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他成立生活书店,先后出版数十种进步刊物,以及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1935年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旗帜鲜明地支持“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他是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材料描述的人物是()A、邹韬奋B、王造时C、章乃器D、沈钧儒

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日救国的一面旗帜。他成立生活书店,先后出版数十种进步刊物,以及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1935年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旗帜鲜明地支持“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他是救国会七君子之一。材料描述的人物是()

  • A、邹韬奋
  • B、王造时
  • C、章乃器
  • D、沈钧儒

相关考题:

《大众生活》周刊的主编是()。 A.张友渔B.邹韬奋C.杨刚D.郁达夫

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A.《生活周刊》B.《大众生活》C.《抗战》D.《生活日报》

陪侍他在惠州贬地生活的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王润之。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机关刊物是()。A、《新青年》B、《少年先锋》C、《红旗》D、《新生活周刊》

下列关于期刊的论断不正确的是()A、《生活》创刊于1925年,邹韬奋1926年继任主编B、邹韬奋1925年创办并主编《生活》C、美国《时代》创刊于1923年D、《广东妇女》1982年改名《家庭》

1932年,()在上海创办了生活书店。A、廖仲恺B、邹韬奋C、艾思奇D、薛暮桥

1936年5月,宋庆龄、沈钧儒、邹韬奋、陶行知、章乃器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阵线。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中国民权保障同盟C、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6年5月31日,宋庆龄、沈钧儒等人在上海成立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6年11月22日深夜,救国会七位负责人沈钧儒、邹韬奋等被国民党政府逮捕,他们就是全国闻名的抗日七君子,请问:抗日七君子中曾入沪江大学学习的是()。A、章乃器B、沈钧儒C、邹韬奋D、李公朴

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党内刊物是()。A、《红旗》周报B、《共产党》月刊C、《向导》周刊D、《劳动界》周刊

1926年,()主编的《生活周刊》销量由2000份激增至4万份,最多时达到15万份,创中国现代杂志史的最高记录。 A、章士钊B、叶圣陶C、梁启超D、邹韬奋

1937年8月,邹韬奋创办了(),大力宣传全面抗战A、《生活日报》B、《生活》周刊C、《抗战》三日刊D、《全民抗战》

1935年,“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爆发,焦作工学院的师生迅疾响应,组织,通电声援北平爱国学生()A、学生救国会B、自救会C、救国会D、学生自救会

在我国,有广泛影响的个人评论专栏是1927年在《生活》周刊上的《小言论》专栏,此专栏的主笔是()A、鲁迅B、胡愈之C、邹韬奋D、范长江

1936年5月,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爱国民主人士包括()A、宋庆龄B、沈钧儒C、邹韬奋D、陶行知E、章乃器

中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标志是()。A、组织抗日救国会B、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C、上海、北平、南京学生罢课D、一二九运动

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A、《生活周刊》B、《大众生活》C、《抗战》D、《生活日报》

1948年在香港合并成立的三联书店,由()等出版机构合并组成。A、世界书局B、生活书店C、开明书店D、新知书店E、读书生活出版社

()1987年,何刊的记者布拉德问起派克最喜欢的女演员时,他确实暗示了与褒曼之间的非常密切的关系?A、《人物》B、《时代周刊》C、《生活》D、《传奇》

抗战前国统区发行量最大的救亡刊物是邹韬奋办的()A、《救亡》B、《生活》C、《救国报》D、《大众生活》

1935年5月,爱国人士宋庆龄、()等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A、邹韬奋B、章乃器C、沈钧儒D、陶行知

单选题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A《生活周刊》B《大众生活》C《抗战》D《生活日报》

单选题1937年8月,邹韬奋创办了(),大力宣传全面抗战A《生活日报》B《生活》周刊C《抗战》三日刊D《全民抗战》

多选题1936年5月,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爱国民主人士包括()A宋庆龄B沈钧儒C邹韬奋D陶行知E章乃器

单选题1932年,()在上海创办了生活书店。A廖仲恺B邹韬奋C艾思奇D薛暮桥

单选题1932年,(  )等在上海创办了生活书店。A廖仲恺B邹韬奋C艾思奇D薛暮桥

单选题下列关于期刊的论断不正确的是()A《生活》创刊于1925年,邹韬奋1926年继任主编B邹韬奋1925年创办并主编《生活》C美国《时代》创刊于1923年D《广东妇女》1982年改名《家庭》

单选题1926年,()主编的《生活周刊》销量由2000份激增至4万份,最多时达到15万份,创中国现代杂志史的最高记录。A章士钊B叶圣陶C梁启超D邹韬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