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室运行标准:油浸式应设置满足要求的挡油设施,非封闭式干式应装设固定遮拦;配变外壳之间及与墙壁和门的净距应满足要求;一般采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机械排风。详见第四章第一节。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应采用()。A、易燃烧材料;B、非燃烧材料。

变压器室运行标准:油浸式应设置满足要求的挡油设施,非封闭式干式应装设固定遮拦;配变外壳之间及与墙壁和门的净距应满足要求;一般采用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设机械排风。详见第四章第一节。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应采用()。

  • A、易燃烧材料;
  • B、非燃烧材料。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B.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C.油浸电力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D.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E.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部分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

在确定建筑的通风方式时,下列哪项要求是错误的?( )A.应首先考虑采用自然通风的可能性B.是否能采用自然通风取决于室外空气污染情况C.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D.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也可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结合的复合通风

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满足下列要求()。A.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墙隔开B.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隔开C.油浸电力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D.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E.油浸电力变压器应设置储存变压器部分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

变压器室的门和通风窗应采用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制成,并应向内开启。A对B错

根据《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隧道附属用房中设有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应采取下列防火措施()A、设置有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应设置排风设施B、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机及风管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C、风管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D、消声、过滤材料及粘结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设置在单、多层民用建筑内的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应符合下列()条件。A、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B、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槛墙C、锅炉房、变压器室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隔开D、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必须在隔墙上开门窗时,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2h的防火门窗E、设置与锅炉、油浸变压器容量和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

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满足下列要求:()。A、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墙隔开B、当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设置乙级防火门窗C、油浸电力变压器、多油断路器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D、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E、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部分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

变压器室布置型式,应符合下列规定()。A、油浸式变压器容量在1000kVA-及以上时,宜采用高式布置方式B、油浸式变压器容量在800kVA及以上时,宜采用高式布置方式C、油浸式变压器容量在630kVA及以下时,宜采用低式布置方式D、油浸式变压器容量在5000kVA及以下时,宜采用低·式布置方式E、干式变压器容量在2000kVA及以下时,可以和配电装置同室布置F、干式变压器容量在1600kVA及以下时,可以和配电装置同室布置

配电所巡视检查项目和要求包括标示牌及标志牌是否齐全,安全工器具及消防设施是否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位置是否合适,电气安全净距是否满足要求,遮拦的防护等级、高度满足要求,门、窗能正常开启及紧密关闭等。详见第四章第一节。配电所及各配电室的标示牌及禁止、警告标志牌应齐全、正确、完整、清晰。配电所内应有清晰的通道指示图及出口指示图。

配电所运行的其他专业标准包括:变压器室具有一顶耐火等级;配电所应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并按要求和标准进行定期检查;油量在B500kg及以上的配电所内配变之间,应有防火墙;A0kV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配电室的门应能向外开,并设置有防雨和防小动物的设施。详见第四章第一节。可燃油油浸式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A、一级;B、二级;C、三级。

配电所毗连火灾危险区域建筑物时,可通过走廊或套间与之相通;共用隔墙时,应采用密实非燃烧体;变压器室的门窗应通向非火灾危险环境。详见第四章第一节。配电所通过走廊与火灾危险环境的建筑物相通,通向走廊门应为()。A、易燃烧物;B、难燃烧物。

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试运行前检查:()。A、变压器顶盖上应无遗留杂物B、事故排油设施应完好C、消防设施齐全D、接地引下线及其与主接地网的连接满足要求,接地可靠

设置于配电所内的非封闭式干式配变,应装设高度不低于1.7m的()。A、活动遮拦;B、固定遮拦。

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应采用()。A、易燃烧材料B、非燃烧材料

容量为800k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应装设瓦斯保护;并列运行的容量63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应装设差动保护。

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通排风系统的通风管应采用()制作A、易燃材料B、非燃烧材料C、木质材料

变压器室的门和通风窗应采用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制成,并应向内开启。

自然通风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下列()应设置机械通风。A、散发异味及有害气体的车间B、有可开启外窗的教室C、办公建筑的敞开外走廊D、居住建筑卧室

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多油开关室和高压电容器室应满足()的要求。A、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墙隔开B、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隔开C、油浸电力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D、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E、油浸电力变压器应设置储存变压器部分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

变配电所设计采暖通风专业要求为()。A、变压器室和串联电抗器小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夏季的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5℃,进风和排风的温差不宜大于15℃B、变压器室、电容器室当采用机械通风时,其通风管道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制作。当周围环境污秽时,宜加空气过滤器C、配电室宜采用自然通风。高压配电室装有较多油断路器时,应装设事故排烟装置D、半高型配电装置的架构横梁应计其适当的起吊荷载

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满足下列要求:()。A、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墙隔开B、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防火墙隔开C、油浸电力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D、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E、油浸式变压器的总容量不应大于1260KVA,单占容量不应大于630KVA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采用不浸漆工艺时,应采用哪些措施,以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

()应装设瓦斯保护。A、0.8M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B、1.0M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C、0.4MVA及以上的车间油浸式变压器D、0.6MVA及以上的车间油浸式变压器

单选题自然通风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下列()应设置机械通风。A散发异味及有害气体的车间B有可开启外窗的教室C办公建筑的敞开外走廊D居住建筑卧室

多选题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油浸电力变压器室、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满足下列要求:()。A变压器室之间、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墙隔开B当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设置乙级防火门窗C油浸电力变压器、多油断路器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D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E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部分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

多选题根据《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隧道附属用房中设有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应采取下列防火措施()A设置有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应设置排风设施B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机及风管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C风管和设备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D消声、过滤材料及粘结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判断题变压器室的门和通风窗应采用非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制成,并应向内开启。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