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统一全国后,隋炀帝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淮阴),约1000公里长的();公元608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A、广通渠B、通洛渠C、通济渠D、鸿沟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炀帝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淮阴),约1000公里长的();公元608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

  • A、广通渠
  • B、通洛渠
  • C、通济渠
  • D、鸿沟

相关考题:

隋炀帝于605年下令开凿(),加强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A.灵渠B.胶莱运河C.会通渠D.京杭大运河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社会作用不包括()A.加强南北联系B.便于隋炀帝南巡C.巩固国家统一D.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隋朝时,中国经济的重心已开始南移,大量的粮食财富从南方运往全国,为此,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原因之一。()

敦煌莫高窟开凿于()A、公元366年B、公元383C、公元220D、公元前221

大运河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延续至今已有()多年历史。A、2500B、2000C、1700D、1600

隋朝,隋炀帝于()下令重开江南运河。A、大业六年(610)B、大业八年(612)C、大业二年(606)

()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A、段成式B、王安石C、隋炀帝D、郭守敬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

关于大运河的表述正确的是:()(1)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一局面(2)以洛阳为中心,(3)对南北经济交流起了促进作用(4)大运河开凿为隋朝统一南北奠定了基础A、A(1)(2)(3)B、B(2)(3)(4)C、C(1)(3)(4)D、D(1)(2)(3)(4)

隋朝于公元()年灭陈,统一中国。

公元581年,北周贵族杨坚废北周皇帝自立,建立隋朝,定都洛阳。

从公元605年起,隋炀帝开始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中心是()A、涿郡B、余杭C、洛阳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社会作用不包括()A、加强南北联系B、便于隋炀帝南巡C、巩固国家统一D、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下令全国使用统一的纸币()。A、中统钞B、至元钞C、至正钞D、钱引钞

隋朝以()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A、开封B、洛阳C、南阳D、濮阳

单选题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了从()到()的永济渠?A长安、潼关B洛阳、北京C洛阳、淮安D镇江、杭州

判断题公元581年,北周贵族杨坚废北周皇帝自立,建立隋朝,定都洛阳。A对B错

判断题隋朝时,中国经济的重心已开始南移,大量的粮食财富从南方运往全国,为此,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原因之一。( )A对B错

多选题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沟通了黄河、淮河等五大水系,成为南北交遁大动脉。隋炀帝时代开凿的有( )。A通济渠B广通渠C江南河D永济渠

单选题隋末,隋炀帝以(  )为中心开凿大运河。A西安B开封C洛阳D郑州

单选题公元1260年,世祖忽必烈下令全国使用统一的纸币()。A中统钞B至元钞C至正钞D钱引钞

单选题从公元605年起,隋炀帝开始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中心是()A涿郡B余杭C洛阳

单选题大运河开凿始于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延续至今已有()多年历史。A2500B2000C1700D1600

单选题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社会作用不包括()A加强南北联系B便于隋炀帝南巡C巩固国家统一D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填空题隋朝于公元()年灭陈,统一中国。

单选题隋朝以()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A开封B洛阳C南阳D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