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线室外应设置防有害气体和通风措施,排风量应按每小时不小于五次容积计算。

进线室外应设置防有害气体和通风措施,排风量应按每小时不小于五次容积计算。


相关考题:

预防有害气体中毒应采取下列措施()A、做好爆破器材防水处理,确保装药和填塞质量,避免半爆和爆燃;B、井下爆破前后加强通风,应设置对死角和盲区的通风设施;C、加强有毒气体监测,不盲目进入可能聚藏有害气体的死角;D、对封闭矿井应作监管,防止盗采和人员误入造成中毒事故。

下列关于进线间网络系统安装工艺要求叙述正确的是( )。A.进线间应设置管道出口B.进线间的大小应按进线间的进线管道最终容量及入口设施的最终容量设计C.进线间宜靠近外墙和在地下设置,以便于缆线引入D.进线问应采用相应防火级别的防火门,门向内开,宽度不小于l000mm

对地下采用机械通风系统的燃气锅炉房进行防火检查时,应检查风机排风量和换气次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下列关于燃气锅炉房风机通风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A.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h确定B.正常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C.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D.正常通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9次/h确定E.事故排风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确定

关于室外空气温度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 )。A.冬季使用的局部送风的室外进风温度采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B.夏季使用的局部送风的室外进风温度采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C.夏季使用的消除有害物质的全面通风的室外进风温度采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D.冬季使用的消除有害气体的全面通风的室外进风温度采用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进行通风气流组织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将新鲜空气送到作业地带或操作人员经常停留的工作地点,应避免将有害物吹向工作区B.有害物源散发的有害物气体温度比周围空气高,或者车间存在上升气流,无论有害气体密度大小,均应采用下送上排的方式C.同时散发热、蒸汽和有害气体,或仅散发密度比空气小的有害气体的生产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外,宜在上部区域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其排风量不宜小于每小时一次换气当房间高度大于6m时,排风量可按每平方米地面面积每小时6立方米计算D.通风房间气流组织主要方式有:上送上排、下送下排和中间送上下排

进入岩洞或旧矿老井、老窿、竖井、探井,应预先了解有关情况,采取()措施,并进行()气体检测。洞穴调查作业时,洞口应预留人员,进洞人员应采取安全措施。A、通风;有毒有害B、通风、照明;有毒有害C、照明;有毒有害D、通风、照明;CO2

一通三防的主要内容是()A、通风、防火、防水、防瓦斯B、通风、防水、防火、防煤尘C、通风、防火、防水、防有害气体D、通风、防水、防火、防静电

设置中间电石库及破碎间时,应采取什么措施()A、防燥B、防潮C、禁止通风D、保持通风

根据《GB_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次容积计算。A、3B、4C、5D、6

进线室外应设置防有害气体设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次容积计算。A、4B、5C、6D、7

进线间应采用轴流式通风机通风,排风量应按每小时不低于()换气次数计算。A、4B、5C、6D、7

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容积计。

同时散发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外,宜从上部区域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当房间高度小于6m时,其排风量应按()计算。A、不小于1次/hB、不小于2次/hC、不小于3次/hD、不小于4次/h

同时放散热、蒸汽和有害气体,或仅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外,宜在亡部区域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其排风量设计()A、不应大于每小时1次换气B、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C、不应大于每小时2次换气D、不应小于每小时2次换气

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场所,应设置()。A、事故通风B、全面通风C、局部通风D、自然通风

局部通风的排风量较小,当有害物分布面积较大时,不适用此通风方式。

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自然通风设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每小时5次。

填空题机械通风:(一)室内通风或空调时维持正压或负压条件:产生有害气体或烟尘的房间宜()压;保持室内洁净度宜()压。(二)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生产厂房设事故排风。事故排风量应按全部容积8次换气。事故排风的室外排风口,应高出()范围内最高建筑物屋面3m以上,离送风系统进风口小于20m时,应高出进风口()以上。(三)中、大型厨房应机械通风。(四)机械通风时,室外进风口距室外地面不宜低于(),在绿地时不宜低于()。(五)排风口宜设在();送风口宜设在()。

单选题进线间应采用轴流式通风机通风,排风量应按每小时不低于()换气次数计算。A4B5C6D7

单选题同时放散热、蒸汽和有害气体,或仅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外,宜在亡部区域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其排风量设计()A不应大于每小时1次换气B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C不应大于每小时2次换气D不应小于每小时2次换气

单选题当采用全面通风消除余热、余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建筑物内温度最高、含湿量或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排风,并且全面排风量分配应符合的要求是()A当放散气体密度比室内空气轻,建筑内放散的显热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而沉积在下部区域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2/3,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1/3,且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B当放散气体密度比室内空气轻,建筑内放散的显热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而沉积在下部区域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1/3,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2/3,且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C当放散气体密度比室内空气轻,建筑内放散的显热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而沉积在下部区域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3/4,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1/4,且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D当放散气体密度比室内空气轻,建筑内放散的昆热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而沉积在下部区域时,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1/4,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3/4,且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

单选题同时散发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的工业建筑,除设局部排风外,宜从上部区域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当房间高度小于6m时,其排风量应按()计算。A不小于1次/hB不小于2次/hC不小于3次/hD不小于4次/h

单选题当采用全面通风消除余热、亲湿或其他有害物质时,应分别从建筑物内温度最高、含湿量或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排风,并且全面排风量分配应符合的要求是:当放散气体密度比室内空气轻或重,建筑内放散的显热不足以形成稳定的上升气流而沉积在下部区域时()A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2/3,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1/3,且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B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1/3,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2/3,且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C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3/4,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1/4,且不应小于每小时2次换气D宜从房间上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l/4,从下部地带排出总排风量的3/4,且不应小于每小时2次换气

填空题进线间应设置防有害气体措施和通风装置,排风量按每小时不小于()容积计。

填空题隧道在交付使用后,有害气体和热量不断积聚,使隧道内的空气变得污浊、潮湿、闷热和缺氧,进而威胁到车辆司乘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健康。其有害气体主要有()和(),为使洞内空气达到无害程度,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常用的通风措施分()和()两种。

判断题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自然通风设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每小时5次。A对B错

单选题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场所,应设置()。A事故通风B全面通风C局部通风D自然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