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河水准测量必须测()个测回。A、半个B、1个C、2个D、4个

跨河水准测量必须测()个测回。

  • A、半个
  • B、1个
  • C、2个
  • D、4个

相关考题:

全圆测回法测角,需测n个测回,每个测回开始时应按()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当跨河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在300m 以内时,应观测两个测回。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关于利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有( )。A.仪器可以不对中,但必须整平B.上半测回必须顺时针观测,下半测回必须逆时针观测C.观测的测回数越多,观测水平角的精度就越高D.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适用于一个测站上只有2个目标的观测E.为了削弱度盘刻划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各测回之间须按180°/n变换度盘的位置

1秒级经纬仪观测某角度(秒值)6测回成果如表所示,测回互差限差为5″,则下列测量数据取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6个测回全部采用 B、舍去第4测回,重测补测至合格C、舍去第4、5测回,重新补测至合格D、舍去第3、4、5测回,重新补测至合格

以下几种方法中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可以采用的是()A导入高程B水准测量C极坐标法D测回法

跨河水准测量采用()测量,按双转点法施测。A、花杆B、蛅牌水准尺C、钢尺D、皮尺

在一个测站上,重测的方向测回数超过测站方向测回总数的()时,应该重测全部测回。A、1/4B、1/3C、1/2D、1/5

当观测方向数有4个时,测角方法应采用()。A、复测法B、测回法C、方向观测法D、测回法测4个测回

水准测量中误差的校核方法有()。A、返测法B、闭合法C、测回法D、复合法

跨河水准测量时,跨河两岸测点间的水平视线距水面应有一定的高度并应大致相等,可以克服或减弱()。A、i角误差B、大气垂直折光影响C、φ角误差D、两水准标尺的零点差

在经纬仪角度观测中,为了消除仪器的某些误差,都必须进行盘左(也称上半测回)和盘右(也称下半测回)两个位置进行观测,上、下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限差时,合为一测回,取()作为角的观测结果。A、上半测回角值B、下半测回角值C、某半测回角值D、平均值

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常采用()。A、测回法B、中间法C、变动仪器高法D、双面尺法

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用经纬仪对一角观测了4个测回,其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5″,若使平均值的中误差为±10″,则该角应观测的测回数为()。A、4个测回B、5个测回C、8个测回D、9个测回

设某经纬仪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为±9″,欲使其一测回测角精度达到±5″,需要测()个测回。

水准测量中,测站校核的方法有()。A、双仪高法B、测回法C、方向观测法

在一般工程测量中,采用DJ6经纬仪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若上下半测回角值差超过40″,则应()A、重测上半测回B、重测下半测回C、重测整个测回D、重测上半测回或下半测回

水准测量中误差的校核方法有()。A、返测法B、闭合法C、测回法D、附合法E、逆测法

施工现场对某个角度观测三个测回,每个测回起始目标读数应为()附近。A、第一测回为0°B、或第一测回为45°C、第二测回为60°D、或第二测回为90。E、第三测回为120°

多选题水准测量中误差的校核方法有()。A返测法B闭合法C测回法D附合法E逆测法

单选题以下几种方法中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可以采用的是()。A导入高程B水准测量C极坐标法D测回法

填空题全圆测回法测角,需测n个测回,每个测回开始时应按()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单选题跨河水准测量必须测()个测回。A半个B1个C2个D4个

单选题跨河水准测量采用()测量,按双转点法施测。A花杆B蛅牌水准尺C钢尺D皮尺

多选题关于跨河水准测量正确的是()A观测开始30分钟前,先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B晴天观测只要呈像清晰、稳定,全天都可以观测C跨河水准测量取用全部的测回数,上、下午应各占一半D一测回的观测完成后,应间歇15~20分钟,再开始下一个测回的观测

单选题在经纬仪角度观测中,为了消除仪器的某些误差,都必须进行盘左(也称上半测回)和盘右(也称下半测回)两个位置进行观测,上、下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不超过限差时,合为一测回,取()作为角的观测结果。A上半测回角值B下半测回角值C某半测回角值D平均值

单选题当观测方向数有4个时,测角方法应采用()。A复测法B测回法C方向观测法D测回法测4个测回

多选题施工现场对某个角度观测三个测回,每个测回起始目标读数应为()附近。A第一测回为0°B或第一测回为45°C第二测回为60°D或第二测回为90。E第三测回为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