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接入被测的高压线路上,二次绕组接在电压表上,为了测量方便,电压互感器一般采用标准的电压比值,尽管高压侧电压不同,但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总是()。A、100VB、300VC、500C

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接入被测的高压线路上,二次绕组接在电压表上,为了测量方便,电压互感器一般采用标准的电压比值,尽管高压侧电压不同,但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总是()。

  • A、100V
  • B、300V
  • C、500C

相关考题:

电压互感器由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铁芯组成,其结构特征有()。A.一次绕组匝数较多,二次绕组匝数较少B.一次绕组匝数较少,二次绕组匝数较多C.一次绕组并联在线路上D.一次绕组串联在线路上

电压互感器使用时应将其一次绕组()接入被测线路串联; 并联; 混联

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的匝数和二次绕组的匝数相比( )。A.一次绕组的匝数远小于二次绕组的匝数B.一次绕组的匝数远大于二次绕组的匝数C.一次绕组的匝数稍大于二次绕组的匝数D.一次绕组的匝数稍小于二次绕组的匝数

(2014年)电压互感器由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铁芯组成。其结构特征是()。A.一次绕组匝数较多,二次绕组匝数较少B.一次绕组匝数较少,二次绕组匝数较多C.一次绕组并联在线路上D.一次绕组串联在线路上

与电压互感器不同的是,电流互感器()。A.一次绕组匝数较多B.二次绕组匝数较多C.一次绕组串接在电路中D.二次回路接近开路状态

电压互感器由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铁芯组成。其结构特征是( )。 A.一次绕组匝数较多,二次绕组匝数较少 B.—次绕组匝数较少,二次绕组匝数较多 C.一次绕组并联在线路上 D.—次绕组串联在线路上

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接于一次回路,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等的电压线圈以()形式接在二次绕组回路。A串联B并联

对于电压互感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二次绕组与仪表及继电器线圈串联;B、一次绕组并联在一次回路中;C、电压互感器一次侧回路中必须安装熔断器,而二次测回路不用;D、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一般为100V。

电压互感器的()于电网中。A、一次绕组串联B、一次绕组并联C、二次绕组并联D、二次绕组串联

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并联与被测高压电路上,运行中二次侧绕组严禁短路。

在使用电流互感器时,其一次绕组与被测电路(),而测量电流用的二次仪表应该接到互感器()的两个端钮上。A、串联;一次绕组B、串联;二次绕组C、并联;一次绕组D、并联;二次绕组

使用电压互感器时,一次绕组应并联接入被测线路。()

电压互感器绕组结构特点是()A、二次绕组匝数少B、一次绕组匝数少C、二次绕组匝数多

已知理想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匝数为160匝,二次绕组匝数为40匝,则接在二次绕组的16pF电容行将到一次后其容量为()。

电压互感器使用时应将其一次绕组()接入被测电路。A、串联B、并联C、混联

电压互感器使用时,一次绕组应()在被测电路上,二次绕组绝对不允许()。

电压互感器绕组的*结构特点是()A、二次绕组匝数少B、二次绕组匝数多C、一次绕组匝数少

已知理想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匝数为160匝,二次绕组匝数为40匝,则接在二次绕组上的1KΩ电阻等效到一次侧后,其阻值为()KΩ。A、4B、16C、8D、1

有关电压互感器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A、高压绕组作一次绕组B、低压绕组接电压表等负载C、二次绕组可以短路D、不宜接过多仪表

使用电压互感器时,应将其一次绕组()接入被测电路之中。A、串联B、并联C、混联D、不用

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的匝数很少,要()接入被测电路;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的匝数较多,要()接入被测电路。

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的匝数和二次绕组的匝数哪个多()A、一次绕组的匝数远小于二次绕组的匝数B、一次绕组的匝数远大于二次绕组的匝数C、一次绕组的匝数稍大于二次绕组的匝数D、一次绕组的匝数稍小于二次绕组的匝数

关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绕组绝缘电阻试验,说法正确的是()。A、一次绕组用2500V兆欧表B、二次绕组采用1000V兆欧表C、测量时非被测绕组不应接地D、测量时非被测绕组应接地

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用字母A,X表示,二次绕组用a,x表示,一、二次绕组的同名端为()。

判断题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并联与被测高压电路上,运行中二次侧绕组严禁短路。A对B错

填空题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二次绕组()。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二次绕组()。

填空题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接在一次电路中,二次侧正常时接近()状态运行;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接在一次电路中,二次侧正常时接近()状态运行,严禁()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