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顶及阁楼如何计算建筑面积?

坡屋顶及阁楼如何计算建筑面积?


相关考题:

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形成建筑空间,结构净高2.18m部位的坡屋顶,其建筑面积()。A.不予计算B.按1/2面积计算C.按全面积计算D.视使用性质确定

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形成建筑空间,结构净高2.18m部位的坡屋顶,其建筑面积( )。A:不予计算B:按1/2面积计算C:按全面积计算D:视使用性质确定

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建筑面积计算正确的是( )。A.单层建筑物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B.单层建筑高度2.10m以上者计算全面积,2.10m及以下计算1/2面积C.设计利用的坡屋顶,净高不足2.10m的不计算面积D.坡屋顶内净高在1.20~2.20m部位应计算1/2面积

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规范》(GB-T 50353-2013),形成建筑空间,结构净高2.18m部位的坡屋顶,其建筑面积( )。A、不予计算 B、按1/2面积计算 C、按全面积计算 D、视使用性质确定

如下图所示,计算坡屋顶下建筑空间建筑面积。

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下列建筑面积计算正确的是( )。A.单层建筑物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B.单层建筑高度2.10m以上者计算全面积,2.10m及以下计算1/2面积C.设计利用的坡屋顶,净高不足2.10m不计算面积D.坡屋顶内净高在1.20~2.20m部位应计算1/2面积

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规范》(GB-T50353-2013),形成建筑空间,结构净高2.18m 部位的坡屋顶,其建筑面积(  )。A.不予计算B.按1/2面积计算C.按全面积计算D.视使用性质确定

下列关于房屋面积测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房屋屋顶为斜面结构(坡屋顶)的,层高2m以下的部位计算建筑面积B、全封闭阳台、有柱挑廊以底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C、无柱挑廊外围水平投影超过其底板外沿的,以底板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D、与室内不相通的类似于阳台、挑廊、檐廊的建筑,不计算建筑面积

住宅坡屋顶下的阁楼空间作为卧室用途时,在空间上应保证( )。A.阁楼至少有1/2的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B.阁楼至少有2/3的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C.阁楼的平均净高不小于1.80mD.阁楼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45°

不计算建筑面积,但计算占地面积的是()A、天井B、阁楼C、楼梯D、电梯间

如何实现坡屋顶?

带水平梁的坡屋顶如何建模计算?是否需要输入虚柱?

顶层带阁楼的坡屋面砌体结构房屋,其房屋总高度应按()计算。A、算至阁楼顶B、算至阁楼地面C、算至山尖端1/2高度处D、算至阁楼高度的1/2处

对带阁楼的坡屋面砌体结构,其总高度应算至()A、坡屋面起坡处(檐口处);B、坡屋顶最高处;C、山尖墙1/3高度处;D、山尖墙1/2高度处。

计算建筑面积时,当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的部位计算全面积,净高在()的部位计算1/2面积。

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及场馆看台下的建筑面积应如何计算?

对于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A、2.10mB、1.20mC、2.0mD、2.20m

住宅工程中顶层为坡屋顶,屋顶是否需要设水平楼板?顶层为坡屋面时层高有无限制?总高度应如何计算?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的计算正确的是()。A、应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B、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C、高度在2.2m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D、高度不足2.2m者不计算面积E、坡屋顶内空间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建筑面积计算正确的是()。A、单层建筑物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B、单层建筑高度2.10m以上者计算全面积,2.10m及以下计算1/2面积C、设计利用的坡屋顶,净高不足2.10m不计算面积D、坡屋顶内净高在1.20~2.20m部位应计算1/2面积

填空题计算建筑面积时,当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的部位计算全面积,净高在()的部位计算1/2面积。

单选题对带阁楼的坡屋面砌体结构,其总高度应算至()A坡屋面起坡处(檐口处);B坡屋顶最高处;C山尖墙1/3高度处;D山尖墙1/2高度处。

判断题在南方气温炎热,坡屋顶可利用阁楼起通风降温作用。A对B错

问答题坡屋顶建筑物建筑面积如何计算?

问答题住宅工程中顶层为坡屋顶,屋顶是否需要设水平楼板?顶层为坡屋面时层高有无限制?总高度应如何计算?

问答题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及场馆看台下的建筑面积应如何计算?

单选题顶层带阁楼的坡屋面砌体结构房屋,其房屋总高度应按()计算。A算至阁楼顶B算至阁楼地面C算至山尖端1/2高度处D算至阁楼高度的1/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