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压输变电无线电干扰测试中,由于线路可能出现驻波,变电站测单一频率没有代表性,所以应在干扰频带内对多个频率进行测量,通常的测量可在下列频率或其附近进行:0.15MHz、0.25MHz、0.50MHz、1.0MHz、1.5MHz、3.0MHz、6.0MHz、10MHz、15MHz和30MHz等。

在高压输变电无线电干扰测试中,由于线路可能出现驻波,变电站测单一频率没有代表性,所以应在干扰频带内对多个频率进行测量,通常的测量可在下列频率或其附近进行:0.15MHz、0.25MHz、0.50MHz、1.0MHz、1.5MHz、3.0MHz、6.0MHz、10MHz、15MHz和30MHz等。


相关考题:

驻波可能会出现在()。 A、副热带高压中部B、热带气旋眼区C、锋面气旋暖区D、冷高压前部

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不能用于()。 A、输变电线路检测与监控B、变电站状态监控C、配用电管理D、虚拟化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直流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场强随距离增加衰减( )。A.很慢B.不变C.很快D.无法确定

在农电生产系统中,操作票典型步骤维护有()A、变电站维护B、高压线路维护C、电缆维护D、A和B

特高压交流线雷击的特点是() A、特高压交流线路杆塔较高,尤其是同塔双回线路杆塔更高,更易发生绕击B、特高压线路属于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由于其杆塔和绝缘水平较高,发生雷击的可能性较小C、由于近年来出现了高幅值的雷电流,特高压线路发生反击的可能性较大D、特高压交流线路的绝缘水平很高,雷击避雷线或杆塔塔顶而发生反击闪络的可能性较小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中,建设项目地址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列:变电工程、输变电工程填()的所在地址;输电工程填()的所在地址。A、项目管理单位;线路起点B、项目管理单位;线路终点C、变电站;线路起点D、变电站;线路起点至终点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直流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场强随距离增加衰减()。A、很慢B、不变C、很快D、无法确定

各网省公司是全面推广实施“两型一化”()建设的主体。A、线路B、变电站C、输变电工程D、各特高压工程

进行高压架空输变电线产生无线电干扰测试时,如果使用环形天线,则环形天线底座高度不超过地面()m。

在高压输变电无线电干扰测试中,有效的测量是电磁环境电平至少比来自被测对象的干扰电平低()dB

进行高压架空输变电线产生无线电干扰测试时,需要绕其轴旋转获得最大读数的位置,并记录其方位的天线是——。()A、柱状天线B、环状天线C、综合场强天线D、以上都正确

高压架空输变电线产生无线电干扰信号是否超出标准限值的判定公式为:否+K·≤三,试写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在高压输变电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参考测量频率为()MHz。

对高压输变线路进行无线电干扰测量时,由于现场无法进行标准距离的布点,在距边导线不为20m处的测量值应当修正到20m处。

在高压输变电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对线路而言,标准的测量距离是距边相导线投影()m处。

简述高压架空输变电线产生无线电干扰信号的原因。

配电网涉及()等四个紧密关联的层级。A、高压配电线路和变电站、中压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用户B、高压配电线路和变电站、中压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用户、电源C、高压配电线路和变电站、中压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用户和分布式电源D、高压配电线路和变电站、中压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分布式电源

问答题高压架空输变电线产生无线电干扰信号是否超出标准限值的判定公式为:否+K·≤三,试写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

填空题在高压输变电无线电干扰测试中,有效的测量是电磁环境电平至少比来自被测对象的干扰电平低()dB

填空题在高压输变电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参考测量频率为()MHz。

填空题进行高压架空输变电线产生无线电干扰测试时,如果使用环形天线,则环形天线底座高度不超过地面()m。

判断题在高压输变电无线电干扰测试中,由于线路可能出现驻波,变电站测单一频率没有代表性,所以应在干扰频带内对多个频率进行测量,通常的测量可在下列频率或其附近进行:0.15MHz、0.25MHz、0.50MHz、1.0MHz、1.5MHz、3.0MHz、6.0MHz、10MHz、15MHz和30MHz等。A对B错

单选题进行高压架空输变电线产生无线电干扰测试时,需要绕其轴旋转获得最大读数的位置,并记录其方位的天线是——。()A柱状天线B环状天线C综合场强天线D以上都正确

单选题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直流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场强随距离增加衰减()。A很慢B不变C很快D无法确定

单选题驻波可能会出现在()。A副热带高压中部B热带气旋眼区C锋面气旋暖区D冷高压前部

问答题简述高压架空输变电线产生无线电干扰信号的原因。

填空题在高压输变电无线电干扰测试中,对线路而言,标准的测量距离是距边相导线投影()m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