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B151-1999中耳式支座在换热器上的布置原则:当公称直径DN≤800mm时,至少应安装()个支座,且();DN>800mm时,至少应安装()个支座,且()。

在GB151-1999中耳式支座在换热器上的布置原则:当公称直径DN≤800mm时,至少应安装()个支座,且();DN>800mm时,至少应安装()个支座,且()。


相关考题:

按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的规定,换热管拼接有何要求?

按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的要求,当壳程有腐蚀或磨蚀的气体、蒸汽及气液混合物时,应设置()A、挡板B、导流板C、防冲板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重叠式换热器支座底板到设备中心线的距离应比接管法兰密封面到设备中心线的距离至少小()mm。A、3B、5C、6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换热器防短路的旁路档板厚度可取()折流板的厚度。A、大于B、相同于C、小于

管壳式换热器中折流板的布置应遵循什么原则?

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在布置上应以什么为原则?

石头蓄冷器和切换式换热器在冷段及热段的布置上各有什么特点?

主热交换器与切换式换热器在冷段和热段的布置上各有什么不同?

GB151管壳式换热器适用条件为()。A、公称直径DN≤2600mmB、公称压力PN≤35MpaC、公称直径DN﹙mm﹚和公称压力PN﹙MPa﹚之积不大于1.75×104D、以上三项之并集

据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说明,分程隔板上可开设排净孔,直径宜为6mm,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泪孔。它的作用是()。A、平衡压力B、检验厚度C、排净液体D、增加流速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U形管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以换热管()为基准进行计算。A、内径B、中径C、外径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卧式换热器的壳程为单相清洁流体时,折流板缺口应()布置;A、水平上下B、水平左右C、垂直上下D、垂直左右

反应釜和立式换热器上的支座形式通常采用()。A、裙座式B、支承式C、耳式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双壳程换热器、纵向隔板的宽度允许偏差()折流板外直径允许偏差。A、大于B、相同于C、小于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换热器管束上,焊在折流板或支持板槽内的滑板,在直径方向高出折流板()mm,并与管束成一整体。A、0.5~1B、1~1.5C、1~2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公称直径为800的立式换热器,至少应安装()个耳式支座。A、2B、3C、4

按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的要求,公称直径DN=1000mm的U型管换热器,防短路中间挡板的推荐数量为()块。A、一B、二C、三

单选题反应釜和立式换热器上的支座形式通常采用()。A裙座式B支承式C耳式

单选题GB151-1999适用的换热器公称直径()。ADN≤2000mmBDN≤2600mmCDN≤3000mm

问答题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在布置上应以什么为原则?

单选题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双壳程换热器、纵向隔板的宽度允许偏差()折流板外直径允许偏差。A大于B相同于C小于

单选题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换热器防短路的旁路档板厚度可取()折流板的厚度。A大于B相同于C小于

单选题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换热器管束上,焊在折流板或支持板槽内的滑板,在直径方向高出折流板()mm,并与管束成一整体。A0.5~1B1~1.5C1~2

单选题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公称直径为800的立式换热器,至少应安装()个耳式支座。A2B3C4

单选题按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的要求,公称直径DN=1000mm的U型管换热器,防短路中间挡板的推荐数量为()块。A一B二C三

问答题按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的规定,换热管拼接有何要求?

单选题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中规定:重叠式换热器支座底板到设备中心线的距离应比接管法兰密封面到设备中心线的距离至少小()mm。A3B5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