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绍兴知府吴恪、汪纲先后对绍兴城进行修缮和整治,在城内规划设置厢坊和集市,逐渐形成了此后近数百年绍兴城路衢和商业网络的基本格局。历史上称当时的绍兴城为()。A、宋城B、越城C、山阴大城

南宋时,绍兴知府吴恪、汪纲先后对绍兴城进行修缮和整治,在城内规划设置厢坊和集市,逐渐形成了此后近数百年绍兴城路衢和商业网络的基本格局。历史上称当时的绍兴城为()。

  • A、宋城
  • B、越城
  • C、山阴大城

相关考题:

大兴城(或长安城)

()的建造,奠定了后世城市规划布局的基本模式。()A.隋大兴城B.唐长安城C.北魏洛阳城D.元大都

1923年7月,中共绍兴(党、团)地方支部在绍兴城区()成立,何赤华任书记。这是绍兴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团)地方支部。A、仓颉祠B、戒珠寺C、大通学堂

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取()之意,于翌年更元为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是为绍兴名称之由来,并沿用至今。A、“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B、“绍祚中兴”C、“东山再起"

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绍兴知府汪纲主持修城,这次修缮共设有9座城门,分别是都泗门、东郭门、殖利门、水偏门、三江门、五云门、稽山门、常禧门、迎恩门,其中有两座城门为水路相兼。这两座城门是()。A、昌安门和迎恩门B、昌安门和稽山门C、都泗门和迎恩门

浙江移动光缆线路标签标识命名中针对长途杆路从绍兴到乐清的杆路,规范命名为()杆路。A、绍兴-乐清B、绍-乐C、乐清-绍兴D、乐-绍

有“龟城“之称的古城是()。A、兴城古城B、丽江古城C、平遥古城

为培养训练反清志士,1905年,徐锡麟、陶成章在绍兴城内创办(),作为光复会的活动中心。A、绍兴府中学堂B、热诚学堂C、大通学堂

《绍兴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确定了绍兴中心城市规划结构形态为“三大组团、绿色空间”,其中的“绿色空间”位于()。A、袍江新区B、浙江绍兴经济开发区C、镜湖新区

今绍兴城始建于越王句践七年(前490),《越绝书》称为“句践小城”,随即又在小城以东筑“山阴大城”。“小城”和“大城”,由越王句践嘱越国大夫()兴建。A、范蠡B、文种C、计然

有学者认为,山阴故水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它西起绍兴城东郭门,东至上虞()。A、丰惠B、曹娥C、东关D、练塘

八字桥是绍兴城内历史最悠久的著名石桥,该桥主孔下第五根石柱所刻的文字表明,它重建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1556年,戚继光任宁绍台参将时,()任台州知府。A、阮鹗B、谭纶C、胡宗宪

立城之基、兴城之本是指()A、生态B、产业C、交通D、规划

据()记载,当时绍兴城区面积8.27平方公里,其中河湖面积0.87平方公里,占10.5%;河道总长37.07公里,石桥229座,故有“东方威尼斯”之称。A、《绍兴府城衢路图》B、清乾隆《绍兴府志》C、《中国国情丛书·绍兴卷》D、清嘉庆《山阴县志》

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绍兴知府汪纲重修绍兴府城及城垣,疏竣河道,拓展街衢,修缮桥梁,对绍兴城区格局作了重新分布。经汪纲重修后的绍兴府城,史称“()”。A、越城B、罗城C、汪城D、宋城

位于绍兴城内的()是建于宋嘉泰年前的一座著名古桥,现已改建为现代桥梁,桥面为沥青路面,路桥下为暗河。A、谢公桥B、广宁桥C、长桥D、景宁桥

《绍兴府境全图记》碑这一重要水利文物在“文革”中险遭损毁,被有识之士发现得以幸存。该碑上为绍兴府境水系分布图,下系作者守越十年,离任后对山阴、会稽、萧山等县水利形式所作的全面分析和总结。其作者是明代绍兴知府()。A、戴琥B、彭谊C、南大吉D、汤绍恩

绍兴城乡历史上曾建有不少张神庙(殿),以祭祀和纪念一位治水功臣,他叫()。A、张岱B、张景岳C、张夏D、张元忭

国务院批准的《绍兴城市总体规划》,根据绍兴城市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打造()的发展目标。A、文化名城、江南水乡、宜居城市B、江南名城、文化水乡、宜居城市C、文化名城、宜居水乡、文明城市

自1952年至1979年,绍兴城内先后填河17条,总长约15公里。贯穿全城的南北主河道(),自咸欢河口至大江桥段,在扩建解放北路时被改作暗沟埋入地下。A、萧山街河B、府河C、前观巷河D、新河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

()的建造,奠定了后世城市规划布局的基本模式。()A、隋大兴城B、唐长安城C、北魏洛阳城D、元大都

单选题()的建造,奠定了后世城市规划布局的基本模式。()A隋大兴城B唐长安城C北魏洛阳城D元大都

单选题1556年,戚继光任宁绍台参将时,()任台州知府。A阮鹗B谭纶C胡宗宪

名词解释题大兴城(或长安城)

多选题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当属_________。A隋大兴城B唐长安城C明北京城D明西安城