙时试呼次数之间的关系:BHCA/用户=单机话务量/平均呼叫时长。


相关考题:

“MOU”表示的是() A、话务量B、电路容量C、平均每用户每月通话时长(分钟)D、打电话次数

话音业务模型主要指标有() A.忙时每用户呼叫次数B.每次呼叫的平均呼叫时长C.忙时的每用户ErlangD.服务等级

数据业务模型与语音业务模型的主要区别有?() A.忙时每用户ErB.服务等级QOSC.呼叫建立次数D.平均呼叫时长

假设一个小区用户数800户,平均通话时长120s,每个用户忙时呼叫次数1次,则小区的话务量() A.26B.26.7C.27D.27.6

假设忙时每用户会话次数为1.2,平均通话时长为90秒,每用户平均语音话务量是多少erl。A0.2B0.3C0.02D0.03

在一定时间内,话务量的大小与()。 A.呼叫次数无关,与呼叫时长有关B.呼叫次数有关,与呼叫时长有关C.呼叫次数有关,与呼叫时长无关D.呼叫次数无关,与呼叫时长无关

ERL话务量:用户在忙时中通话时长占整个忙时的百分比。例如单用户忙时平均话务量为0.03ERL,即单用户忙时平均累计通话时长为()。A.18分钟B.3分钟C.1.8分钟D.0.3分钟

BHCA是指(). A.忙时试呼次数B.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C.系统的平均维修时间D.话务量E.呼叫次数

假设一个小区用户数800户,平均通话时长120s,每个用户忙时呼叫次数1次,则小区的话务量()A、26B、26.7C、27D、27.6

话务统计报告BHCA为120000,此期间的话务量为2000ERL,成功呼叫次数为72000,每个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为(),接通率为()。

假设忙时每用户会话次数为1.2,平均通话时长为90秒,每用户平均语音话务量是()erl。A、0.2B、0.3C、0.02D、0.03

话务量的基本定义()。A、用户电话通信数量B、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交换设备时长的乘积C、单位时间内平均发生的呼叫次数D、呼叫占用时长

假设忙时每用户会话次数为1.2,平均通话时长为90秒,每用户平均语音话务量是多少erl()A、0.2B、0.3C、0.02D、0.03

根据每个区域内的()和(),可以统计出该区域内CS域业务的单用户平均业务强度。A、用户比例、业务渗透率B、忙时呼叫次数、平均呼叫时长C、激活因子、业务流量D、激活因子、吞吐率

某本地网每用户忙时平均话务量为0.06Erl,平均占用时长为60秒,如果新建1000线的交换机,则该交换机的BHCA处理能力是多少?

话音业务模型主要指标有()A、忙时每用户呼叫次数B、每次呼叫的平均呼叫时长C、忙时的每用户ErlangD、服务等级

话务量的基本定义,以下正确的是()。A、用户电话通信数量B、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交换设备时长的乘积C、单位时间内平均发生的呼叫次数D、呼叫占用时长

数据业务模型与语音业务模型的主要区别有?()A、忙时每用户ErB、服务等级QOSC、呼叫建立次数D、平均呼叫时长

ERL话务量:用户在忙时中通话时长占整个忙时的百分比。例如单用户忙时平均话务量为0.03ERL,即单用户忙时平均累计通话时长为()。A、18分钟B、3分钟C、1.8分钟D、0.3分钟

BHCA是指().A、忙时试呼次数B、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C、系统的平均维修时间D、话务量E、呼叫次数

填空题话务统计报告BHCA为120000,此期间的话务量为2000ERL,成功呼叫次数为72000,每个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为(),接通率为()。

多选题数据业务模型与语音业务模型的主要区别有?()A忙时每用户ErB服务等级QOSC呼叫建立次数D平均呼叫时长

多选题话音业务模型主要指标有()A忙时每用户呼叫次数B每次呼叫的平均呼叫时长C忙时的每用户ErlangD服务等级

单选题BHCA是指().A忙时试呼次数B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C系统的平均维修时间D话务量E呼叫次数

单选题话务量的基本定义,以下正确的是()。A用户电话通信数量B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平均占用交换设备时长的乘积C单位时间内平均发生的呼叫次数D呼叫占用时长

问答题某本地网每用户忙时平均话务量为0.06Erl,平均占用时长为60秒,如果新建1000线的交换机,则该交换机的BHCA处理能力是多少?

问答题设某局安装的电话交换机容量为18000门,每用户线忙时话务量为,其中发话话务量为,每中继电路话务量为,来话中继电路数为1200条,平均通话时长为90秒,请核算该交换机具有的忙时话务处理能力(即BHCA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