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工作场所监测时,测量仪器探头应尽量置于没有工作人员存在时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位置。

电磁辐射工作场所监测时,测量仪器探头应尽量置于没有工作人员存在时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位置。


相关考题:

使用携带型仪器进行测量时,携带型仪器的布置,应使工作人员与被测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安规》规定的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存在噪声危害的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时,通过调查该场所的工作人员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非稳态噪声限值为()。 A.75dB(A)B.80dB(A)C.85dB(A)D.90dB(A)

在存在噪声危害的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时,通过调查该场所的工作人员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 A.75dBB.80dBC.85dBD.90dB

在存在噪声危害的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时,通过调查该场所的工作人员每周工作不是5d,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 A.75dB(A)B.80dB(A)C.85dB(A)D.90dB(A)

红外一般检测时,应确保现场实际测量距离满足设备()的要求。(A)最小安全距离 (B)仪器有效测量距离 (C)仪器最大测量距离 (D)最大安全距离

红外精确检测时,在安全距离允许的条件下,红外仪器宜尽量靠近被测设备,使被测设备(或目标)尽量充满整个仪器的视场,以提高仪器对被测设备()。(A)测量温宽 (B)表面细节的分辨能力 (C)测温准确度 (D)辐射率

红外一般检测时,应确保现场实际测量距离满足设备()的要求。最小安全距离$;$仪器有效测量距离$;$仪器最大测量距离$;$最大安全距离

红外精确检测时,在安全距离允许的条件下,红外仪器宜尽量靠近被测设备,使被测设备(或目标)尽量充满整个仪器的视场,以提高仪器对被测设备( )。测量温宽$;$表面细节的分辨能力$;$测温准确度$;$辐射率

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低于( )时,应对工作场所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测量。A.100MHzB.200MHzC.300MHzD.400MHz

电磁辐射仪器探头的各向同性响应是指探头对电磁波不同极化方向和不同入射方向所具有的相同响应能力。

测量仪器应尽量选用全向性探头的电磁辐射分析仪器,仪器频率响应不均匀度和精确度应小于()A、±3dBB、±1dBC、±5dBD、±10dB

减少视距测量误差的措施,应包括下列中的()。A、提高竖直角的测量精度,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B、尽量在地势平缓的测区进行视距测量C、定期测定仪器的视距常数,如变化过大,对其加以常数差改正D、观测时,尽量让视线贴近地面E、十分注意望远镜的调焦和尽量减少读数误差

测量用装置、仪器的布置如何保证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

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时,仪器的布置应使工作人员距带电部位不大于表2-1规定的安全距离。

测量前仪器准备的数量上应满足()的需要。A、工作人员B、工作分工C、工作分组D、一个工作组

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A、没有误差最好B、越精确越好C、根据要求,精度适当D、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

测量工作对精度的要求是()A、没有误差最好B、越精确越好C、根据需要,适当精确D、仪器能达到什么精度就尽量达到

使用携带型仪器在高压设备上测量时,仪器的布置应使工作人员距()不小于《安规》表2-1规定的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A、测量装置B、被测设备C、带电部位

L型苎堡零壁尽量选用全向性探头的电磁辐射分析仪器,仪器频率响应不均匀度和精确度应小于()A、A·±3dBB、B.±ldBC、C.±5dBD、D.±10

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低于300MHz时,应对工作场所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测量。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大于300MHz时,可以只测电场强度。

单选题使用携带型仪器在高压设备上测量时,仪器的布置应使工作人员距()不小于《安规》表2-1规定的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A测量装置B被测设备C带电部位

单选题测量仪器应尽量选用全向性探头的电磁辐射分析仪器,仪器频率响应不均匀度和精确度应小于()A±3dBB±1dBC±5dBD±10dB

判断题电磁辐射工作场所监测时,测量仪器探头应尽量置于没有工作人员存在时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位置。A对B错

判断题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低于300MHz时,应对工作场所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测量。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大于300MHz时,可以只测电场强度。A对B错

单选题当电磁辐射体的工作频率低于( )时,应对工作场所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测量。A100MHzB200MHzC300MHzD400MHz

单选题测量前仪器准备的数量上应满足()的需要。A工作人员B工作分工C工作分组D一个工作组

判断题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时,仪器的布置应使工作人员距带电部位不大于表2-1规定的安全距离。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