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下率就是是轧前厚度与轧后厚度之差。

压下率就是是轧前厚度与轧后厚度之差。


相关考题:

压下量与轧前厚度之比叫()。 A、相对压下率B、绝对压下率C、平均压下率

轧制时,轧件轧前高度与轧后高度之差称为()。 A、宽展B、压下量C、压下率D、延伸量

前馈式厚度自动控制是滞后的控制手段,用来控制入口厚度波动引起的轧出厚度波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轧件的宽展系数,指的是( )。A.轧后宽度与轧前宽度之比B.宽展量与轧前宽度之比C.宽展量与轧后宽度之比

轧件的延伸系数是指( )。A.(轧后长度-轧前长度)/轧前长度B.轧后长度/轧前长度C.轧后长度/(轧后长度-轧前长度)

压下率就是是轧前厚度与轧后厚度之差。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钢种的来料厚度为2.20mm,压下规程为:第一道次轧后厚度为1.50mm第二道次轧后厚度为1.03mm,第三道次轧后厚度为0.70mm,第四道次轧后厚度为0.48mm,计算:第一、二道次的压下量;第三、四道次的压下率;总压下率。

板坯厚度由250mm轧到220mm,相对压下率为()。A、1.2%B、12%C、10%

轧件轧前宽度与轧件轧后宽度之差叫()。

什么叫冷轧最小可轧厚度?

通常理论上所说的宽展是指将轧制后轧件的横断面化为同厚度的矩形之后,其宽度与轧制后轧坯宽度之差。

已知带钢轧前尺寸(H×B)为3.0×1000mm,轧后尺寸为1.0×1000mm求其压下率(ε)和延伸率(μ)

轧件的延伸系数是指()。A、(轧后长度-轧前长度)/轧前长度B、轧后长度/轧前长度C、轧后长度/(轧后长度-轧前长度)

如果用H、h分别表示轧前、后轧件的厚度,那么H-h表示()A、绝对压下量B、相对压下量C、压下率

已知轧前轧件高165mm,轧后轧件高119mm,请计算压下量?

已知带钢轧前尺寸(厚×宽)为25mm×1000mm,轧后尺寸为5mm×1000mm,求其压下率和延伸率各为多少?

压下率为压下量除以轧前高度的百分数

已知某轧件为矩形断面,其轧前高度为50mm,轧后高度为35mm,求压下量,压下率和压下系数。

在钢板生产过程中尽量增大压下量,使钢板迅速达到要求厚度这一阶段为()A、精轧阶段B、轧长阶段C、轧制宽度阶段

轧件的宽展系数,指的是()。A、轧后宽度与轧前宽度之比B、宽展量与轧前宽度之比C、宽展量与轧后宽度之比

轧辊的转速n=120rpm,轧辊的工作直径为φ250mm,轧件轧前厚度H=60mm,轧后厚度h=40mm,求该道次的变形速度v是多少?(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轧机出口长度计算公式是()A、180×5×2/入口来料厚度B、180×6×2/出口设轧厚度C、180×6×2/带钢实测厚度D、180×5×2/出口设轧厚度

压下率即为压下量()轧前高度的百分数。

下列()将导致轧后钢板组织晶粒粗大。A、轧后快冷B、提高终轧温度C、提高终轧道次压下量

压下量是指轧件轧前与轧后的()差。

压缩比就是轧前轧后轧件()之比。A、断面积B、体积C、长度

名词解释题最小可轧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